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的知识全在这了

青光眼,是一种双眼性的疾病,即患上青光眼,是两只眼睛“共患难”的事情。青光眼,在日常生活中也较多人聊及,大多都是年龄比较高的人患有。青光眼的危害很大,会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视力减退,任由其发展,失明只是迟早的事情。面对这样的致盲性疾病,大家不禁疑惑:青光眼能治好吗?答案是可以的。下面,跟邯郸爱眼医院眼科医生一起了解下青光眼的症状及其治疗方法。

青光眼常见症状:

  一、眼睛经常酸胀,但是休息之后酸胀程度会有所减轻。

  二、一次性喝较多水时,会出现眼胀头痛的现象。

  三、即使不经常高度集中精神,也会觉得眼睛疲劳。

  四、情绪若有较强波动,便会影响眼睛,出现眼胀、视力模糊、头痛等症状。另外,在光线阴暗的地方观看东西,也会出现此类症状。

  五、眼睛干涩。

  六、早上起床,看事物的时候,视力有所不及。例如看报纸,感觉上比较吃力,可能会出现胀痛现象。

  七、视力模糊,近视眼或老花眼突然加深;

  青光眼治疗方法:

  1、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药物治疗,先用β受体阻滞剂抑制房水生成,如0.5%噻吗心安、0.25%贝特舒等;眼压控制不满意加用缩瞳剂,如1%匹罗卡品等,使小梁网间隙增宽,促进房水排出;通过单用和联用两类药品仍不能控制眼压或不能耐受者,可选用1%肾上腺素,该药也能增加房水排出。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满意,宜采用激光小梁成形术,术后常需辅用药物治疗。

  2、通过上述治疗眼压控制仍不理想,只能选用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是小梁切除术或其他滤过手术。术前眼压较高者可口服醋氮酰胺,口服甘油或和静注20%甘露醇,尽可能使眼压降至正常。术后用5-Fu等抗代谢药球结膜下注射,减少术后滤枕疤痕形成。

  3、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一经确诊,手术治疗效果比药物治疗好,药物治疗只限于为手术作准备及手术后眼压控制不良或手术危险很大等情况下。现在由于许多医院能作激光周边虹膜打孔,使绝大多数患者免除了根切手术,但如不具备条件,还是应尽早作虹膜根切术。

  4、急性发作期患者眼压高,应先用药物降眼压,用20%甘露醇静滴,必要时可用1%匹罗卡品和噻吗心安点眼,或加用醋氮酰胺口服。有条件时可作激光周边虹膜打孔,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或激光瞳孔成形,解除瞳孔阻滞。术前务必使眼压降至正常,眼压控制后,检查房角,如50%以上房角开放,仍可选择虹膜根切术,否则应选择小梁切除术等滤过手术。术后眼压控制不良应辅用药物。

  5、先天性青光眼宜尽早手术。常用手术有房角切开术,小梁切开术和小梁切除术,也可二者联用。术前、术后可辅用药物控制眼压,常用噻吗心安,避用缩瞳剂。

  6、继发性青光眼种类很多,治疗上差异较大。原则是原发病与青光眼同时治疗,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大致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恶性青光眼的处理需特别谨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条件许可时使用全视网膜光凝术。晚期青光眼丧失视功能,有严重疼痛,大泡性角膜炎时,可选择睫状体冷冻或眼球摘除。

中老年人是比较容易患上青光眼的,避免这种病对视力造成影响,所以大家在生活中应加强和做好预防工作才行,专家指出,预防青光眼就要避免在光线暗的环境下工作,另外避免眼部过度疲劳以及保持良好的情绪等,下面有请邯郸爱眼医院眼科医生再为大家详细的介绍。

  1、尽量不要在光线暗的环境下工作和放松:在比较暗的环境工作的人,每1~2小时要走出有亮光的地方,或适当开灯照明。如果是情绪易激动的人,就要少看电影才行,因为看电视时也要在电视机旁开小灯照明。这是常见的预防青光眼的方法。

  2、避免过劳: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身体过度劳累后都易使眼压波动,所以预防青光眼要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过劳。

  3、保持愉快的情绪:生气和着急以及精神受刺激,很容易使眼压升高,引起青光眼,所以预防青光眼平时要保持愉快的情绪,不要生气和着急,更不要为家务琐事焦虑不安。

  4、保持良好的睡眠:睡眠不安和失眠,容易引起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老年人睡前要洗脚、喝牛奶,帮助入睡,必要时服催眠药,尤其是眼压较高的人,更要睡好觉,对预防青光眼十分重要。

  5、不要暴饮暴食:也是常见的预防青光眼的方法。暴饮暴食大吃大喝,都会使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老年人要饭吃八分饱,不吸烟,不喝酒,不喝咖啡,不喝浓茶,不吃辛辣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邯郸爱眼医院眼科医生提示您,因为青光眼是双眼性疾病,一旦患上,会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整体视力。很多中老年人患上青光眼的原因,其中一个就是睡眠不好,久而久之,就导致了眼压升高,这就导致了青光眼的发生,所以患者们在睡前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对睡眠会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它的发展方面也是比较严重,不加控制的话,会致使人失明,对人体伤害还是相当严重。不过,青光眼病人也不要太过于担心,青光眼还是能治愈。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举报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