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客户端消息,11月11日凌晨,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以下简称保税港区)保税仓库灯火通明,跨境电商、物流公司的工作人员与重庆海关官员密切配合,将一件件海外商品快速打包出关,发往全国各地。
“双11”期间,从保税港区保税仓库出货的跨境电商商品,将达到100万单,占全市跨境电商企业出货量的70%。
随着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召开,越来越多的进口商品成为中国消费者的新选择。32家跨境电商企业入驻保税港区,可提供3万余种海外商品,保税港区不但帮助“重庆造”出海“卖卖卖”,也支持重庆乃至周边地区消费者在全球“买买买”。
整体发展水平跻身全国前三强
引进企业近2000家,近几年来,平均每年实现工业产值615亿元,外贸进出口870亿元,海关监管货值300亿美元。凭借优异的经济发展指标,保税港区整体发展水平,跻身全国保税港区前三强。
全国14个保税港区,除了重庆都在沿海,凭一条长江,一个机场,把保税港区做到全国前三,是一个小小的奇迹。
保税港区跻身全国前三强背后,可以清晰看见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之路。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保税港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重要指示要求,坚持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推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形成了加工贸易、服务贸易、国际物流三大支柱产业。
“双11”期间,保税港区大量出货海外商品的同时,也将“重庆造”智能电子设备出口海外。
自2012年智能终端产业基地全面建成以来,保税港区加工贸易产值从2012年的223亿元增加到2018年1-9月530亿元,累计产值3830亿元。
旭硕、纬创、仁宝、翊宝等4家智能终端制造企业拓展加工产品种类、延伸产业链条,逐步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加工产品已涵盖苹果、惠普、宏碁、华硕、LG、SONY、华为等7大一线品牌。生产的苹果手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已销往全球各地。
加工贸易奠定了重庆保税港区发展的基石。伴随着加工贸易的发展,重庆的国际物流通道建设得以大幅提升,围绕“笔记本电脑、显示器、打印机、手机等‘重庆造’快速高效运到世界各地”这一目标,重庆在全国率先开通了中欧班列,随后其他内陆城市纷纷响应,一起把中欧班列做成世界品牌,使之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骨干物流大通道。
除此之外,保税港区还帮助重庆陆续打通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渝满俄、渝甬等铁路物流大通道,推动形成国际航线73条(客运59条,货运14条)、国际直航航点14个、国际货运航班每周超50班的国际航空货运网络,从而使国家对重庆的定位上升至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层面。
加工贸易的发展,带动了中外运、中国邮政集团、菜鸟等物流巨头的入驻,这些企业落户为保税港区发展以跨境电商、现代物流等为代表的服务贸易打下基础。
构建四大功能平台成为重庆开放窗口
保税港区唯品会跨境电商西南专属仓库,从这里出货,重庆的消费者能在48小时内收货,国内其它地方的消费者,等待时间也不会超过3天。
保税港区构建了日包裹处理能力达百万单的地服系统,跨境电商行业全国前五强中已有阿里巴巴、网易、唯品会和小红书四家落户。截至今年10月,保税港区累计引进跨境电商平台企业32家,2015年至今,平均每年交易额实现80%的增长。
如果说以智能电子设备为代表的加工贸易,构成了保税港区“保税+智能制造”加工贸易开放平台;那么,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则反映出保税港区、“保税+服务贸易”新兴服务贸易创新平台的兴盛。
当然“保税+服务贸易”不仅仅是跨境电商,还有保税展示交易、保税融资租赁等。相比上海洋山、天津东疆、广西钦州等保税港区距离主城核心区域40公里以上,保税港区水港功能区距离解放碑商圈仅10公里,观音桥商圈仅6公里,这为发展保税展示交易提供了条件。
保税港区在全国14家保税港区中率先突破在围网内开展“保税展示+完税交易”,积极探索“分拨中心+直营销售”模式,建成4.7万平方米的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近3万平方米的进口汽车展销平台。在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55家企业经营美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等20个国家共3万种商品品类。位于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三楼的特色国家馆,来自俄罗斯、意大利、马来西亚等国的商品琳琅满目。目前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已初步具备窗口功能、贸易功能、旅游功能,下一步将增加国家馆,丰富各类商品,进一步做大做优,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重庆航空枢纽的发展也成为保税融资租赁的提供了良好环境,今年9月21日,一架从德国汉堡起飞的全新A320NEO客机平稳降落在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空港功能区指定停机位,并于当日完成相关手续后交付重庆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使用。标志着重庆保税港区成功打通本地航空公司保税飞机融资租赁的操作路径。截止目前,通过飞机保税融资租赁模式,已成功落地四架飞机,极大节约了航空公司的成本。根据重庆航空签订的协议,未来还会将有若干架A320NEO客机将陆续以同样方式抵达重庆,也标志着重庆保税飞机融资租赁业态步入常态化。
此外,保税港区还搭建起“保税+现代物流”多式联运集散分拨平台,以及“保税+特设口岸”开放功能政策创新平台。
前者已累计引进物流企业278家,澳大利亚嘉民、美国安博、新加坡丰树、普洛斯、阿里巴巴集团菜鸟网络、丹麦格兰富、德国劳士领等国际国内知名物流企业落户,仅今年上半年就实现营业收入55.45亿元。
后者已形成水果、肉类等进口口岸,截至今年上半年,通过指定口岸进口的肉类、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等产品共计1.7万吨,有效带动周边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
“保税+智能制造”加工贸易开放平台、“保税+服务贸易”新兴服务贸易创新平台、“保税+现代物流”多式联运集散分拨平台、“保税+特设口岸”开放功能政策创新平台,保税港区构建的这四大功能平台,已使其成为全市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
用智能化提档升级 探索“智慧港区”
前不久,保税港区公布了三季度经济指标数据:
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加25%,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投资分别实现同比增长43.09%和1.69倍,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2%。
一连串增长数字的背后,是港区开展区内企业智能化改造,以及实施“智慧港区”建设提档升级的成果。
为能更好的为港区企业提供物流仓储服务,飞力达重庆公司研发设计的自动化集成立体库,目前已进入安装阶段,正在检测试运行效果,预计今年年底在保税港区正式投入运行。
自动化集成立体库是智能化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该仓库高度达9.4米,库位可达4.7万个,库存周转率每天约9万卷。自动化集成立体库在投入运行后,人力成本将节省到原来的三分之一,但效率会提升30%,仓储利用率能提升2-3倍,收发货准确度更是高达100%。
借智博会的东风,区内企业纷纷上马智能化项目。纬创资通集团在保税港区建设了笔记本电脑组装车间,该车间被重庆市经信委认定为市级数字化车间;翊宝智慧电子装置有限公司也投用了新的智能测试设备,单条检测线每月检测量可达到21.6万台智能终端设备,检测准确率达到99.5%以上。
这些都是保税港区智能设备多元化发展的缩影,也是智能终端企业“恒业恒产”扎根重庆发展决心的体现。目前保税港区入驻企业已建成和在建厂房、仓储总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
此外,为降低企业通关成本,入驻保税港区的慧石汇通公司所研发的智能外贸单证处理中心服务已升级为2.0版本,企业通关数据处理时效在原基础上将再提升10%左右,通关成本较传统报关降低75%。
下一步,保税港区还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建立“1+4+6+N”的保税港区智慧城市建设体系。构建泛在、先进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全面部署城市光网、无线网络及深度感知的新型基础物联网,基本建成国际领先的信息基础设施框架,同时在港区云数据中心建设的基础上,提前布局未来区域运行管理、企业入驻的云化服务能力。
重庆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钧
原标题: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获批十年 为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窗口 整体发展水平跻身全国三强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