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日前在成都召开。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现象应该扭转。对中小学生要有效“减负”,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大学本科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会议指出,本科教育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最重要基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坚持“以本为本”,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培养大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笔者认为,这次会议的精神为办好高水平本科教育指明了方向。尽管近年来我国高校本科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当前的现状来看,全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整体印象仍然是“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高等教育在本科阶段实现人力资源增值的功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高水平大学存在差距。
必须认识到,高水平的本科教育需要进一步严格要求,建立和完善本科阶段学业淘汰和分流机制。目前的现状是,我国高校的学生毕业率比较高,而淘汰率很低。如果放眼国际可以发现,世界一流大学一般都会建立起严格的学业淘汰机制,学校内部专业之间的分流机制,精英型大学本科生向大众型大学分流的机制也比较完善。在这种严格的制度约束下,学生自然会产生学习的紧迫感和压力,同时也能够在学习压力难以承受的情况下,及时寻求分流的计划和安排。反观我国高校,淘汰率偏低的现象仍未能得到有效改观。不少学校内部的淘汰机制和学校之间、专业之间的分流机制也未能有效建立。很多学生比较喜欢的课程往往是压力小、给分高的课程。越是严格的教师,往往在学生评教中越得不到好的评价。本科教育的淘汰和分流机制需要高校内部的不断探索,也需要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设计和推进。
高水平的本科教育需要学校管理层和广大教师拿出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投入。本科教育在我国很多研究型大学仍然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状态,学校管理层和广大教师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和创收等方面。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只有教师的心回到课堂,高水平本科教育才有保障。笔者注意到,国际上的高水平大学一般都给高校教师提供良好的薪酬福利,并且对教师的科研和服务提酬给予15%上下的严格上限规范。与此同时,本科教育的学校主管在高级职务聘任的校级审核环节还拥有关键投票权,这无疑具有很强的激励和约束效应。
要办高水平的本科教育,还需要警惕大学教育高中化问题。当前我国高校的课程安排模式仍然是“用课程数量填满学习时间”的“知识点”教学模式,大学学习模式高中化问题比较突出。欧美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通常每周上4门课,我国高校的本科生通常每周上10—12门课,但大家都觉得学习压力很大。事实上,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课程门次太多必然导致学生难以进行深度学习,而离开了深度学习,创新人才培养就会受到影响,“蜻蜓点水”式的浅层学习不利于培养真正高规格的人才。笔者在美国研究型大学调研时发现,这些学校的本科教育高度重视学术经典研读,并与课程相配套,本科生深度研读学术原著平均达到每月1本,我国高校学生则大约只有每学期1本的研读量。以自主学习为基础的高水平经典研读和高水平课堂研讨应当成为高水平本科的重要抓手,其背后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与学习上的大量有效时间投入。
只有准确把握本科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学生成才规律,以“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为基本遵循,从激励与约束的基本机制入手,才能让学生回归自主、深度学习,才能让教师潜心、热情育人,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发展潜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作者系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