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是一座温泉之城,拥有极为丰富的温泉资源和温泉开发历史。
为了把重庆打造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温泉之都”,重庆发布了《重庆市温泉旅游发展规划——世界温泉之都品牌提升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提升重庆温泉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
根据《规划》,重庆将培育六大温泉集聚区,突出“高品质”、“文创旅游”、“乡村旅游”等各自差异化特点,让温泉成为重庆休闲度假游中鲜明的特色。《规划》为各集聚区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不过要要让温泉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以及成为游客打卡重庆的“名片”,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短板一:区域分散
应对:强调产业集聚区培育
重庆坐拥着丰富的温泉资源,可谓“山山有热水,峡峡有温泉”。目前,全市范围内已探明的温泉分布区域有1万平方公里,已探明温泉水储量为5.6亿吨,现有温泉资源单体163处,开发利用空间较大。
从温泉资源分布来看,虽有东西南北传统温泉区,但总体较为分散。再加上各个温泉区的知名度、认知度存在差距,内部也未形成协同发展效应,使得重庆缺乏一个真正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温泉旅游目的地。
《规划》根据各集聚区的资源和产业现状,提出了培育六大温泉集聚区,包括缙云山-北温泉高品质综合集聚区、南温泉文创旅游集聚区、东温泉乡村旅游集聚区、西温泉科技康养集聚区、环金佛山山地温泉康养集聚区、垫江卧龙巴盐康养旅游集聚区。
亚太温泉与气候养生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方官品参与了本次规划的制定,在他看来,六大集聚区的提出,正是为了解决重庆温泉资源分散的问题。
“重庆温泉资源丰富,同时也存在温泉产业缺乏核心的问题。因此,我们根据重庆温泉分布‘一区两群’的格局,提出重点培育六大集聚区,从差异化特点切入,延伸产业链,从而增强竞争力。”方官品表示。
重庆中旅集团总经理廖伟认为,重庆要打造世界温泉之都,成为吸引游客到此旅游的招牌,做出差异化特色是必由之路。“六大集聚区的划分,有利于打破当前普遍同质化竞争的现状。但要做大做强,未来还需要从业者深耕项目特色,做好精品化打造,也需要相关部门做好规划和引导,促进各集聚区更好的发挥差异化优势。”
短板二:温泉人口不足
应对:温泉消费的生活化培育
温泉产业的发展,除了依赖外地游客的打卡,也与本地市民的日常消费密切相关。疫情之后,让重庆的温泉产业更加依赖本地客流。
温泉人口,即对温泉认知程度较高、将温泉当作日常生活一部分的消费群体。要进一步激发重庆温泉产业的活力,就要先让温泉成为广大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记者注意到,在重庆市面上的温泉业态,大多为温泉+酒店、温泉+地产、温泉+餐饮,不仅存在同质化现象,对市民重复消费吸引力也存在不足。
面对这些短板,有哪些解决方法呢?有资深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首先,重庆应加大温泉项目的宣传力度,其次,开发更加多元化的温泉业态,可以根据各区域的特点,例如与游乐园、奥特莱斯、医疗、康养等方面相结合,不仅要有规模较大的项目,也需要培育小而精的项目,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第三,开展更多的温泉惠民活动,让广大市民有机会了解重庆温泉、爱上重庆温泉,培育出温泉消费习惯。”
方官品则指出,重庆温泉项目众多,但大多停留在打卡游,而非过夜游。要实现日常化,景区应围绕周边游、近郊游的需求,打造住宿、餐饮、休闲等周边业态,延长停留时间。此外,开发温泉衍生品,如温泉喷雾、温泉面膜、温泉浓缩液等生活产品,增加人们接触温泉的机会,也有利于温泉的日常化。
短板三:体验感欠缺
应对:提升服务水平与完善配套
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发现,提到温泉,很多人都会想到泡浴、汗蒸,这也是大多数温泉项目所提供的服务。差异则更多体现在温泉项目的地点不同,以及相关设施、装潢、周边配套等方面。
实际上,除了最经典的泡浴,温泉还可以与康养、医疗、运动、演出等结合,形成更为多元化的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温泉项目都位于近郊或城市周边,要想体验到温泉带来的身心舒畅,驱车一个小时以上是常态。如果花费的时间、精力与最后的体验感不相匹配,也会降低人们再次前往的意愿。
“相比全国知名的温泉度假区,重庆温泉项目在服务水平、配套设施、道路条件等方面的确存在着一些不足。这是制约当前温泉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业内人士指出,只有为消费者提供了尽可能多的便利,才会吸引大家多次前往,形成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该业内人士还建议,短期来看,各温泉集聚区需加大营销力度,吸引更多市民和游客前往;但从中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景区仍然需要进一步夯实突出特色、提升服务水平、丰富业态,当地相关部门应加大停车库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力度,加大市场监管力度,避免“敲竹杠”、“虚假营销”等现象出现。
上游新闻记者 唐小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