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消息,重阳节来临。重阳话养老,可谓恰逢其时。如何养老,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2.64亿,约占总人口的18.7%,65岁以上人口比例已达到13.5%,接近深度老龄化水平(14%)。同时,近年来低生育水平已成为常态。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9月11日-17日,中欧卫生健康产业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中欧校友、同学及其同事中就养老需求进行了调研,共收到有效问卷1657份。调研结果显示,近80%的受访者自己或其父母目前有养老需求,超过一半的人每月愿意为每位老人支付1万元及以上的养老费用,养老需求的广泛和迫切可见一斑。
中国正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要了解中国养老市场,首先要了解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
从1990年至今,中国总人口缓慢增长(从11.34亿到14.12亿),但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15岁以下人口从30年前的27%下降到现在的17%,减少了10个百分点,老年人相应地增长了10%,65岁以上人口比例已经达到13.5%,按照这个速度,到2022年就会超过14%,这意味着中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我们知道,很多发达国家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有的已经是超老龄化(65岁以上人口比例超过20%),那么,中国的老龄化有哪些特殊之处?中国的老龄化有三个特点:第一,加速老龄化;第二,未富先老;第三,老年人口规模巨大。
加速老龄化:改革开放的头30年(1980年-201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只增加了5.1个百分点(7.5%到12.6%),但从现在开始,保守预测到2050年,60岁以上人口将占比约39.5%,增加27个百分点。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高龄老年(80岁以上)人口占比增加速度更快。这是其他国家在进入老龄化时都没有经历过的。美国从进入老龄化到深度老龄化花了72年,法国140年,俄罗斯50年,这足够它们做好应对准备。日本是众所周知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也花了24年,而中国将只花22年。
未富先老:美国进入深度老龄化时,人均GDP超过5万美元,日本超过4万美元。而中国进入深度老龄化时,人均GDP只有1万多美元。
老年人口规模巨大:到2050年,中国预测总人口比现在要少,但老年人预计将达到5.2亿,约占总人口的48%,高龄老年人约占10%,这样的规模前所未有。
那么,这些特点会给中国养老市场带来怎样的挑战?
首先,高龄老人快速增加意味着空巢、独居、带病的老人大量增加,这会带来许多问题,比如老年人在家摔倒(目前中国老年人每年在家里摔倒4000万人次),失能/失智老人越来越多等,这会带来高昂的医疗费用和护理费用。
同时,由于中国老龄化速度太快,准备严重不足,不仅是人力、财力、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制度、意识上也相对滞后。
养老行业面临诸多挑战
目前,我国推行的养老模式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9073”模式,即90%的老年人口在家养老,7%的老年人口得到社区养老服务的支持,3%的老年人口在机构养老。
但是,不论哪种模式,目前都存在许多问题。比如:
养老机构入住率偏低,空置率接近一半。而一个养老机构要盈利,其入住率一般应达到70%左右。
缺乏成熟的养老企业,而且其服务种类、质量都有待提升,不少企业收入模式单一,盈利能力不足。养老与医疗一样都是民生行业,很难真正市场化,不可能有非常高的利润。但目前不少中小企业单纯依靠政府购买服务,这样更加难以持续发展。
人才严重不足,总体水平偏低。按照国际标准,每三位失能老人需要一名护理员,那么中国现在有4800万失能或半失能老人,应该有近1000万护理员,但事实上我国真正能够提供合格服务的护理员只有50万。
技术应用不足且缺乏针对性。虽然行业中有许多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应用探索,但存在“重技术,轻需求”“重产品,轻服务”“重概念,轻产品”等现象。
当然,最大的挑战还是支付。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国家基本养老、单位补充养老和个人商业养老的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然而,三大支柱发展不平衡。政府主导的第一支柱养老金占比过高,且缺口不断扩大;第二支柱覆盖人群有限,只有几千万人,规模提升困难;第三支柱仍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且发展缓慢(见下图)。要解决支付问题,必须发展第三支柱,从海外的经验来看,第三支柱的作用举足轻重,比如美国2019年第三支柱比重已达31.3%。
养老市场蕴藏着巨大机会
那么,中国养老市场的前景就一片灰暗了吗?当然不是!随着养老需求的日益旺盛,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养老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机会。中心的调研结果显示,36.33%的中欧校友关注养老是因为看中养老市场的前景和投资机会。
从社会和经济因素来看,目前中国的老年人还是以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为主(56%),这些人大部分还比较健康,因此未来5~10年是中国应对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
同时,随着60后进入老年,他们的受教育程度、财富水平较现在的老年人会有明显提高。目前小学及以下学历的老年人占比55%,未来会降到20%。经济水平也明显提升,养老观念和消费方式会发生转变,寿命越来越长,需求会更加多元化。养老将不再是一个单纯消耗社会资源的困境,而是一个汇集相当比例人口需求的市场机会。
以中心的调研结果为例,中欧校友的父母辈和中欧校友自己的养老理念有很大差异。问卷填写者自己对于父母养老提供了包括情感关怀和经济支持等,而关于子女对自己的养老支持,大部分问卷填写者只希望有较多的情感关怀,基本不需要提供经济支持,说明其有较强的支付能力;近一半的人基本不指望孩子,并希望孩子不要干涉自己的选择。
对于养老方式,绝大部分父母辈会选择以居家社区养老为主,选择机构养老的仅占10.70%。而问卷填写者自己对养老机构的接受度有较大提高,30.38%选择机构养老,这一比例是父母的三倍(见下图)。
从政策的角度,国家政策对养老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比如,2013年(“养老产业元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016年开始试点的“长护险”,目前已扩大到49个城市。去年年底中共中央以红头文件的方式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当作国家战略,可以预见未来五年围绕人口老龄化会有一系列的利好政策出台。今年9月,银保监会批复同意筹建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由工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等17家公司共同发起,成为国家促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的重要载体。
企业的应对策略
在这些挑战和机遇面前,企业该如何应对?
首先,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合适的细分市场,确定企业的战略定位。战略就是取舍,一定要明确目标客户是谁,做谁的生意以及怎么做生意?
比如,针对中欧同学校友,他们的支付能力较强。中心的调研结果显示,仅7.56%的人每月愿意为每位老人支付的养老费用低于5000元,近一半的人每月愿意支付1万~3万元,少部分人愿意支付3万元甚至10万元以上。
他们在选择养老机构时,最看重的因素是配套医疗能力、服务内容和质量、硬件设施设备、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态度。这些也是他们认为目前国内养老机构的主要不足之处。价格和软件系统等不是他们考虑的关键因素,对养老机构的规模大小、所有制类型也不太在意。
对于需要的居家养老服务,他们选择最多的是护理服务,随后是医疗服务、情感陪伴服务、应急服务、家居适老化改造服务。
在选择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商时,他们主要关注服务内容和质量、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态度、获取服务的便利性、品牌口碑、软件和远程支持系统。价格、企业规模大小和所有制类型依然不是关注的重点。
同时,由于市场在转型期,不同地区的养老政策、补贴政策不一样,企业要根据不同的区域制定战略。
第二,根据选择的目标市场和定位,企业要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为各养老市场的参与者和顾客创造价值。比如,是选择轻资产还是重资产运营;是成为生态赋能者还是亲力亲为;如何与政府等其他参与者合作,引入哪些投资者,等等。
第三,随着劳动人口越来越短缺,企业需要利用科技的力量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特别是以居家社区养老为主的企业,业务相对养老机构更加分散,过程也更难控制,更需要利用科技。
最后,也是非常关键的,是要解决支付问题,光靠政府买单的单一养老服务收入恐怕很难持续,企业要建立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创新金融支付方式。根据中心的调研,问卷填写者的父母养老主要还是靠子女、个人积蓄以及政府养老金,商业保险、以房养老、其他理财产品等占比很低,但他们自己的养老费用来源更加多元化,商业保险占了与政府养老金相当的比重,其他理财产品和以房养老也有了一席之地。这说明围绕养老的金融支付方式的接受度越来越高(见下图)。
明确战略定位、商业模式创新、科技的应用和解决支付问题,是领先的养老企业都在探索和思考的,且已经有了不少成功的实践。当然,这些企业也都面临着发展的新挑战。中国养老行业正处在关键的发展阶段,未来几年资本可能会大量进入,这将大大改变行业格局,现有企业的商业模式也将发生转变。
同时,养老行业“国进民退”的现象越来越明显,作为民生行业,国有企业需要承担一定的职能,提供长期稳定的服务。但政府的职责是保基本,随着养老压力越来越大,同时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中国的养老行业会是多层次的,各种形态的企业都会有相应的发挥空间。
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就是养老行业人才短缺问题。在中心的调研中,受访者中已有11%正在从事养老相关工作。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人才,投身到养老这一兼有社会意义和商业价值的行业发展之中。
原标题:老龄化加速到来,如何解决我们的养老焦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