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悦读 > 正文
那些年挂历上的美少女,多少人曾看红了脸?
06-25 14:53:47 来源: 国家人文历史

她们是女孩偷偷模仿的对象,也是男孩最美好的想象

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生活的挂历,曾贯穿了整个20世纪,装点着百姓的日常生活。挂历的前身,还要从“月份牌”说起,一种卡片式的单页年历。

鸦片战争以后,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许多外国商人在上海开厂设店,并通过广告进行宣传。他们借鉴和运用了为中国百姓所熟悉的民间年画中配有月历节气的“历画”样式,来融入商品打广告,还可以附赠给购买商品的顾客。

为了吸引更多顾客,画面内容逐渐从传统风景绘画发展为时装美女;艺术手法从中国传统工笔发展为偏写实的西洋水彩。“月份牌”大都用技术更为先进的铜板纸以胶版彩色精印,上下两端还镶有铜边,上端铜边居中穿孔,可以张挂。慢慢的,人们开始习惯将“月份牌”挂在家里,既可装饰欣赏,又可查阅日期节气。

1949年后,“月份牌”逐渐发展成挂历的形式。当时,上海粮油、纺织、茶叶、机电等涉外公司,为扩大贸易,每年于圣诞节前约一个月,印制多种挂历运送到海外各国作宣传。这一时期的挂历多为六开、四开,随后发展至对开甚至全开。

最开始,风光挂历更为流行,内容多是颇有名气的祖国山川。1978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影星挂历,里面有陈冲、刘晓庆、张瑜、陈烨、黄梅莹、麦小英。虽然这本双月刊挂历只印了2万册,但发行后供不应求。很多人被画面中洋溢的青春和美所震撼,从此以后,美人挂历再次进入百姓视野,成为最受欢迎的挂历之一。

以下是20世纪90年代的美人挂历,那是没有修图软件的年代,她们的面容与身材都不算完美,但我们却真切感受到了青春和自信。

20世纪90年代,没有智能手机的提醒,人们全凭墙上的一纸挂历计算着年月。每逢岁末,家家户户都会郑重其事地换上一副新挂历,旧的一年才算是翻了篇。

挂历上的图像丰富多彩,而其中最受欢迎的,还要数美人挂历。

很难想象,在思想偏保守的90年代,大街上挂满了比基尼女孩的肖像。她们明眸皓齿,落落大方,像暴露在沙滩上的珍珠般闪着迷人光芒,吸引着路人的目光。

北京朝阳门内,1993年   刘卫兵摄

好看的姑娘都被印在了在挂历上。她们是女孩偷偷模仿的对象,也是男孩最美好的想象,多看一眼,耳根就泛起了红光。


假如还能看上真人一眼,大概会高兴一整年。被称为“挂历大王”的贾育平,便是那个叫人羡慕的对象。他一生中拍摄了200多本美人挂历,镜头下的姑娘占领了报刊亭的大小封面,坊间甚至还流传着“美女想出名,就找贾育平”的顺口溜。

贾育平与挂历女郎

1934年出生的贾育平,从初中起便沉迷摄影。他本职是一名建筑工程师,每月领着五十多块的工资。那时候,一套摄影器材的价格是三四千。

为了买相机,贾育平听说拍挂历女郎能挣钱,便向朋友借了台120相机,尝试拍挂历。


正值八十年代,贾育平在不足16平米的房间支了个小摊。挪开沙发、桌子和板凳,摆好灯具,在床边上拉几根铁丝挂背景布。模特儿坐在床上摆POSE,贾育平就“挤在窗根儿拍”。

他喜欢将模特约到家中拍照,地方虽小,但不花钱。更重要的是,能防止其他人“偷师”。“你拍个黑猫,别人拍个白猫,然后卖给别的挂历厂商,说不清楚。”

挂历上的模特都是老贾自己挖掘的。大明星价格高,脾气大,他更喜欢去学校、文工团找些初出茅庐的小姑娘。他一手包办了拍摄所需的妆容、服饰、道具,放到今日,可谓是身兼摄影师、服装师、造型师、化妆师和灯光师数职。

这张著名的《千手观音》,是贾育平带着几个模特在十渡拍摄的

贾育平嫌模特自己的内衣不好看,不惜血本购买了两万多的进口泳装及内衣,花花绿绿,非常时髦。

他偶尔也会自制服饰。比如名模魏蓉穿着的一套“乞丐服”,是他从商场买来白布,用茶水染色,请裁缝缝好又撕烂而成的。

乞丐服

老贾品味不俗,照片拍的好看,姑娘们也愿意听他的话。他不喜欢烫发,认为显老,模特就真的回去把头发捋直了。

每次拍摄前,贾育平都会认真琢磨,根据模特的特点设计动作。他喜欢同时约好几个模特来家中拍摄,一是怕被说闲话,二是能节约时间。

结婚前,贾育平与妻子李岫约法三章:“我不抽烟不喝酒就爱好摄影,免不了要接触一些女性,到时候你别吃醋。”几十年来,李岫也就真的不吃醋。

贾育平给模特的费用不高,那时候行价是三、五百,他只给一百。慕名而来的姑娘依然络绎不绝,全因那句“美女想出名,就找贾育平”。若想踏入演艺圈,老贾的照片就是最好的敲门砖。

贾育平靠挂历挣了不少钱,拍摄一本挂历的价格从几百涨到几万,但最后都被他拿去买器材了。

1996年,北京市下令禁止公款买挂历。从那时起,挂历的热潮逐渐褪去。2000年之后,贾育平也不再拍挂历和杂志封面,开始专注风光摄影。

晚年贾育平

搬进养老院前,贾育平和妻子一直住在那间拍摄模特的老房子里,褥子底下垫着一层厚厚的老挂历。底片也被分门别类地装在月饼盒、糖盒或鞋盒里,这些都是老贾的“存折”。

策展人那日松说,他见过许多90年代的美女挂历,不少都拍的比较低俗,“贾老的挂历更干净一些。”

那是一个没有修图软件的年代,姑娘们并非千篇一律的双眼皮与大长腿,小腹和手臂甚至还挂着赘肉。挂历上的女孩千姿百态,各不相同,她们反映了一整个时代的审美标准。

原标题:那些年挂历上的美少女,多少人曾看红了脸?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