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微信公众号消息,在奉节县夔州博物馆,有一对需要仰视的宝贝——锁江铁柱。铁柱每根高2.3米、直径0.4米、重1.8吨,表面凹凸不平,充满历史沧桑感,静静矗立在博物馆展厅中。在“巴渝宝贝晒出来”系列报道第七集中,夔州博物馆馆长雷庭军为我们讲述了这对南宋时期铁柱的传奇故事。
这两根铁柱,原位于白帝城下瞿塘峡口江边,是南宋夔州路安抚使(负责军务治安的长官)徐宗武所立。两根铁柱如何锁江呢?且听我们慢慢道来。
具体而言,铁链的一端连接在铁柱上,另一端则连接在山壁凿出的孔洞间,由此形成数道铁索,对过往船只起到拦截作用。
打造铁柱和宋蒙(元)战争有着直接关系。雷庭军介绍,南宋末年,蒙古军举兵南下,宋蒙(元)战争爆发。奉节白帝城、云阳磐石城、万州天生城等川渝数十座山城共同构建起了南宋川渝山城的防御体系。除了陆地防御,夔州水系众多,因此江面防御同样重要。
徐宗武于景定三年(1262年)上任夔州知府后,非常重视江面防御。为加强长江沿线的军事设施,他向四川策应司申请筹资,在白帝城下瞿塘峡口凿石洞、立铁柱、打造铁缆、建桥舡、锁瞿塘关,确保江南安全。
▲锁江铁柱。奉节县夔州博物馆供图
打造锁江铁柱的建议还得到了上级支持。当时的宰相贾似道,为了表示对徐宗武锁江行动的支持,还特地书写一道告示,立碑为记:“帅守淮右徐宗武,面奉开府两镇节度使京湖制置大使、四川宣抚大使吕公文德指授,凿洞,打舡,铸铁柱,造铁缆锁瞿塘关,永为万万年古迹。”
就这样,锁江铁柱从设想变为现实。至今,其中一根铁柱下尚残存有“大将军徐宗武”的字样。锁江铁柱除了具有军事防御用途,还相当于现在的桥墩。江水南北两岸均凿有石洞,用于固定铁缆,铁缆上固定桥船进而连接两岸,沟通军民。
上世纪90年代初,冬春时期,乘船进出长江三峡的游客仍可以注意到这两根铁柱。在江边矗立700余年的铁柱,经历世事沉浮,阅尽人间沧桑,变得垂垂老矣。后来,文物工作者在博物馆中为这对铁柱安了家,并通过系列举措让它们延年益寿。
如今,锁江铁柱安静地展示于夔州博物馆中,默默地注视着现在的人们,享受着和平与安宁。
记者 赵迎昭 刘一叶
原标题:巴渝宝贝晒出来⑦丨矗立700余年,这对铁柱见证了宋蒙(元)战争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