北京将试点斑马线前挪至车行道,减少行人与右转车辆之间干扰
11-01 16:32:32 来源:北京青年报

2b8f4b1b13367bc_size97_w400_h273.jpg

北京青年报消息,市民在本市交通路口等红绿灯期间有时会遇到行人、非机动车、右转车辆混行带来的混乱。受斑马线通行距离长、右转车辆影响等因素,市民常常无法一次性通过红绿灯,也同时影响机动车的通行效率,带来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从北京城市道路管理养护中心了解到,本市正在研究对斑马线的位置进行优化调整,明年十几个路口的斑马线将前挪至车行道,缩短行人通行距离,减少与机动车的相互干扰。同时,还将增设非机动车停车线和非机动车禁驶区标线,减少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的相互干扰。

市民在本市的各大路口可能经常遇到这样一个情况——红灯期间,等待通过路口的行人、非机动车全都聚在路口拐角处。行人站在路口等灯期间,右转的车辆会与聚集的行人形成冲突。绿灯亮起,行人、非机动车和右转机动车之间的干扰更加明显。

以五棵松路口为例,早晚高峰期间,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的影响更加明显。右转车辆排队十几分钟通过路口也会经常发生。

城养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发生上述问题主要因为路口交通组织纷杂又集中。目前本市一些道路交叉口的标志标线有左转、直行、右转、待转等,还有彩色自行车道、立体斑马线等近年新兴的设施。“然而我们研究发现,路口标线被赋予的功能过多反而并不利于交通疏解,因此,我们将根据市民出行需求特点,对路口进行一定交通设施优化改造。”

据介绍,城养中心此次路口改造计划将根据不同交通方式的出行特点制定标准总则。比如,行人最为弱势,最需要保护,非机动车次之,机动车则要优先礼让行人、非机动车。这就要求路口交通设施的设计也要优先保障行人、非机动车的安全,同时提高机动车通行效率并均衡组织路口各交通流。

措施一

斑马线前挪至车行道

北青报记者从城养中心获悉,明年,城养中心计划选取10-20个路口启动试点改造,将目前处于路口转弯处的斑马线前挪至接近车行道处。接下来,相关人员将对事故发生率、机非交织率、路口通行率和市民遵守秩序的程度进行专业评估,并根据评估效果研究适时推广。

目前,北京绝大多数斑马线设在路口的曲线拐弯处,这种设计其实是给行人通过路口提供了一个最长的通行距离,不利于高效利用有限的信号灯时间。此次路口改造,将在本市选取试点,将人行横道的位置向车行道拉近,使其缩短成为通过路口的最短距离,减少行人通行时间,进而提高整个路口的通行效率。同时,行人和右转车道也不在车辆右转处形成交织。

措施二

增设非机动车停车线

目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都是同一条停止线,设置在人行横道线前方,城养中心计划选取试点,在人行横道后方增设一条非机动车停车线,非机动车停车线和人行横道之间的空间设为非机动车等候区。通过这种方式拆分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在路口的交织,减少事故隐患。

同时,为避免行人在路口拐角处“扎堆”,将通过护栏、隔离桩等物理方式隔离,引导行人在人行横道处等候和通行。

对于路面宽度较大的道路上,还会在中央分隔带或对向车行道分界线处的人行横道上设置安全岛,方便行人等候。

措施三

增设非机动车禁驶区标线

除了上述措施,城养中心还将根据国标,设置非机动车禁驶区标线,用以告示非机动车使用者在路口内禁止驶入的范围,左转弯非机动车应沿禁驶区范围外绕行,且两次停车。从而使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不再交织,也减少由此发生交通事故的隐患。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1999年,北京市交管局就发布了相关公告,规定非机动车在通过划有非机动车禁驶区的路口时,不得进入非机动车禁驶区。

北青报记者查询发现,上一次大批量施划非机动车禁驶区还在2010年,当时交管局在长安街、平安大街、两广路等非机动车比较集中的路口,设置非机动车禁驶区200多个。2010年以后,市民骑行自行车出行的比例逐年降低。据相关统计数据,北京市自行车出行比例由1986年的63%下降为2012年的13.8%,此后几年骑行自行车出行的市民也越来越少,非机动车禁驶区也很少被提及。随着近两年共享单车出行的普及,自行车再次回到城市,北京非机动车禁驶区也再次纳入交通路口更新改造中。

(原标题: 斑马线将试点“前挪”至车行道 减少路口行人与右转车辆互相干扰 同步增设非机动车停车线)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