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两会热搜②丨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社会应给出“非数字化”选项
03-06 13:58:27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2020年11月21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湖北广水一位94岁的老奶奶行动不便,为激活社保卡,被人抬到银行进行人脸识别。

视频显示,老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被家人搀扶着来到柜机前,随后老人被抱起,膝盖弯曲,双手撑在柜机上,工作人员站在一旁引导操作步骤,才勉强完成人脸识别,整个过程十分吃力。

“数字化社会”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却给众多老年人带来一道难以跨越的“数字鸿沟”。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到:“推进智能化服务要适应老年人需求,并做到不让智能工具给老年人日常生活造成障碍。”

 “数字鸿沟”如何消弭?跨越“数字鸿沟”有什么好举措?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带来了自己的好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刘文贤:

别让老年人感叹“生不逢时” 社会应给出“非数字化”选项

(配“数字鸿沟”稿件)(6006748)-20210306140402.jpg

“到202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约有1.8亿,约占总人口的13%,中国的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在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民盟重庆市委会副主委、重庆市政协副秘书长刘文贤提出的《关于“一老一小”问题》的提案中,有这样一组数据。

刘文贤说,目前,诸如老人被抱起做人脸识别、冒雨交社保被拒收现金、因无健康码乘车被拒等事件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老年人面临的手机支付、APP预约、出行扫码等生活难题,往往感叹“生不逢时”。

究其原因,一是在数字化建设推进中,忽略了对老年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二是电子化产品的开发往往只遵循市场要求,而忽略了特殊群体的需要;三是老年人自身适应难。

为此,刘文贤在自己的提案中建议,首先要优化数字建设方面的考核机制,提升服务质量,切实增强对老年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避免出现死板执行硬考核、死考核问题,在出台“数字化”建设考核制度的同时充分考虑社会现实,给足基层视实际情况随机应变的处理空间,降低因政策条条框框而束缚为民服务的质量提升。

此外,智能设备开发生产企业应该提升电子产品性能,从技术层面关注老年群体的需求,缩小数字鸿沟。

同时,全社会应该优化服务质量,通过送服务和保留“非数字化”渠道为老年人提供便利:一方面在提供服务时,给出“非数字化”的替代选项,为不会上网的老年人留下传统通道;另一方面,要多开展送服务活动,为不会上网、无法上网的老年群体提供必要帮助。

全国人大代表李延萍:

医院应为老年患者保留一定数量的现场号源

(配“数字鸿沟”图)(6006770)-20210306140622_副本.jpg

如今,年轻人动动手指就能实现的“预约挂号”“扫码缴费”,对不少老年人来说却成了一道就医的“门坎”。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中医院副院长李延萍建议,要多措并举让老年人少跑路,或“只跑一次路”。

“不能让大数据智能化带来的便利,反倒成为老年人看病的负担。”

李延萍以市中医院为例,该医院老年就诊占比高达60%,医院名医馆的各大专家又十分紧俏。想要挂上专家号,手机提前预约少不了。

“以往老人可以请子女亲友帮忙预约,但如果亲友没在身边,很多老人就无法完成‘扫脸’预约。”

李延萍说,为了方便老人预约看病,去年11月起,市中医院在为老年患者保留部分现场号源基础上,在官方微信服务号上线了预约挂号的“代理人”功能。即老人和自己的子女建立一个代理人的关系。

“预约的时候,代理人用手机扫自己脸即可帮长辈完成预约。”

李延萍还建议,医疗机构要积极探索开设多学科综合门诊诊室,着力解决在医院内部建立门诊会诊转诊机制,对老年患者所患多种疾病涉及多个科室的,通过会诊转诊由医疗机构内部协助诊治,这样老年患者不需重复挂号,且只跑一次路。

对于某些老年慢性疾病,如病情相对稳定,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基础上,可适当延长开具处方时限。

比如,对于病情稳定的老年慢性病签约患者,可通过预约诊疗服务,开具15—30天处方,避免老年慢病患者1月内多次往返取药。

“围绕老年人就诊的痛点、堵点,市中医院不断对整个就诊流程进行再造,希望能帮助老年人逾越数字的鸿沟,让他们有一个舒心的、有温度的就医旅程。”李延萍说。

全国人大代表黄玉林:

渝中区将打造“渝快办”老年人服务专区

QQ图片20210306150457.jpg

老年人外出办事,如何跨过“数字鸿沟”? 

全国人大代表、渝中区委书记黄玉林表示,推进智能化服务要适应老年人需求,就是要进一步提升办事服务水平。在渝中区,众多部门目前都已展开行动,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便利化服务。

在渝中区行政服务中心,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出示健康码成为了进入大厅的首个步骤。为了方便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工作人员会通过查验身份证+检测体温的方式来进行核验,这让众多前来办事的老年人纷纷点赞。

让健康码不成为老年人的“拦路码”,其实只是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一小步。黄玉林介绍,渝中区通过持续优化服务方式、增强服务能力,让老年人的办事体验不断得到提升。

目前,在渝中区行政服务中心,婚姻登记、税务、市场监管等五个服务窗口,都设置了老年人服务专窗。通过这个窗口,前来办事的老年人可以获得工作人员提供的一对一咨询、全程陪同引导、协助填表、指导使用智能设备、复印打印等人性化服务。

b54cbe419f4028295964d4e820d407dc (1).jpg

此外,在渝中区的180余个电力、燃气、通信、邮政等实体办事大厅和加盟缴费门店,均设置了线下办事渠道;针对个人参保、信息查询、医保报销、优抚金发放等高频事项,渝中区着力推进事项办理向基层下沉,老年人可就近前往街道公共服务中心、社区便民服务点或退役军人服务站办理。

除了办事更加便利,渝中区还制定出针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关爱服务制度。比如,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亲属可携带委托书及相应证件,前往区行政服务中心、街道公共服务中心、社区便民服务点等地进行代办。

黄玉林表示,下一步渝中区将持续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打造“渝快办”政务服务平台老年人服务专区,承接授权代理、亲友代办等功能,让老年人办事少跑腿、零跑腿;加强基层工作人员培训,提升便利老年人办事服务水平。

同时,继续以区社区教育学院、14所社区教育分院、79个社区学习中心为依托,开设智能手机学习小课堂,帮助辖区老年居民熟悉、掌握智能手机的操作,乐享智能生活。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李晟 王淳 王梓涵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