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傍晚,一道彩虹斜挂云阳。在云阳县盘龙街道活龙社区田间,雨滴挂在一株株晚熟柑橘枝头。以前,活龙社区只要人能站的地方都种了庄稼,可依然不富。如今,云阳县库区海拔500米以下已经形成环库柑橘带,每户年平均增收3000元。近日,上游新闻记者跟随由中宣部组织开展的“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云阳。在这里,从区县到街道乡镇,对于长江生态的关注关爱已成自觉。
放弃高薪回乡 只为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别看现在这片柑橘园发展得好,以前这儿树木乱得很,别说农户创收,连环境保护都成问题。”盘龙街道活龙社区的居委会主任冉小利感慨道。活龙社区位于长江南岸,与新县城隔江相望,水土资源丰地理位置优越。此前因为缺乏产业发展意识和管护技术,农户栽种的果树不仅收成低,经济效益差,而且农药的滥用也给果树带来了严重危害。
看着熟悉的村民们包括自己的父亲成天在地里辛苦地创收却收益寥寥,冉小利心里很不是滋味。2003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珠海工作的她辞去了高薪工作,回家当起了居委会主任。人们不理解甚至反对她的这一举动,可她心里却想得很透彻,“家乡需要发展,需要年轻人,我希望通过努力,能帮着大家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想要安居乐业,首先得要有物质基础,否则就是水中月、镜中花。为了确定活龙社区的发展思路,冉小利随着村支两委去万州、巫山、奉节等区县一路学习研讨,通过对地质土成分分析,在县农委的指导帮助下,社区决定发展柑橘产业,倡导农户统一栽种晚熟柑橘,并实行“四统一分”模式,即统一技术管理、统一物资采购、统一病虫防治、统一品牌销售、分户管理。为了打消农户们的疑虑,坚定他们的信心,冉小利挨家挨户地上门给大家介绍产业发展的好处。在2005年,社区共种植了1000亩柑橘,2008年投产后农户们获得了不错的收益,于是在2000年又增种了1000亩,此外,近些年农户们又补种了200余亩。
“我家有60多株柑橘树,去年一年挣了近万元,相比于种稼、包谷,挣的钱多了,人也没那么累,日子越过越好了。”村民冉明芳高兴地说。“我们社区目前投产的柑橘有2000亩,保守估计产量在300万斤以上,按最低价格2元1斤来算,社区可以实现产值600万元,户均收入可增加7100元,人均增收可达1935元。”冉小利介绍。
从“伤疤”到环湖绿道 这里大变样
居住于月光草坪附近小区的陈善传记得,早年间,月光草坪所在的区域一片荒芜。这里不仅杂草丛生,还有不少垃圾,邻近长江一侧因缺少植被覆盖,水土流失严重,成为江边的一块“伤疤”,更影响着长江水环境质量和水体安全。
“现在的月光草坪,和以前不一样啰。”清晨或傍晚,陈善传都会和老伴到月光草坪散步,从月光草坪走到到阳光沙滩,再到滨江公园。
月光草坪、阳光沙滩、滨江公园,都只是云阳正在修建的33公里环湖绿道的一部分。
33公里的环湖绿道,沿长江两岸及澎溪河河岸修建,既有自然体验区、健康休闲区、双井风情区、生态活力区、宜居水岸区、文化旅游区等6个魅力分区,更有复兴花海、月光草坪、滨江公园、阳光沙滩、水上花园等12个重要景点,还有一条平均宽度为3米的自行车道和一条平均宽度为2米的跑步道,合理布局了自行车驿站、厕所、直饮水系统、WiFi、音响、监控、健身器材、儿童活动场地等服务设施。
其实,对于整个县城都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的云阳来说,修建环湖绿道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在县城增添风景。
云阳环湖绿道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唐成林介绍,此前,不仅是现在的月光草坪区域,云阳县城长江北岸黄岭桥至双井寨、澎溪河西岸双井寨至黄石镇、盘龙街道南滨路和人和街道库岸等地段,全长约33公里、面积约500公顷的江岸岸线,普遍存在冲沟廊道破坏严重,地质灾害隐患突出,裸岩、裸土较多,水土流失严重,垃圾乱扔的情况,影响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库区水体安全。
为此,云阳县委、县政府按照“强化库区安全、整合生态资源,构建自然纽带、连通山城水脉,开放滨水界面、丰富观光体验,串联公园体系、塑造水岸生活,优化滨水风貌、展示云阳文化,顺应水位消落、融入层次变化”的规划策略,逐步开展县城库岸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也称环湖绿道工程。
“我们在消落区采用工程治理、生态修复等方式进行综合整治,以达到稳定库岸边坡、保障沿江库岸地质安全、促进水源涵养、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唐成林介绍,项目实施后,有利于改变县城脏乱差状况,提升城市形象,有利于维护地区生态涵养和保障水质安全,“33公里的环湖绿道虽然不长,却是云阳构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环湖绿道项目已向市民开放阳光沙滩、水上花园、月光草坪、港务站至两江广场段,挽龙垭至木鱼包项目段部分面向市民开放。
上游新闻记者 张皓 摄影 李斌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