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消息,每逢周四、周日,是张小鲁去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透析的时间。2021年12月19日是一个周日,这天早上九点半,张小鲁照常出门准备去做透析,却被堵在了小区门口。“我发现小区门口围着20多个人,穿制服的警察就有十几个,还有很多穿白色防护服的疾控人员。”张小鲁回忆说。此前,他没有接到过任何通知,发现小区被封,他慌了神。
国家卫健委于12月20日指出,目前全国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但西安、东莞关联疫情仍在继续发展,两地续发传播风险较高。12月20日0时~24时,西安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2例,是前一天的两倍,目前,西安已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91例。
疫情暴发后,西安立刻开始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划定中高风险地区,小区封控,规定酒吧、歌舞厅、体育健身场馆、影剧院、麻将馆、剧本杀、洗浴等室内娱乐场所暂停营业。从12月20日起,西安市中小学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全面停课,开始居家观测。为尽快扑灭疫情,西安人的大部分日常活动都被按下了暂停键。而要紧的是,像张小鲁这样需要定期做透析的患者,也被困在了家里。
被困住的透析患者
张小鲁所在的小区并不在西安中高风险区之列,但离这轮西安疫情的“风暴眼”长安大学长安路住宅区比较近,距离仅约四公里。张小鲁打听小区为何被封,只听说6号楼已经封楼,“但具体是疑似还是确诊,谁也不知道”。记者梳理20日下午西安公布的新增确诊病例情况发现,确诊病例18的轨迹涉及到他所在的小区。
张小鲁患有尿毒症。对这类患者而言,中断透析,就可能意味着死亡,中断的时间越长,风险越大。这个过程伴随着体内存水过多、心脏积液、心衰,并诱发猝死,体内的高钾也极容易造成心脏骤停。
张小鲁赶紧找现场的疾控人员反应情况,提出自己是透析患者,有紧急医疗需求。随后,他的情况被反映到所在的雁塔区疾控中心,得到的回复是:已经了解并登记了他的情况,请他耐心等待通知。
但张小鲁的肾等不起。截至12月20日,他已经四天没有透析,上一次透析还是在12月16日,周四。现在,他出现了水肿、心衰等症状,连续两天滴水未进。
张小鲁们的这些症状是疫情之下一系列连锁反应的结果。
首先,张小鲁原本要去做透析的交大一附院已经因为疫情于12月16日正式进入“封锁”状态,暂停门诊接诊工作,病区也被封锁。一位熟悉交大一附院情况的医护人员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目前,只有定期去医院做透析的患者是“例外”,可以每天“走门诊楼”,但要求必须有24小时核酸检测结果才能进入透析室,其他楼已经全部被封,不能进出。而在门诊楼的透析室只能做普通透析,也就是很多透析机在同一个房间,没有隔离病房。
此前负责给张小鲁做透析的交大一附院护士对他说,在小区被管控的情况下,可以联系社区做透析。但张小鲁多次给物业打电话,先是“联系不上”,接通后对方让“自己联系”“打120”,虽然120说“来不了”,但这位护士仍一直强调“让社区联系医院”。
在这一系列连锁反应中,最核心的一环是疾控。经反复沟通,对张小鲁这类封控小区内无法自行出入的透析患者,疾控中心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由患者自行联系好接收医院,定好时间后疾控派车接送,全程闭环管理。但目前,整个西安的透析床位都极度紧张。在一个资源协调群中,张小鲁得到的多次回复都是“床位都满了,继续等通知”。
于是,他只能采取“最后的手段”,自己找医院。但他很快发现,这更加困难重重。由于透析资源紧张,其他医院连自己的患者都安排不过来,更不可能接收外院患者。而当张小鲁终于联系好一家同意接收的民营医疗机构后,疾控又以该机构是非定点医院为由,不同意他去。
愿意接收张小鲁的医疗机构叫西安新慷乐血液透析中心(简称“新慷乐”),就位于交大一附院正对面,因为今年刚成立,定点医院的审批还没有下来,也没有养成一批固定患者,但与已经饱和的定点医院不同,新慷乐目前还有不少富余床位,至少可以作“一时应急”之用。事实上,张小鲁此前做最后一次透析时,也就是在12月16日周四那天下午,正好赶上交大一附院突然被“封”,医院为等待了好几个小时的透析患者紧急协调了另一家医疗机构来做,它就是新慷乐。
新慷乐的一位护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张小鲁所在的小区,目前有30多人正在“找透析”,因此中心建议疾控,是否可以将这些患者一起“拉去”中心,集中做透析。“但疾控最终的表态是不建议,对于被封控小区的患者,如果疾控不同意,我们是不敢私自收的。”一位疾控人员19日回复张小鲁说:“现在疫情严峻,院内感染防控方面不敢有任何懈怠,新慷乐不是定点医院,为了大家的安全,还请大家耐心等待协调。”
疫情防控常态化该如何落实?
张小鲁并不是新冠确诊患者,但因所在小区中有疑似或确诊病例,所以也属于高风险人群。对于这类群体,如何更好地实现精准化管理,还需要出台进一步细化的分类管控政策。事实上,在小区被封三天后,张小鲁的健康码仍然是绿色。
在西安,像张小鲁这样已经连续几天没有透析的患者还有很多,他们或者因为小区被封而出不来,或者因为透析的医院被封而进不去。一位患者正被困在隔离酒店,无法外出,目前已经三天没有透析。另一位患者由于有肝炎,要在专区透析,不能和普通病人一起透析,而他所在的西安航天总医院被封后,要找到这种设有专区的医院就更难。
尿毒症病友平台“肾一样的人”发起人智安说,他的求助平台在上周五,即12月17日开始陆续收到来自西安的患者和家属求助。周六当天,因“出不去”而无法透析的患者大约有19人,但经过一个周末以后,求助一下子“爆发出来”,截至12月20日,已经有上百个求助,“现在的人数还在上涨。”
记者采访发现,多位患者最后一次透析都是在12月16日,也就是上周四,此后四五天内,西安多家有大量透析床位的医院“应疫情防控需要”陆续停诊,除交大一附院外,还有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安航天总医院等,空军第九八六医院也部分封控,西安市胸科医院由于“将承担疫情防控任务”也于12月19日停诊。
多位患者说,如果没有疫情,西安原本的透析床位和设备相对充足。据西安市卫健委官方数据,2018年,西安医疗机构设置的血液透析室53个,透析设备1352台,透析病人4485人,并且计划到2020年全市新增血液净化机构(室)14个。
但疫情的影响下,透析资源变得紧张,尤其是当疫情再叠加近期出现的多例出血热患者,现在,是考验西安在紧急状态下医疗资源的协调调度、应急响应和精细化管理的能力的时刻。“到现在,透析的问题已经反映了四五天,政府还没有拿出一个明确的方案,给出的回复都是模棱两可。”智安说。
一位五天没有透析的患者终于等到了疾控的安排,“只说车会尽快来接,但何时来、去哪个医院都没说”。另一位患者原本协调好一家医院,又被临时通知“去不成”。张小鲁对接的疾控人员原本说要在12月20日一早来接他,但头天晚上又突然说不行,这时候,他才知道,非定点医院“自己联系好了也去不了”,而此前,疾控从没有对他强调过这个限制条件。
武汉疫情中,在经历了早期的混乱后,武汉市卫健委公布了一批全市非新冠肺炎特殊患者医疗救治医院名单,其中有16家血液透析定点医院。智安指出,这个方案的好处在于,可以将新冠透析患者和其他普通病人隔开,也可以让来自中高风险区的透析患者不用担心没地方接收,且这个过程都是“点对点运送”,既保证防疫安全,也便利了患者的出行。
智安还指出,如果医院被封,一般应由医院来协调,给自己的患者分流:帮忙联系好透析室,和其他医院或医保部门沟通好费用怎么支付等。但在向他求助的西安患者中,“很多都是医院不能进了,患者就没人管了。”此外,疫情期间,透析患者的出行也是一个大问题,需要配套制度保障,西安目前还没有出台具体方案。
11月初,兰州疫情严重,随后出台专门针对透析患者的应急方案,在出行上有一个很人性化的设计,对封控小区内因“透析”必须外出的患者,如果有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可以手动修改健康码颜色,再请医院为患者开具透析证明,就可正常出行。
但在12月21日早上,“西安建议市民非必要不展码亮码”登上微博热搜。多位接受采访的患者也发现,在20日上午,他们的西安健康码一度不能打开,后来恢复,但在接近傍晚时又出现故障。
西安市大数据局局长刘军在20日下午五点召开的疫情防控新闻会上解释称,12月20日7时40分左右,西安一码通用户访问量激增,每秒访问量达到以往峰值的10倍以上,造成网络拥塞,致使包括一码通在内的部分应用系统无法正常使用。在全员核酸检测的特殊时期,为了减轻系统压力,建议广大市民非必要不展码、亮码。
截至12月21日上午,多数透析患者表示健康码已恢复,但部分患者反映页面原有的疫苗接种记录、核酸检测信息等不再显示,也有市民反映仍无法正常打开。
一位公卫专家建议,针对血透患者这类特殊群体,最好在国家层面出台对应的精准防控预案,有了预案,各地再去配备资源。现在都说疫情防控要常态化,但关键是在常态化下面的标准化,如何实现标准化?就涉及到一系列的细化措施、规范化的制度方案。
他还指出,除了透析患者外,一些其他急症病人在疫情下“面临的情况可能更加惨烈”,比如心梗患者、重症肝炎患者,“他们如不抢救就可能立刻死亡”。这些都是紧急的医疗需求,在防疫常态化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好疫情防控和这部分医疗保障,下一步将成为考验一个城市抗疫能力的重点。
12月20日晚间,张小鲁等来了好消息,交大一附院最终同意将包括他在内的六位“被困”患者统一拉去透析。西安航天总医院也于20日晚对8~10位“等不起”的患者发出通知,恢复正常透析。另一位患者在中断透析五天后终于等来了疾控的电话,将她协调到另一所医院临时透析一次,但她担忧地说:“透析做了这一次之后,后面的如果又找不到怎么办?”
(文中张小鲁为化名)
原标题:西安疫情中患者透析之困为何再现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