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杂志微信公众号消息,“傻瓜和丑女才应该上东大!”
这句看似冒犯的话,听过的日本人不在少数,它出自三田纪房笔下的漫画《龙樱》。主人公樱木老师面对一群浑浑噩噩的差校学生说出了这句话。
他告诫学生,若继续混日子,未来大概率是个失败者,会被熟悉社会规则的精英们玩弄于股掌之间。而脱离这种命运的方法只有学习,捷径就是考上东京大学,这将成为人生的转折点。
日剧《龙樱》
比起传统的“励志鸡汤”,这样的“反套路鸡血”非常得日本人的心,剧集播出的那几年引起了报考东大的社会风潮,踏入赤门(东大的标志性校门)被视为跃龙门的象征。
矗立在日本教育金字塔顶端的东京大学,科研实力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日本的科技研发和产业创新依托国立科研机构,国立大学在其中肩负的是基础科研的任务。以东大为代表的国立大学依靠国家财政补贴,诞生了许多重大基础科研突破,是每年诺贝尔奖的高产地带。
2018年3月23日,东京大学毕业季,女生们穿着和服出席毕业典礼
除此之外,日本也有着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等顶级私立大学。与国立大学相比,它们没有那么“全能”,更加务实地发展“入世学科”,比如政经、商科、法律、医学等,也育成了大批活跃在社会各领域的精英人士。
做学问、做科研就去国立大学,混社会、搞资源就去私立大学,是日本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独特现象。
1
“帝大”的科研实力
从2001年到2019年,日本人总共拿了19个诺贝尔奖,平均一年一个。
奖项集中在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三大领域。如果查看获得者的身份,你就会发现除了个别是公司的研究人员,其他人几乎全部是国立大学的教授。
名城大学教授吉野明因其对锂离子电池的研究成为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
为何国立大学的基础科研实力如此之高,其实这有着相当久的历史渊源。
日本帝国主义时期,贯穿整个列岛建立了七所帝国大学,分别是东京帝国大学、京都大学、东北大学、大阪大学、名古屋大学、九州大学、北海道大学,史称“七帝大”。
后来伴随着日本的侵略扩张,还在韩国建立了一所京城帝国大学(今首尔大学),在中国台湾建立了一所台北帝国大学(今台湾大学)。
当时大学的概念刚刚引入,帝大是以创建各地最高教育机构为目的成立的,所以最初就配备了各领域最强的教师资源,国家也投入大量的经费。彼时正是日本进行现代化国家改造的时期,社会急缺自然科学人才,帝大自然责无旁贷担负起了科研人才的培育任务。
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的绘画
虽然帝大的历史随着日本战败而终止,但是这些教育机构实质上并未发生变化,只是把“帝国”二字改为“国立”罢了。可以说,重视自然科学,是刻在国立大学的DNA之中的。
根据统计,诺贝尔奖得主从开始投入研究到获奖的平均时间是22年。日本的诺贝尔奖迎来井喷是在21世纪,也就是说,这些人多数是从1970年代至1990年代开始投入研究。
1996年,日本政府制定了第一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支持基础研究发展,至今每5年会公布一次。且自第二期基本计划开始,启动产官学研发体制,大学机构与国立研究机构将科研重点改为强化研究与应用。
日本突然开始重视基础科研其实有个大背景,在经历了五六十年代的战后重建、经济复苏后,自认已融入全球产业链,掌握主流加工制造环节的日本产业界,认为应该要从基础研究培育独创技术,以获得更高的附加值收益。
于是,日本不再一味重视科研成果能否产业化,转而投入更多的资源于基础科研。
东京大学校园内
记者有个在东京大学读博、做化学研究的朋友,他的本硕是在国内的同济大学读的。
我曾经问过他,中日之间做科研有什么不一样?
他告诉我,两个学校的资源都是顶配,但在科研方向上,东京大学更加自由。他可以没有什么负担地换方向,导师对于科研进度的压迫感也没有国内那么强。
这样的“自由研究”风格,其实在日本的国立大学中有着相当久的传统。“自由研究”的意思是,让研究者依照感兴趣的题目,自行设定研究主题,并发挥刨根问底的精神,发掘现象与疑问背后的原因,摸索解决方式的学习形态。
虽说是自由,但研究过程如正规学术研究过程,从寻找课题开始,制定研究计划、做好研究前的各种准备、研究方法、研究途径、实际操作,作出最后结论。这些步骤一点儿也不马虎。
日本大学入学考试(高考)考场
2
科研危机与现实
2018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京都大学教授本庶佑曾说过,研究成果要回馈社会耗时较长,又长期得不到认可,这对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产生很大影响。
与市面上常见的鼓吹“日本诺贝尔奖井喷”的文章不同,其实日本现在更多的是感到危机。不少学者提到了眼下学界人才寥寥、青年人不愿投身科研的现状,推断接下来日本会进入“诺奖荒”。
埼玉大学的实验室内
这一点,在大学中也能看出来。日本大学生的首选,是提早进入社会,最优秀的人会被最好的公司抢走。而留学深造或读研读博,是他们较为靠后的选择,一方面是因为科研苦,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待遇差。
在记者的留学经历中,不少大学的自然学科,读硕的近一半都是中国人,另外两成是韩国及其他国家的学生,日本本土研究生不足三成。科研上的青黄不接,是日本大学现在面临的危机。
不愿搞科研,那大多数人选的是什么大学学科呢?
根据2020年即时通信软件LINE面对全日本高中生做的调查结果,女生中最有人气的是人文学科、教育学科;男生中最有人气的是信息工学科、经济学科、医学科和法学科。
而这些,很多是私立大学的强学科。
日本电影《垫底辣妹》中提及的庆应义塾大学就是一所私立大学
不选国立大学,而选私立大学,其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选择。因为国立大学的高定位,导致其偏差值(类似高考分数,日本的学力证明)很高,不容易入学。
相对的,日本的私立大学偏差值要低不少。除去某些名牌私立大学的优势学科之外,应试生基本上都能找到与自身学力相匹配的大学,努把力就能考上。
私立大学的优势学科,在社会认可度上同样不低。比如早稻田大学的政经学科和法学科,庆应义塾大学的医学科和商学科,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中有着相当大的优势,公司、医院、政坛里不乏师哥师姐,提携照顾本校后辈是日本社会的潜规则。
早稻田大学校园内
3
社会人的青训
在日本大学读书,不走科研的话,大部分时间花在打工和社团上。
与中国不同,日本家长负担孩子读大学的比例不高,有一半人是通过助学贷款付清学费的。一座沉重的债务大山,就已经压在肩头了。
成年之后,家里断了经济补助的不在少数,多数大学生都得通过小时工这种形式去挣生活费。哪怕是不担心生活费的人,也会进行自我锻炼,提早融入社会。
在日本,很少有不打工的大学生。大学生兼职以服务业为主,在便利店、超市和餐厅打工的占多数,也有少数在私塾和补习学校兼职。记者曾做过兼职的一家百货商场中,一般店员都是兼职大学生。
日本大学生兼职以服务业为主,在便利店、超市和餐厅打工的占多数(图源:视觉中国)
打工在日本有一种特殊的意义,它被认为是年轻人培养心智独立、学习融入社会的重要课程。通过打工,大多数人会认识到饭来张口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实生活是“钱难挣,屎难吃”。
在某种意义上讲,打工的附属价值超出了本身的价值,算是日本人对年轻人的一种“青训”。有几年打工经历的大学生,在毕业后正式成为公司社员之时,服从性要好很多。这一点,在与他国大学毕业生比较起来尤为明显。
由于这层文化,多数大学的考勤不严,学生把很多精力放在兼职上,上课时间反而用来补觉,这种看似“本末倒置”的现象时有发生。
除了打工,大学生活的另一个重头戏是社团。
可不要小看社团,有些社团十分专业,诞生了很多运动员和艺人。有些社团的裙带关系非常紧密,一旦成为中心人物,甚至能够因此进入心仪的大公司。
早稻田大学的学生社团,在日本有着最高的知名度。单以数量而言,参与校方公认流程并获得认证的社团已有将近六百个,加上未获校方公认的社团则破千以上。社团种类横跨运动、学术、传媒与出版、文化与艺术、国际交流与义工、地区学生会等。
每年一次的“早稻田祭”是早大最重要的活动,上百家社团都会拿出他们的看家本事来吸引观众,早稻田祭的单日来场人数约九万人,甚至超过日本迪士尼乐园每日平均入园人数。
记者印象最深的就是早大的应援团,由于和庆应义塾大学的竞争关系,两校每年都会举办体育竞技上的多项对战——“早庆战”。而每次比赛之前,两校的应援团都会上演华丽无比的应援活动,十分具有观赏性。
“早庆战”海报
总体来说,日本的大学,在科研上和入世上有着两条泾渭分明的路。
如果你想认真做学问,建议去国立大学,那里的资源和环境更加适合,但是要做好忍受孤独的准备。如果你想更早地进入社会,私立大学是不错的路子,它会让你更早地接受现实、结交人脉。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日本的大学之道,看你怎么读。
原标题:傻瓜和丑女才上日本顶尖大学?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