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几乎每天都在和“数”打交道,生活中常常涉及到与“数”相关的各种问题。但你知道“数”是怎样产生,又是如何发展成为今天的样子的吗?
“数”究竟产生于何时,由于其年代久远,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数”的概念和计数方法在文字记载之前就已经发展起来了。根据考古学家提供的证据,人类早在5000多年前就已经采用了某种计数方法。
原始时代计数
原始时代的人类,为了维持生活必须每天外出狩猎和采集果实,但有时他们满载而归,有时却一无所获,带回的食物有时富余,有时却不足果腹。生活中这种数与量上的变化,使原始人类逐渐产生了“数”的意识。在那个时候,他们开始了解有与无、多与少的差别,进而知道了一和多的区别,然后从多到二、三等单个数目概念的形成。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用小石子检查放牧归来的羊的只数;用结绳的方法统计猎物的个数;用在木头上刻道的方法记录捕鱼的数量等等。这些原始的计数方法表明:人类很早就产生了一一对应的思想。
罗马人计数
大约在两千五百年前,罗马人还处在文化发展的初期,当时他们用手指作为计算工具。为了表示一、二、三、四个物体,就分别伸出一、二、三、四个手指;表示五个物体就伸出一只手;表示十个物体就伸出两只手。当时,罗马人为了记录这些数字,便在羊皮上画出Ⅰ、Ⅱ、Ⅲ来代替手指的数;表示一只手时,就写成“Ⅴ”形,表示大指与食指张开的形状;表示两只手时,就画成“ⅤⅤ”形,后来又写成一只手向上,一只手向下的“Ⅹ”,这就是罗马数字的雏形。
之后为了表示较大的数,罗马人用符号C表示一百,用符号M表示一千,用符号L表示五十,用字母D表示五百。若在数的上面画一横线,这个数就扩大一千倍。
十进位位值制记数法
0、1、2……9,恐怕没有人敢小看这10个数字,因为它们“无孔不入”,在全球拥有60多亿“用户”。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十进位位值制记数法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
国际数学家大会主席吴文俊谈起古代数学,就十分激动:“中国自古就有了完善的十进位位值制的记数法,这是世界其他古代民族都没有的。” 据了解,十进位位值制记数法包括十进制和位值制两条原则,“十进”即满十进一;“位值”则是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位置上所表示的数值也就不同,如三位数“111”,右边的“1”在个位上表示1个一,中间的“1”在十位上就表示1个十,左边的“1”在百位上则表示1个百。这样,使极为困难的整数表示和演算变得如此简便易行,以至于人们往往忽略它对数学发展所起的关键作用。
阿拉伯数字
直到今天,阿拉伯数字成为国际通用的数字。阿拉伯数字其实应该称为印度数字,公元3世纪,印度的一位科学家巴格达发明了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由0、1、2、3、4、5、6、7、8、9,共10个计数符号组成。采取位值法,高位在左,低、位在右,从左往右书写。
十个数字符号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被欧洲人称为阿拉伯数字。由于采用计数的十进位法,加上阿拉伯数字本身笔画简单,写起来方便,看起来清楚,特别是用来笔算时,演算很便利,因此随着历史的发展,阿拉伯数字逐渐在各国流行起来,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数字。
原标题:人类是如何开始计数的?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