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开头,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不同。在每一个抗击疫情的岗位上。我们都看到了“她”的身影。
在重钢总医院第一批与冠状病毒“亲密接触”的47名医护人员中,35名是女性员工,占比74.4%;其中85后16人,90后17人,最年轻的女职工年仅21岁。
面对疫情,她们做出了相同的选择——挺身而出。
“老成”的她,
“向往自由”的她,
“误了终身大事”的她,
“抛夫弃子”坚守岗位的她……
时值“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想和你聊聊“她”的故事。
“老成”的秋月姐:我有很多临床经验,不怕!
▲苏秋月
重钢总医院手术室的苏秋月,被发热门诊的女孩们称为秋月姐。她年纪不大,和人聊天却总摆出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样,这样年纪的城市独生女,能有多成熟,多稳重呢?和她搭档的女孩们却一再为她辩解,秋月姐的“老成”不是摆的,是真老成。
“在发热门诊初成立时,秋月姐发现门诊没有工作流程,她就自己画了一整套流程出来,说可以让我们一目了然地知道要做些什么,该怎么做。”
“我生理期到了,秋月姐什么都不说,直接帮我把工作顶起来,在污染区里一呆就是12小时。”
“前段时间医院靴套缺货,秋月姐说她之前在手术室给HIV病人手术时,用垃圾袋做过靴套,她手把手教我们怎么做,还安慰我们、鼓励我们。”
记者问她害怕吗?她说:“没有!医院选我肯定觉得我能干,毕竟我在手术室待过,也掌握了不少临床经验,有什么可怕的!”
记者问她担心吗?她说:“其实,我也担心,刚来发热门诊时,值完第一个夜班,我担心自己回家把爸爸、妈妈、奶奶感染了,就跑到闺蜜家住了一天,她因此被隔离了14天,对于闺蜜,我真心感到内疚。”
自由自在的小鱼儿:初生牛犊不怕虎,干就完事儿
▲罗渝
罗渝,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区最小的姑娘,到发热门诊之前,她才入职重钢总医院20来天。21岁的她,来自长寿,在医院附近独自租房居住。对此,她曾骄傲地说,终于摆脱了爸爸妈妈,成了一条自由自在的小鱼儿。
她一脸稚气地告诉记者:在来发热门诊之前,一切都未知时,自己是有点害怕的。但因为是新人,又不敢表现出来,只能咬牙硬撑,不停地告诉自己要好好表现,不能让医院说我不中用,不然今后工作都保不住!
在发热门诊待了几天,和同事都熟悉了,看见大家都淡然处之、共同面对,自己也不害怕了。
她说,其实里面的工作并不复杂,和之前在学校学习到的,普通病房老师教给我的没有什么区别,每天都是测体温、抽血、做咽拭子标本采集、治疗、导诊、消毒、电话回访……唯一和外面不一样的,就是防护级别更高。
小姑娘坦言:“口罩面罩戴在脸上,隔离衣、防护服双层加身,闷、热、行动不便,特别消耗本仙女元气,每天一下班沾床就睡。”
在本是如花似玉的年纪,这个“小鱼儿”游出了自己的新天地。
胆大心细小霞妹:我最喜欢打电话告诉患者核酸结果是阴性
▲甘青霞
甘青霞,94年的广西姑娘,独自一人在重庆打拼,是心内科护士,科室的同事都喜欢唤她“小霞妹”。2020年的春节,她原本打算回老家把终身大事定下来,可是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她的计划。
谁曾想,眉清目秀的小姑娘竟然是“胆大包天”的角色,她说:“我不怕到发热门诊上班,我胆子一直比较大,专家也说了年轻人不易感染。如果当初没来这儿,现在想想得多后悔!”
小霞妹还“爆料”了发热门诊的很多“内幕”:我们把互相伤害(打胸腺肽)的样子用手机拍下来,比谁的臂膀粗;我们一起哄留观的娃娃,像猴子一样把小娃娃逗得破涕而笑;留观的老爷爷说我们辛苦,给我们钱,被拒绝后又拿糖给我们吃;上班12小时,我们最喜欢打电话告诉患者核酸结果是阴性;最讨厌送病人去CT室检查,好多人都看着我们,感觉这时的自己像个新冠病毒……
有底气的ICU护理组长:重症病房是病人最后的防线,要死守
▲孙平
孙平,是医院ICU的护理组长,一个年轻的7岁孩子的妈。
在同事眼中,孙平是一个踏实可靠、稳重大气的女子。她说:“稳重大气来源于自己的底气,我的底气就是自己掌握的知识和临床经验。重症病房是病人最后的防线,所以要求我们每一个护理人员必须知识过硬、操作过硬。”
谈到不久前的大年三十,孙平记忆犹新:三十那天我上白班,白天还练习了穿脱隔离衣,当天晚上23:50便接到电话,派我去隔离病房。
那个时候,病房里面有9个疑似病人,其中6个就是后来的确诊病人。我当时不知道是冷,还是着急,浑身发抖……也许是因为自己从来没有面对过真实的疫情,那一刻也没有了以往的底气。
第一次上战场,我用尽了浑身力气穿戴隔离衣、防护服、护目镜、口罩……把自己悟了个严严实实,几个小时下来,满脸压疮。
在隔离病房上班,起初每个班每组至少会进去5-9次,根据工作不同会在里面待半小时到两小时。测生命体征、输液、送餐……这些简单操作对重症出生的孙平而言,轻而易举。在医院防护物资匮乏的时候,护士们减少了进出病房的次数,但进去时长延至4小时以上。孙平得意地说:自己进去最久待过5小时30分,不吃不喝不拉也不头昏。
孙平说,2020年的大年三十令人终身难忘,也是她一辈子最宝贵的财富和经历。
“万能砖”程佳:隔离病房的10岁弟弟,让我母爱爆棚
▲程佳
程佳是耳鼻咽喉科护士,是最早到医院隔离病房的护理人员之一,也是一位年轻的妈妈。
在护士长眼里。她就是隔离病房的一块“万能砖”,哪有需要往哪搬,没有任何怨言。
在2月19日凌晨两点隔离病房再次启动之际,她毫不犹豫地独自前往医院执行任务。临下班,还不忘给早晨接班的同事预定早餐。
程佳告诉记者:人事科通知我去隔离病房工作时,虽然有点意外,却也有心理准备。但在得知将在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回家时,我哭了。不是因为害怕,是放心不下我的宝贝,她才5岁,从小到大都是我一手带大,我们从来没有分别过这么久。好在,后来爱人用实际行动消除了我的顾虑。
程佳说:“在隔离病房,印象最深是一个10岁的弟弟,他的婆婆、爷爷、爸爸确诊后都转到公卫中心去治疗了,妈妈回家居家隔离。他一个人在空荡荡的病房,又孤单又害怕,看着他可怜的模样,我心疼极了。他没有妈妈在身边,我没有宝贝在身边,我的母爱爆棚了。每个班上,我都会找很多话题和他聊天,他害怕时,我跟他数今天全国有好多病人治愈出院;他无聊时,我跟他聊游戏、聊同学伙伴;他喜欢睡懒觉、不吃早餐,我就‘强迫’他吃……弟弟也慢慢喜欢和我交流了,被转到公卫中心那天,我俩都有些舍不得。”
程佳平时话不多,聊到工作时,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其实,我就是想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认认真真的完成工作。”
郭丹的日记:哪有人生来就是英雄,大难当前,我选择义不容辞
▲郭丹
93年的郭丹,是家里的独生女儿,爱逛街、刷抖音、穿漂亮衣服、喝奶茶,看美剧《权利的游戏》。2016年来医院,在神经外科·胸外科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根据护士长统计,隔离病房工作期间,郭丹是进入隔离病房次数最多的、单次进入污染区工作时间最长的之一,面对早期6个确诊病人2个疑似病人的工作量,她曾连续在里面工作5小时。终末处理时,一个人对病房的空调进行了拆卸、清洗。每次从病房出来全身上下被汗水湿透。护士长担心她身体吃不消,催她出来换人,她头都不抬:“马上,我弄完就出来。”
郭丹喜欢写日记,疫情期间,她用文字记录了自己的感悟。
2020年2月21日,我的“二进宫”:回科室上班的第一天,人事科的老师电话通知我又被调回发热门诊。回家告诉爱人我可能还要继续和他分开,爱人除了叮嘱我小心,其他什么也没说。其实,我知道他一个人曾偷偷抹过好几次眼泪。哪有人生来就是英雄,大难当前,我选择义不容辞!
2020年2月25日,赴孝感: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又出发了,我的同事们道别亲朋,远离爱人,剪去心爱的长发,背起行囊,去武汉、去孝感,去到患者最需要的地方。她们不畏艰险、一往无前,是生命的托付,更是医者大爱。我可有机会去到湖北,如同她们一般?
妈妈是奥特曼:我去打怪兽了,儿子崇拜我
▲冉敏
冉敏,2013年就职于重钢总医院妇产科,任科室护理组长。
冉敏回忆到:1月22日,自己本打算第二天回通江老家接儿子回来过年,却接到了去隔离病房上班的通知。在去开动员大会的路上,突然有种奔赴战场、保家卫国的骄傲,英雄气概油然而生,感觉自己的脚步都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因为不能回老家,3岁的儿子在视频中总问:妈妈为什么不来接我,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了?我跟他解释说妈妈是奥特曼,现在外面有很多怪兽,等奥特曼打败怪兽,才能回家……说着说着,我的自豪感又出来了,感觉自己真成了“奥特曼”。
工作中,冉敏确实是个“奥特曼”,她把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都当成闯关打怪兽。
不久前,冉敏第一次独立承担产房白班,她说,自己又紧张又激动又特有成就感,终于成功实现了病房护士到助产士的“飞升”。
她说,隔离病房上班虽然辛苦,但收获很多。以前在妇产科专科性太强、知识面太窄,通过这次历练,自己不但捡起了遗忘的内科护理知识和技能,还对传染病的防治有了更多了解。
谈到自己的愿望,她拿出自己尘封了10年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证说:我想入党,党员是神圣的,也是肩负责任的。
圣洁的天使白衣之下,她们也是普通女孩:是父母的宝贝,是伴侣的挚爱,是子女的依靠。在抗击疫情的岁月里,她们是责任、担当、温暖、希望……她们是巾帼英雄!
今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向战疫一线的巾帼英雄说一句:谢谢你们,节日快乐!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郑三波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