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交易的低迷,并未全面阻碍房企的拿地热情。规模诉求与高负债重压之下,房企不得不以加快增加储备土地,同时加快项目周转速度的模式来寻求发展。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27日,50大热点城市卖地金额高达5932.23亿元,同比上涨54.5%。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记者表示,从土地溢价率来看,大部分城市土地溢价率保持低位,热点城市土地溢价率基本在10%左右,明显低于2015年-2017年平均30%的溢价率。
张大伟认为,全国多城市土地成交金额依然处于高位,特别是一、二线城市,房企对住宅类土地拿地积极性较高。
对此,有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近两年,上市房企纷纷喊出数千亿元销售目标,规模扩张压力之下,不得不积极增加土地储备。毕竟,在房企负债高举之下,要依靠规模扩张和加快项目周转速度换取现金,进而偿还债务。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有不少房企依赖并购方式拿地,虽然拿地成本较低,但有些这类地块有其复杂性,难以像通过招拍挂方式获得的土地一样快速销售,这样会影响企业现金回流速度,从而增加拿地成本。
另外,从逆周期拿地规模来看,当下处于房价低谷期,房地产市场冷淡,拿地竞争强度相对较小,拿地后控制项目进度,可以随房价进入上升通道获取较大收益,算得上是拿地的好时机。
同策研究院曾表示,规模战之下,市场集中度提高,房企“不进则退”,做大做强是当下房企的主流选择,因此规模房企纷纷表现出激进拿地的态度。尤其是前两年持续去库存的目标下,大部分房企也需要积极补库存。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