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寿新闻 > 正文
重钢记忆
01-29 16:37:02 来源:

重钢的前身是创建于晚清时期的汉阳铁厂。2006年12月,重庆市委、市政府批准《关于重钢集团环保搬迁选址的意见》,同意将重钢迁到长寿区江南镇。从此,重钢与长寿人民结下不解之缘。

2009年建设中的重钢长寿新区

汉阳铁厂的创始人是晚清名臣张之洞。1884年,中法鏖战正酣,两广总督张之洞痛切地感受到法军士兵枪炮的杀伤力,决心创办铁厂。他委托驻英国公使刘瑞芬购买谛塞德公司日产生铁100吨的高炉两座,以及炼熟铁、炼钢、压板、抽条等机炉,准备在广州城外的凤凰岗建设新式炼铁厂。

张之洞在京汉铁路的火车上

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向光绪皇帝慷慨陈述设厂理由:“今日自强之端,首在开辟利源,杜绝外耗,举凡武备所资枪炮、军械、轮船、炮台、火车、电线等项,以及民间日用、农工作之所需,无一不取决于铁。”

张之洞视察汉阳铁厂

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新任两广总督李翰章(李鸿章兄长)对办铁厂不感兴趣。此时聘请的外籍矿师已达广东勘矿,在英国购置的机炉已装箱待运。张之洞在一个月的时间月内促成清廷将铁厂移建湖北,并由户部拨款200万两库平银作为建厂费用。

汉阳铁厂厂区

经过勘察论证,张之洞最终决定在武昌对面的汉阳大别山(又称龟山)建厂。1890年12月23日,汉阳铁厂破土动工。1893年10月,汉阳铁厂生产系统的建筑安装工程全部完工。1894年6月30日,汉阳铁厂开始出铁。

汉阳铁厂码头

1896年5月24日,汉阳铁厂由官办改为官督商办,清末著名实业家盛宣怀接办汉阳铁厂。管理层从英、德、美等国家购置新的机炉和配件,对汉阳铁厂进行扩建改造。1908年,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合并组成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鼎盛时期工人多达3万之众。汉阳铁厂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1914年汉阳铁厂的钢铁产品在意大利罗马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获最优等奖。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钢铁价格下跌。1924年10月,汉阳铁厂的冶金炉座全部停闭。1928年,萍乡煤矿被江西省政府接管,大冶铁矿被日本人控制,沦为日本钢铁工业的原料输出基地。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军工关系到国家的存亡。1938年2月7日,蒋介石颁布手令:“汉阳铁厂应择要迁移,并限三月底迁移完毕为要!”1938年2月14日,翁文灏和俞大维联合呈请蒋介石,建议由经济部和兵工署联合成立钢铁厂迁建委员会(简称钢迁会)。3月1日,蒋介石批准,钢迁会成立。

钢迁会重要设施防空伪装

钢迁会在武汉、宜昌、重庆等地先后征集雇佣2艘炮舰、11艘海轮、27艘江轮、4艘铁驳船、17艘拖轮、218只木驳船、7000只柏木船。此外,陆续把一些重要物资交给由武汉到宜昌、宜昌到重庆段的商业轮船附带运输。由于沿途险情不断,钢迁会专属的3.7万吨器材中,只有3.2万吨运抵重庆大渡口。另有30只木驳船运载的次要器材没来得及运出,就地沉没于武汉附近的长江中。转运途中,共有23名工人被日寇飞机炸死,58人受伤。

钢迁会百吨钢炉

钢迁会工人轧钢

钢迁会建成后,拥有大渡口钢铁厂区和綦江、南桐两大煤铁矿基地以及专用的铁路与水上运输系统,集中了一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鼎盛时期有员工15699人,成为抗战时期后方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钢迁会的生产经营方式,是按兵工署下达的制造令和所拨经费,自行购置原料、燃料组织生产,所产灰口生铁、钢锭及轧制的钢材,均供大后方各兵工厂使用。

1950年12月,第二十九兵工厂开展职工文化学习班,职工向领导交学习文化决心书

1949年3月1日,钢迁会改番号为兵工署二十九工厂。解放前夕,蒋介石授权毛人凤负责撤退前的破坏任务。1949年11月30日凌晨2时,国民党特务将10多吨TNT炸药安放在装有两台1500千瓦发电机的一所透平机房和二所的20吨炼钢炉、100吨炼钢炉等重要部位。由于担心解放军赶到,特务们草草布置完后就溜之大吉。早晨8时许,引信定时起爆时间到,随着一声巨响,正在抢运炸药的17名护厂积极分子壮烈牺牲。

1950年4月6日,第二十九兵工厂20吨高炉(2号高炉)点火炼钢

1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市军事管理委员会军事代表陆凤翔带领警卫员张怀慈抵达二十九兵工厂,随后组建军代室,12月6日正式接管兵工厂。二十九兵工厂虽然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机器设备残缺不全,但仍有职工3000多名,是当时西南地区最大的钢铁企业。经过全厂职工5个月艰苦的修复工作,二十九兵工厂恢复了生产。

50年代一〇一厂厂区

1951年一〇一厂模范合影

1950年5月10日,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经过工人们的熬夜修复,钢轨轧机装修成功,钢轨厂恢复生产。工程师潘继庆、金石声、邹承祖等人依据英制资料,以6400匹马力蒸汽机为动力机,利用1938年从汉阳铁厂迁来的800毫米轧机,在加工修补的旧辊上,用自炼的小钢锭,试制轧出85磅/码重轨,新中国第一根钢轨从此诞生。此时,国家铺设成渝铁路的设想已经形成。1950年夏,中央重工业部、西南工业部联合提出方案,由二十九兵工厂研制钢轨铺设成渝铁路。西南军政委员会第一政委邓小平在此方案上签署意见并报送毛主席,毛主席批准方案。

1952年7月1日,毛主席在成渝铁路通车典礼纪念册上的题词

1952年7月1日,邓小平在成渝铁路通车典礼纪念册上的题词

1951年3月一日,二十九兵工厂更名为一〇一厂。1955年2月,一〇一厂、西南钢铁公司两家企业合并,称“西南钢铁公司”。西南钢铁公司直接领导一〇二厂、一〇四厂、一〇五厂、贵州省遵义锰铁厂、綦江铁矿等。1955年4月,西南钢铁公司改称“重庆钢铁公司”。

1958年3月28日,毛泽东主席视察重钢大轧车间

1957年2月17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重钢视察

1960年5月12日,国家主席刘少奇在重钢三号高炉现场视察

20世纪末重钢大渡口厂区

1992年12月,重庆钢铁集团成立,重庆铁合金厂、江津钢铁厂、重庆无缝钢管厂、重庆耐火材料总厂、重庆钢铁研究所等“四厂一所”进入重庆钢铁集团。重庆钢铁公司更名为“重庆钢铁(集团)公司”,为重庆钢铁集团核心企业。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