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中国国旅(601888,SH)在开盘后股价一路狂跌,一小时后便触及跌停,虽然盘中跌停板曾一度打开,但随后又出现大量抛盘至股价再度跌停直至收盘,报55.71元/股,全天成交额达15.34亿元。
至于跌停的原因,业内普遍认为与海南免税政策将进一步放宽有关。10月16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海南自贸区方案》)。有分析认为,前期业内高度关注的“发放更多免税牌照”等议题很有可能在海南自贸区落地。如果分析属实,将对中国国旅构成利空。
但中国国旅证券部人士向记者表示,离岛免税政策与自贸区是两码事,无法回应这一消息。
财政部发文:将研究在海南增设免税店
10月16日当天,中国国旅股价并未出现特别异常的波动,收盘时,中国国旅股价报61.90元/股,跌幅为2.52%。然而,10月17日开盘后,中国国旅股价便开始狂跌不止。
市场传言称,《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发布,意味着此前热议的“发放更多免税牌照”的议题将在海南落地。
不过,从海南自贸区方案的内容来看,并未提及有关免税的政策。
一位业内分析人士告诉记者,海南自贸区方案中没有谈到备受关注的免税问题,很可能是因为对于该议题的具体细则依然存在不同观点的争议或研究讨论的空间,但相信未来会有有关免税的具体政策出台。而中国国旅在海南自贸区方案公布一天后突然股价狂跌,或许意味着有关海南要发放更多免税牌照的说法或不仅仅只是市场传言。
事实上,在《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公布之前,财政部已印发了《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有关财税政策的实施方案》。海南日报10月11日从海南省财政厅获知了这一消息后,次日便将上述方案的主要内容发布。
根据海南日报报道:财政部门将进一步完善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和离境退税政策,扩展离岛免税购物政策适用对象范围到乘船旅客,实现离岛旅客全覆盖,研究增设免税店,提高年度免税购物限额。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增设免税店”的说法与市场热议的“发放更多免税牌照”一事并无矛盾之处。
在海南开免税店的企业仅中免和海免两家
目前,国内拥有免税经营牌照的公司仅日上、海免、珠免、深免、中出服和中侨免这几家,牌照具有极强的稀缺性。而在海南省,拥有免税牌照的企业仅仅是中国国旅旗下的中免和由海南省国资委全资持有的海南省免税品有限公司(即“海免”)两家。
其中,位于海南省三亚市海棠湾的三亚国际免税城(即三亚海棠湾免税购物中心)便是中免旗下的重要项目,该项目于2014年9月正式开业,商业面积超过7万平方米,是全球最大的单体免税店。
而海免则经营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可见,中免旗下的三亚国际免税城是海南省唯一一个市内免税店。
此外,2017年2月,海免与中免共同出资成立了海南海中免免税品有限公司,其中海免持股比例为51%,中免为49%,该公司的主要经营业务为海关总署核准的免税进口商品和国产商品零售业务。东吴证券曾发布研报透露,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的采购团队已由中免主导,所有新的供应合同和支付将由中免签署,实现渠道整合。
由此可见,中国国旅旗下的中免在海南省的免税业务领域占据着“霸主”地位。
博鳌和海口的秀英码头或将增设2家免税店
未来,中免的这一“霸主”地位是否会被动摇?
近年来,有关海南省市内免税店太少、离岛免税经营主体单一等问题时不时会被提出,并被许多业内专家认为是海南旅游消费发展过程中的瓶颈。而财政部《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有关财税政策的实施方案》的公布,意味着海南省市内免税店太少的瓶颈极有可能在不久后突破。
今年10月15日,上海证券报报道称:有关方面正在研究在海南主要市县合理布局免税店,形成离岛免税协同效应,并逐步放开离岛取货方式和免税商品网上销售的限制条款。
报道还透露,免税店增加也是分阶段进行。此次可能会增加2家店,分别位于博鳌和海口的秀英码头。而之所以考虑秀英码头,主要是便于搭乘轮渡的旅客购物。以后可能会在渡船上设置免税店,让旅客在船上也能够轻松购物。
中国国旅的营业收入中七成来自免税业务
更多免税店的出现或许会导致三亚国际免税城的消费群体被分流,这也引发了市场对于中国国旅业绩的担忧。不可否认的是,免税业务收入在中国国旅的营业收入构成中已经占据了高达七成之多。
根据中国国旅2018年半年报数据,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10.85亿元,同比增长 67.77%。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免税业务的贡献,报告期内公司免税商品销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9.47亿元,同比增长126.31%。
中国国旅称,报告期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40.90%,比去年同期提高12.1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公司毛利率较高的商品销售业务收入占比由去年同期56.25%提高至今年的73.99%。
不可否认的是,商品销售业务主要便是指免税业务。
免税业务的高速发展更是带动了中国国旅利润大幅提升,半年报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利润30.54亿元,同比增长59.99%,实现利润总额30.62亿元,同比增长58.6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19亿元,同比增长47.60%。
半年报还显示出,三亚国际免税城对中国国旅的营业收入贡献不小。半年报透露,报告期内三亚海棠湾免税购物中心(即三亚国际免税城)实现免税业务收入 40.32 亿元,带来免税业务收入增量 8.98 亿元。
由此可见,仅三亚国际免税城的营业收入便占到中国国旅总营业收入的仅20%,这也难免令业内担心一旦中免在海南省免税业务的垄断地位丧失,将对其未来业绩构成风险。
预计到市场竞争风险,中免在海南加大投入
中国国旅本身也并未否认免税政策的变化对公司将形成影响。
其半年报中明确将“免税专营政策变化、签证政策变化”列为政策风险。中国国旅表示:口岸进境免税店通过招标方式确定经营主体,进境免税业务的争夺进入了市场化阶段,公司面临国家免税专营政策逐步放开的风险,公司将利用政策窗口期提高核心能力,积极抢占免税渠道资源,努力打造具有世界一流运营水平的免税企业。
显然,中国国旅已经对未来国家免税专业政策放开和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趋势有了预期。
当然,中国国旅并不会愿意放弃其在海南免税业务领域的“霸主”地位,近来,其在海南省可谓投入巨大、“动作”频频。
今年5月29日,中免集团(海南)运营总部有限公司在海南省海口市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5亿元人民币;
8月30日,中国国旅发布公告称,为积极参与并推动海南自贸区(港)的建设,同时完善中国国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免税业务战略布局,巩固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免公司”)在海南离岛免税市场的优势地位,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增强综合竞争力,公司决定将全资子公司—中免公司所持下属83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股权划转至中免公司在海南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中免集团(海南)运营总部有限公司。
公告还称,本次股权划转是积极响应国家对海南深化改革开放的号召,贯彻落实公司发展战略要求的具体举措。通过本次划转,有利于促进海南离岛免税业务的开展,充分享受当地各项优惠政策,加快推进中免公司的国际化进程,对中免公司的长远发展和业务布局具有积极作用,能够进一步增强可持续经营能力,符合公司及股东长远利益。
另据上海证券报报道称,有专家透露,计划在博鳌和海口的秀英码头增加的2家免税店将由中免牵头负责建设和运营。
但即便如此,从10月17日中国国旅股价急速跌停的状况来看,至少市场预测其未来在海南的免税业务领域将面临着一场“激战”。
综合自澎湃新闻、上海证券报、海南日报、新浪财经、每日经济新闻等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