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消息,3月3日,武汉市委组织部报请市委同意,拟提拔10名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表现优秀、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以激励更多党员干部在战“疫”一线冲锋陷阵、拼搏奉献。
其中1966年出生的王卫华拟任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据了解,王卫华的父亲大年初二去世,她初三一早含泪返回岗位。
王卫华。
父亲去世第二天就投入疫情防控
根据通报,王卫华,女,1966年10月出生,现任市肺科医院(市结核病防治所)党委书记,拟任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委员。
武汉市肺科医院被确定为定点医院后,她带领全院职工紧急改造病房,腾设隔离病区,组建专家团队,全力协调服务,连续多天吃住在办公室,使市肺科医院成为全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中治愈率最高的医院。
除夕前夜,她被抽调参与筹备火神山医院,全面负责医院运营前医疗准备工作,一直坚守在建设工地前线,经过筹备专班共同努力,火神山医院如期投入使用,仅3天时间收治量超千人,为打好应收尽收的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她热爱医疗事业,甘于奉献,大年初二父亲去世,初三一早含泪返回工作岗位。
去年底就判断会演变成公共卫生事件
据封面新闻报道,2020年元旦开始,武汉市肺科医院医务人员就实行三级防护。2019年12月底,医院党委书记王卫华曾作出判断,这可能会演变成一起公共卫生事件,“只是没有想到会这么严重。” 她的依据很简单,1月2日,开设发热门诊第一天,病人只有两个。1月3日,第二天就变成了9个,“不是说来两三个,是一下子就涌进来了”。
肺科医院的发热门诊,最初设在一栋老房子的一楼,通风条件不好。1月2日,王卫华进去看了一下,她戴着口罩,没有穿防护服。走进大门,王卫华看见病人坐在里面。“条件太差了,不通风,这对病人不负责,对医务人员也非常不利。”
王卫华和院长彭鹏商量后当即决定,把比较正规的结核门诊腾空,改造为发热门诊。当时已经晚上8点30分,三个小时后,规范结核门诊改成了发热门诊。
停掉结核门诊后,医院有员工认为会影响医院生存,提出反对意见。“不能为了一点点业务收入,而不顾安危。”王卫华没有过多去做这些员工的思想工作。
王卫华当时的判断是,防护关口一定要前移到门诊,这样不仅可以保护医护人员,还可以防止病人交叉感染,“所有发热病人,都要经过发热门诊才可以住进医院。”
1月3日,医院又将一栋住院大楼清空,主要用于收治发热病人,将他们与普通病人隔离开。
王卫华说,2019年12月底,在判断可能成为一起公共卫生事件后,医院开始着手防护物品的储备。医务人员在ICU抢救病人时,增压面罩是必需品,医院采购时,发现全国只有20个,便全部采购了回来。
“医院全院医务人员500多人,全员取消休假,防护服按上午一套下午一套计算,防护用品准备到了2月底。”王卫华说,准备太多也怕浪费了嘛,比较贵,不敢再往前算了。
储备物资的同时,防护用品的管理也悄然加强。口罩要按人头领,“虽然不紧张,但要规范使用,不能浪费。”王卫华说,后来很多医院告急,肺科医院反而没有这样的后顾之忧。
王卫华透露,后来数据公布,一些医院医务人员感染率高达5%。肺科医院则在1%左右,是湖北省所有定点医院中最低。而且,6名感染医务人员,都不是在医院内感染,而是从其他家庭成员或其他医院会诊感染,“病情都非常轻”。
此前因筹备火神山医院被表扬
王卫华后来被抽调参与筹备火神山医院,全面负责医院运营前医疗准备工作。
2月2日中午,火神山医院完成移交。王卫华仍在忙碌。她与专家组成员一起讨论火神山医院病人治疗等相关问题,无暇他顾。下午3点多,王卫华才将午餐盒饭放到了面前,右手打开盒饭的盖子,左手的电话仍贴在耳边,沟通不停。
谈到于1月25日开始建设的火神山医院拔地而起,即将投入使用,作为火神山医院的准医护人员,王卫华放下了刚从手中拿起的筷子。
她说:“不要说我作为武汉一位普通医务工作者会感谢,其实我们武汉每一位市民,都会感谢国家,感谢军队抽调1400多名医护人员前来,支援火神山医院的救治工作。”
2月24日,武汉市委组织部印发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表扬通报,决定对武汉火神山医院运行保障工作指挥部医疗保障组临时党支部等144个基层党组织、王卫华等174名医务工作者予以通报表扬。
原标题:女书记拟提拔:筹备火神山医院三天收治千人,预计疫情成公共事件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