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去世,各界人士纷纷表达哀悼怀念之情,“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从《书剑恩仇录》到《鹿鼎记》,金庸的著作造就了是几代人回忆里的武侠世界。
在著名武侠文化研究专家、西南大学教授韩云波看来,金庸是一个伟大的人、深沉的人、更是个勤奋的人,他作品中“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精神与“家国情怀”的传播是爱国主义中国精神的体现。
今(11月1日)天,韩云波向上游新闻记者讲述了金庸与重庆的故事。
抗战时期
金庸在重庆找到了“一张书桌”
金庸出生于浙江海宁,抗战时期他为躲避战乱来到重庆,并在中央政治大学攻读“国际政治”专业。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国民党的“特务政治”严重影响着社会秩序,许多思想先进的学生遭到监视与迫害,这让嫉恶如仇的金庸非常愤怒,屡次抗争,引起了当局重视,最后被勒令退学。
“后来,金庸到了中央大学图书馆做馆员,在混乱的抗战年代,他便这样机缘巧合地找到了一张书桌,大量的阅读成为了他日后著书立说的基础。”韩云波说到,金庸家世雄厚,从小是个富贵人家的公子哥,何曾受过这样大的委屈?他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挫折是生活对作家的厚赐,金庸走出温室的庇佑,来到重庆,才算是他真正走入了“江湖”。
后来,他金庸赴香港开始小说创作,随后创立《明报》,树立了自己一生的事业,“金庸小说中帮派间的纠纷和博弈,可以说是描写得淋漓尽致,这大概便来自于他攻读‘国际政治’的知识根底。”韩云波认为。
“金庸小说好看”
韩云波走入其研究领域的原点
韩云波是当代著名武侠评论家,现为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西南大学文学院“中国侠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曾在2013年出版专著《“后金庸”武侠》,发表《论金庸小说的新法家文化形态》等知名学术论文。
谈及走入其研究领域的初衷,韩云波表示,金庸小说的吸引力是他开始研究的动力,“他的小说好看,人物生动,文化内涵深厚,是真正具有长久生命力呢小说。”
在韩云波看来,金庸的作品往往能“穿透”历史,解释发展规律、人性问题。如他的封笔作《鹿鼎记》中,提出了“好皇帝的标准是什么?民族真的会成为标准吗?”的思考问题,在一定层面上,是对明清之际,社会走向的探索,并得出了历史发展规律。
“金庸的武侠作品,超过了以情节、故事来吸引人的小说,将作品价值上升到历史文化层面。”这与韩云波从事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方向有共通之处,他更在研读小说时,得到了思想上的契合与启迪,这促使他不断阅读、研究下去,找到了越多越多在文化内涵、历史发展方面的共鸣;同时,韩云波的学术积累也让他对金庸作品提出了许多独道见解。
斯人已逝,侠义长存。一代武侠大家金庸是从山城重庆走向江湖,从此,他的作品为标名了时代,成就永恒。
上游新闻记者 杨辛玥 实习生 安兰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