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挑夫——棒棒
重庆市挑夫的一种俗称,因为重庆有很多坡坡坎坎,部分地方是无法依靠交通工具到达的,即便可以到达,也是要绕行。所以,就诞生了一群人力挑夫,多来自周边农村,他们一般手持一根棒棒和绳子在大街小巷里面揽活,这也就是棒棒在重庆的来历。
棒棒,是重庆不可不提的话题
引用《南方周末》的一段话:“如果画个素描,‘棒棒’是这样一个形象——肩上扛着一米长的竹棒,棒子上系着两根青色的尼龙绳,沿游荡揽活,他们来自农村,他们是重庆街头的临时搬运工。棒棒的产生,源于重庆的特殊地形和港口经济,整个城区依山而建,出门就爬坡,下船即上坎,搬运东西成为难题。重庆市民于是习惯了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大到买家具、电器,小到买几斤肉,如果不想自己动手,叫一声'棒棒',即有人应声而到。”
棒棒的生活
棒棒在重庆随处可见,人数也非常庞大,有三四十万,年龄从十几岁到五六十岁不等。坐在公汽上,几乎每个站台都能看到三五成群的棒棒。每当一辆公交汽车到站,他们的眼里就放出光亮,希望走下来的人能喊一声“棒棒”。然而这种光亮常常转瞬即逝,现在叫棒棒的人越来越少了。世上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样,他们过得或许比我们更开心。棒棒们艰辛的生活,每一天肩膀上的艰辛,靠诚实的劳动为生,你们的活法值得歌颂。
拉船为生的人——纤夫
当年,河上百舸争流,煤、木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全靠船只运进运出,纤夫在那时就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他们屈着身子,背着僵绳,步态缓慢地往前迈。有许多纤夫拉纤的时候是不穿衣服的,暮春、夏季、初秋等温暖的时节多是光着身子。
纤夫拉纤不穿衣服的原因
纤夫拉纤为什么不穿衣服?纤夫多是家境贫寒之士,如穿着衣服,汗浸盐汲加上纤索的磨损,衣服能管几天?拉纤时要频繁下水,在时间上也容不得宽衣解带。最重要的是防病,如果穿着衣服,一会儿岸上,一会儿水里,衣服在身上干了湿,湿了干,不仅不方便,而且容易得风湿、关节炎之类的病,所以不如不穿衣服。
纤夫的号子
纤夫除了拉纤之外,就是会喊一口沙哑的船工号子。号子有声无字,“嗨,嗨哟哟,嗬嗨,拖呀,拖、拖拖……”每当逆水行船或遇上险滩恶水时,全靠纤夫合力拉纤,号子声声,空谷回荡,别有一番情趣。寒冬腊月、滴水成冰的季节,船只一旦搁了浅,这时你看岸边一个个纤夫排列整齐地背着僵绳,发出惊天动地的吆喝。
纤夫石
纤夫石是纤夫在江河边生活劳动时,常年累月劳作而在坚硬的岩石上留下印迹。纤夫石主要有以下几种:1、纤夫脚印,纤夫在纤道上行走留下印迹的岩石。2、纤绳印迹,拉船时留有纤绳磨损印迹的石头。3、栓船石,留有栓船印迹的石头。
旧时交通工具——马帮、滑竿、黄包车、轿子
旧时的交通工具,常见的就是滑竿、轿子、黄包车,除此之外重要的陆上交通工具就要数马帮。
黄包车
黄包车是一种用人力拖拉的双轮客运工具,黄包车前身叫“东洋车”,又称人力车,约1870年创制。
轿子
一种靠人或畜扛、载而行,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曾在东西方各国广泛流行。就其结构而言,轿子是安装在两根杠上可移动的床、坐椅、坐兜或睡椅,有篷或无篷。轿子最早是由车演化而来,在我国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轿子的原始雏形产生千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初期。
马帮
重庆两路口过去有专为客商或骑马爱好者服务的马帮。抗战时期,为了方便市民出行,市政府驿运管处专门开设由上清寺至化龙桥的马车驿运,很受市民欢迎。后来还延伸至歌乐山一带,解放初期在经营。马帮是农耕时代的产物,后来这种原始的运输工具自然而然退出人们的视野。
滑竿
辛亥革命后,富人坐的轿子逐渐被淘汰,而穷人坐的滑竿却始终风行不衰。上世纪30年代后,随着重庆公路的扩建,滑竿通行的许多街道被人力车和汽车所占,滑竿开始逐渐减少。1943年,国民政府下令禁止滑竿通行,并提高税收,从此滑竿行业一厥不振,昔日的热闹景象成为历史。
原标题:重庆记忆细数巴渝的“老行当”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