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消息,湖北省一位危重症病人出现符合感染新冠肺炎的症状,但做了4次核酸检测才出现“双阳”结果;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一位武汉来京的发热肺炎患者,同样经过4次核酸检测才最终确诊新冠病毒阳性……
近日,全国各地出现多例核酸检测“假阴性”病例,引发广泛关注。
核酸检测为何频频出现“假阴性”结果?如何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 2月8日深夜,中国疾控中心主任、中科院院士高福通过《中国科学报》独家回应。
高福介绍说,新型冠状病毒的体外诊断试剂可以有核酸、抗原和抗体诊断试剂等多种类型,但目前只有核酸试剂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的诊断,抗体诊断试剂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发中。
“据我们掌握的情况,IgM(免疫球蛋白M)抗体试剂有多家研究机构和企业已经接近临床试验完成阶段,希望很快应用到检测中;IgG(免疫球蛋白G)抗体试剂也在研发中。”高福告诉《中国科学报》。
“未来,几种类型试剂结合,取长补短,一定会进一步提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检出率。”高福向《中国科学报》解释说,目前核酸诊断试剂的检测标本可以有咽拭子、鼻咽拭子、肺泡灌洗液、血清、粪便等,而对于新冠病毒肺炎病例,肺泡灌洗液是最为理想的标本,但获得肺泡灌洗液需要呼吸科医生操作,“有技术难度、被感染风险大、病人接受度低”。
对于(鼻)咽拭子样本检测出现的“假阴性”问题,高福告诉《中国科学报》,几种因素会影响(鼻)咽拭子检出阳性率,包括采样的质量、不同临床类型患者的病毒载量、不同病程期间排毒量动态变化等,这些可能导致少部分患者(鼻)咽拭子检不出新冠病毒核酸。“当然,这里也要强调,核酸检测方法如操作不当也会出现假阳性,规范操作很重要。”
“部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早期(鼻)咽部查不到病毒核酸,不是核酸试剂存在假阴性,而是由于患者咽部还无病毒存在,需要结合临床和其他实验室检测方法做辅助诊断,如有专家建议检测粪便样本(肛拭子)做为辅助。”高福告诉《中国科学报》。
高福还进一步强调,当前应加快验证IgM抗体检测试剂盒能否在发病早期检测到IgM。
不过他也提到,IgM检测试剂的研发时间要比核酸检测试剂周期长。
“若IgM可以在发病早期快速检测,尽快获得循证学证据后,就可以很快进入临床检测。”高福说。
原标题:打破核酸检测假阴性困局?抗体诊断试剂已接近临床试验完成阶段!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