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首席记者李珩
“熊珍秀病了,熊医生你快来看看吧!”9月12日中午12点多,刚扒了一口饭,熊长生的电话便响了。
放下碗筷,穿上白大褂,提起医药箱,熊长生来不及跟妻子交代一句就出门了……
风风火火的熊长生是铜梁区南城街道西来村卫生室的村医,18年来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是村民随喊随到的“120”。
以卫生室为家
夜晚出诊是常事
熊长生是铜梁区安居镇人,中专毕业后,他自愿到西来村当起了村医。
那是2000年,西来村尚未通公路,坡高路陡,茅草丛生,没有一个村医,村民生了病一般都是拖,实在坚持不了才到医院治疗。
熊长生的到来,让村民们都很高兴。渐渐地,他们发现,这个小伙子不仅性格特别好,而且吃得苦。当时的村卫生室就在村委会办公室楼下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屋子里,熊长生晚上就睡里面,一天24小时,只要村民一喊,他就会立马背上自制的木药箱赶过去。
有一次,一位姓周的老人深夜突发高烧,神志昏迷,手足抽搐,家人凌晨2点来卫生室找到熊长生。当时正下着瓢泼大雨,熊长生二话不说,立刻起床,冒雨走了3公里山路。因救治及时,老人转危为安。
“村民们常常是白天忙农活,忍着拖着,晚上病情加重了才慌忙找医生,半夜出诊是家常便饭。”熊长生的妻子陈红萍说,为了支持丈夫工作,她把“家”搬到村卫生室来。很多个冬天的夜晚,刚躺上床,就听到村民在拍门。有时候半夜醒来一看,不知道熊长生什么时候又去出诊了,有时一晚上三四个急诊,从晚饭后要一直忙到第二天天亮才回来。
上门宣传计划免疫
助村民提高防病意识
“好医生应该是治未病。”熊长生深知这个道理,因此,他始终把卫生防疫工作挂在心头。
可防病不像治病,不少人轻防重治,农村群众的预防意识尤其淡薄。要在农村地区做好防疫工作,其难度相当大。
“刚当村医时,村民的预防接种意识很差,预防接种率只有10%左右,只要村子里有一两个人患流行性疾病,很快全村就感染了。”熊长生说,尽管如此,但由于交通不便,再加上很多小孩预防接种后会出现发热现象,村民们都怕接种。
于是,只要有空,熊长生就上门去给村民讲疾病预防知识和好处。遇到不少“无动于衷”的家庭,熊长生就去第二趟、第三趟……到现在,该村的接种率达到了99%。
每次遇到手足口病高发期,熊长生就神经高度紧张,和衣而眠,坚持每天早晨给村里儿童测量体温,积极宣传预防知识,出现患儿第一时间进行隔离治疗。在他的努力下,该村没出现过一例重感患儿。
抗震救灾赴一线
治病救人有大爱
“医生的职责就是治病救人!”这是熊长生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的初心。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熊长生主动向上级领导提出奔赴灾区。征得同意后,他组织了7名志同道合的乡村医生,带上自己准备的药品、3箱方便面和矿泉水,在5月14日下午就赶到了北川。
步行了两个多小时,熊长生和同伴终于到达北川中学附近,看到一个60多岁的老奶奶双腿被倒塌的砖石压着,他们赶紧徒手将老人挖了出来,用担架抬到急救点进行伤口清创包扎,然后又马不停蹄救下一个。
“余震不断,山石不停在身边滚落,当时觉得没什么,后来想起还是后怕。”熊长生说,他们饿了就啃干方便面,一共救出8个人。返回时,还顺带载了几个受伤的村民去绵阳的医院,安置好伤者后,几个人才拖着疲惫的身子返回铜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