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报消息,因防疫需要,自3月起,上海市大中小学开展在线教育,学生不到校。
如今,线上教学已开展三天,在此期间,学生、教师和中小学学生的家长们关于线上教育有何新体验?有何困难?就此,记者分别采访了几位当事人,大家均认为线上教学这个方式解决了防疫和教学的矛盾,让学生们在疫情期间也能上课。
同时,上海政法学院教师李暄告诉记者:“上网课这些天,我发现学生发言积极性很高。以前面对面时候,很多学生不愿意表达想法,线上教学的方式让一些学生更乐于表达。但我们和新的教学模式还需度过磨合期,一方面是老师们缺少数字化培训,不适应线上平台,另一方面,平台也需要更人性化、个性化的设计。”
复旦大学师生在线上教学群
1
低龄学童在线互动难
赵女士的孩子正在上海一所中学读预初。
“上网课挺方便,疫情期间可以让我们继续学习,而且节约了上下学路上所耗的时间。”赵女士说。
同样,在上海一所高校教书的孙老师的居住地和单位相隔较远,单程需要1.5小时,线上教学的方式也为孙老师节约了往返学校的3小时。
基础教育方面,上海市教委按照“同一学段、同一课表、同一授课老师”的原则,组织全市各学段、各学科一千多名优秀骨干教师按照课程标准录制相关课程。课程以电视播放为主,包括有线电视和IPTV,共分为12个频道,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每个年级一个频道,除了首播外,还安排重播,相关网站上会提供课程视频下载。
孩子刚读小学一年级的王女士遇上的麻烦比较多。“我刚下班到家,正忙着给孩子上传作业呢,学校规定要在晚上8点前交完作业,老师要在线批改。”王女士急匆匆地回复记者。
王女士坦言,父母都是上班族,孩子在读低年级的家庭现在困难挺多。家长们白天一边上班,一边盯着学校的讨论群,非常紧张。很多孩子白天一个人在家,开着电视学习,看着看着就开始看动画片了;孩子还小,白天一个人在家,家长都不放心。
另一个让王女士担心的问题是,低龄孩子识字能力有限,手机互动难,需要全程陪伴和监督。虽然孩子能看懂教学视频,但是低龄孩子因为不会打字,无法独立地在讨论环节和老师交流,每天的作业也需要在家长协助下才能完成。
赵女士正在读预初的孩子则认为,线上教学没有课堂学习的氛围;且讲课速度较慢,无法满足自己的个性需求。
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教学副校长莫慧娟对媒体表示,线上教学方面的课堂互动没有线下教学强,线下教学时,我们能相互看到身体语言,而线上一般只能通过打字沟通,或者老师用数位板做一个解答,这种互动性是没有原来强的。
2
不应耽于形式
高等教育方面,上海市要求高校根据自身特点和情况,“一校一策”开展在线授课。
孙老师向记者表示,“线上教育很多名师,资源可以共享。但是很多年纪大的教师不会用平台,他们希望用微信上课,学校政策不允许,要求老师必须用那个平台,否则会被点名批评。作为老师,我认为,不管任何形式,达到目的就好。”
对于高校师生来说,现阶段遇到的困难不是线上教学这个形式的问题,大家认为线上教学形式很好,但是现在各方面条件达不到线上教学形式所需要的水平,这给老师和学生带来了困难。
由于平台直播功能所需要的流量很大,直播时候视频容易卡住。本来想采取直播授课的孙老师从一个月前就开始自己在家录制课程,录完之后再上传至平台。孙老师说:“现在备课时间更长了,要提前准备录课视频,还得把学习资料、教学进度表、教学大纲上传到平台;到上课时间要组织学生签到、讨论,课后要布置作业等等,每个环节都必须在线上留痕,学校要检查。”
上海某高校微信公号文章评论区,学生对于线上教学现状的留言
不少教师和学生反映,在线上教学过程中的形式主义降低了效率。
孙老师告诉记者,以往上课是根据课业需要布置作业,但现在学校要求每堂课都布置作业,老师还得在线辅导学生。对于学生来说,每门课的老师都布置了作业,他们必须完成并在线上提交。为了应付检查,教师和学生都把不少时间耗费在这些流程上。孙老师认为,教学本应该更加个性化,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
教育专家认为,线上教学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线上教学短时间内难以取代线下教学,线上线下结合方式的教学是未来发展趋势。
浙江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研究院院长周跃良对媒体表示,线上教学让我们和家长、学生的交流变得更简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未来所有的教育类型,包括小学都可能线上线下的结合。
原标题:线上教育磨合期:低龄学童互动难,形式主义误效率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