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腿乡村教师的一天:学校就是家和全部
09-09 20:18:52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downLoad-20170909225024.jpg

9月8日,海拔1600多米的巫溪县天元乡新田村小校园里,乡村教师刘坤贤和村小里的17个学生度过了今年教师节前的最后一个周五。这一天,他们上了六节课,吃了一顿营养午餐,在刘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学习知识、做运动、玩游戏,度过了充实的一天。

这一天,对于刘坤贤来说,却是一场高强度的“战斗”。22年前,刘坤贤的左腿被高位截肢,6年前,他突发脑溢血。此后,他需要杵着两根拐杖,才能在讲台和操场上站稳。一天站下来,到了下午3点放学时,刘坤贤“心里发抖、右手发软”。但是,听到孩子们的读书声和欢笑声,他只说了两个字:值得!

一家三口的早饭

“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句话,刘老师时常在他所带的二年级学生中讲。山里的早晨,有很多事需要去忙乎。

早晨6点半,天刚刚亮,刘坤贤就起床了。他的家,就在这所村小里。妻子朱尤方,和刚从外地回来得儿子要忙地里的农活。给一家三口准备早餐的事,就落在老刘的身上。

“吃得最多的,还是面条。天气实在太热的时候,也搞点稀饭凉面。”刘坤贤说,和山里多数人一样,他们的早餐,都是自己亲手做的。刘坤贤家里,有两个灶台,一个是柴禾灶,一个是煤气灶,山里不缺柴禾,反倒是煤气罐运输很麻烦,所以,柴禾灶反而用得多一点。

“快来吃饭……”大约20分钟后,刘坤贤一声吆喝,在附近忙乎的妻儿回到家,洗个手、漱个口,开始吃早饭。

一家三口一边吃饭,一边商量一天的事,除了农活外,老刘的儿子准备在今年国庆期间结婚,婚事的细节也是他们早餐期间的重要话题。

downLoad-20170909191745.jpg

17个孩子的课前准备

7时10分许,刘坤贤的角色从“早餐老刘”转变为“教师老刘”,按照这个季节的课程安排,孩子们将在20分钟后陆续到达学校。吃过早饭,刘坤贤丢了碗筷(一般由妻儿负责洗碗),杵着拐杖就往教室和办公室赶。他要稍微熟悉一下已准备好的课程内容。

目前,新田村小设有学前班、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到中心小学读),共17个孩子,只有刘坤贤一位老师。妻子义务帮照看学前班的学生。刘坤贤给孩子们的课程,有小学语文、小学数学、思想道德、体育、音乐。

9月8日这一天,刘坤贤给二年级学生的课程表上,只有语文课和数学课。体育课和音乐课一周一节,体育课让孩子们打打球,运动一番;音乐课,刘坤贤在网上下载一些儿童歌曲,和孩子们一起学。

课程的主要内容,主要包含几个生字、生词以及“对长度(厘米、米等)的认识”。

7时30分许,孩子们陆陆续续走进了新田村小的大门。刘老师杵着拐,站在校门口笑眯眯地迎接他们。

新田村小占地约一亩左右,在爱心力量及上级部门关心下,现在的教室、操场等设施都还不错。

新田村距离巫溪县城有120余公里,近靠大宁河的发源地,沿途皆是大山。这里的村民,年轻的外出打工,年长的在家种种庄稼和中草药,新田村小是离他们最近的学校,也是他们送孩子入学的第一选择。

新田村小的学生里,家在新田村二组的陈彬距离学校最远,有10公里左右,单面步行要走一个小时。刘坤贤常常担心他迟到,所以在7点半到8点的这段时间里,他会和孩子们在操场上活动活动,等所有人到齐后,才准备上课。

downLoad-20170909191737.jpg

downLoad-20170909225042.jpg

一个人,7个小时

“铃……铃……上课时间到啦,请大家准备上课!”早晨8点,随着一阵有语音提示的“电子响铃”,孩子们规规矩矩地坐在座位上,准备听刘老师讲课。

这一天,刘老师带着11个二年级的学生学了六个生字、四个生词,他讲了这些字词的写法、含义,并带着孩子们一笔一划地写、一句一句地诵读。“撇、竖、撇、横、竖、横、横……(“作”字)”,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一个知识点,要被拆解成很多,慢慢消化。

按照小学的有关规定,一节课的时长为40分钟,此后就要迎来10分钟的课间休息。在新田村小,除了6节正式课(每节40分钟),8点至8点半还设置了“早读课”,孩子们朗诵头天的生字、生词和数学知识。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刘坤贤上课是用的电子课件。老刘说:“最开始的时候,(课件)是女儿帮忙做,后来就一起探讨”。刘坤贤的大女儿也是一名人民教师,现在开州区某小学任教。

一节课40分钟,一天6节课。几节课下来,刘坤贤额头开始冒汗,拄着拐杖的手也颤抖起来。他顿了顿,有时候会喝一口水,或者飞快摸出两片药塞进嘴里,然后不停地揉着右腿。孩子们好像习惯了老师的这种状况。他们很安静地坐着,等老师吃完了药再继续上课。

课间休息的时候,刘坤贤会陪着孩子们一起打篮球、跳绳。“陪着”其实就是站在孩子们中间看着。刘坤贤如此形容这种感觉:“看着他们,被他们的笑脸围着,有无限阳光扑面而来”。孩子的快乐很简单,一个投篮、一次跳绳,就能激起无数的欢乐。

也许是二年级的孩子的缘故,上游新闻记者看到,无论是跳绳、投篮,孩子们都很“乖”,自觉排起了队,依次跳绳、投篮。孩子们跳跃或投掷的那一瞬间,散发出的是“自由生长”的乐趣。

除了篮球场、乒乓球台,学校的操场还有很多欢乐的元素:结满果实的核桃树、梨树,操场围墙上,还有不久前志愿者留下的油漆画,有福娃、儿童画、花草、建筑……都是写着“欢乐”的角落。

刘坤贤说,他作画的水平“赶不上”在围墙上画画的志愿者,在教室里背后,也有他办的黑板报,在最新一期的黑板报中,有一句誊抄自陈毅元帅的著名诗句《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粉笔字工整、流畅。

早晨8点开始,刨去早读、课间休息、午餐(中午12点至12点半,半个小时),6节课上完,已是下午两点,“第七节课”将持续到下午2时50分,主要内容是做作业和检查作业。到这个时候,也是刘坤贤一天最累的时候,他常常感到“心里发抖、右手发软”。

downLoad-20170909191754.jpg

downLoad-20170909191804.jpg

“学校就是我的家和全部”

从早晨上学忙到下午放学,刘坤贤的身影,留在新田村小已有32年之久。他说:“这里(新田村小)不仅有我的家,更有我这32年奋斗的所有。”

1985年初春,21岁的刘坤贤一路小跑着来到新田村小学,成为该校的一名民办教师。学校最鼎盛的时候,有3名教师、6个年级、近百名学生。“一个老师带两个班,一个班自习,另一个班上课”。新田村里,大部分中青年的启蒙老师都是刘坤贤。

32年弹指一挥间。现在,学校从六个年级变成了两个年级加学前班,学生从近百名变到17人,老师,加上义务帮忙照看学前班孩子的妻子朱尤方,勉强算两个。

除此之外,朱尤方还要准备11个二年级学生的营养午餐(学前班的孩子,会提前放学,没有营养午餐)。

刘坤贤夫妇种了三四亩地,种上苞谷、红苕、玉米以及季节小菜,喂了四头肥猪。这些肉和食材,能够满足学生营养午餐的大部分需求。“要买油盐酱醋、大米,还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在外买食材”。

下午三点,所有孩子离开学校后,刘坤贤会休息一段时间。如果身体状态允许,他就到地里和妻子一起干点农活。

一天中,批改学生作业和备课会花去他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他会将此事安排在晚饭和看完新闻节目之后。

还有几年,刘老师就即将退休,他说,自己目前最关注的是谁能来接替他的工作。“这样日复一日,需要一个年轻人来‘接棒’。”

downLoad-20170909191818.jpg

人物档案》

刘坤贤,男,1964年生,现任重庆市巫溪县天元乡新田村小学教师。1983年到重庆市巫溪县双河村小任教,1985年到新田村小任教至今,1995年高位截肢。曾获巫溪县优秀教师、重庆市道德模范、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全国自强模范”、央视和光明日报“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公益活动“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称号。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张旭摄影报道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