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生活的最大谜团:为什么伏案工作后,回家感觉精疲力竭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代生活里,有这样一群外表精致、内心消耗的人:他们整天坐在写字楼里敲击电脑键盘,却在回家时感觉精疲力尽;仅仅动用了全身中的手指肌肉,却却在一天结束时如此渴望沙发。为什么案头工作对人是一种消耗?又是什么导致了精神疲惫?

这既是纠缠、困扰成年生活的最大谜团,也是心理学尝试回答并且引起激烈争议的问题。

来自多伦多大学的心理学家Michael Inzlicht研究人的自控力、动机和疲惫,在他看来,“说实话,这确实有点神秘”。长年专注研究这一领域的科学家们认为有两条线索可寻:为什么我们的身体没有运动却常常感到疲倦袭来,他们对此做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1:自我消耗

被视为最直观的一种解释是,我们假设身体疲惫是资源枯竭带来的结果。也就是通过利用储存在身体商店里的有限精神能量,即部分人所说的为意志力或自我控制力,人们得以完成一整天的活动和任务。一旦意志力储备用完,人的身体便不可避免进入一种疲倦状态。这里可以恰当联想到一罐汽油,拥有相似的处境:当它是空的,水箱会溅出来。

不过,心理学家们越来越不确定它的可信度。过去这种自我消耗的假设之所以让人信服,因为逻辑自恰——普遍认知中,自控力被概念化为有限的资源,在一段时间的劳累之后耗尽,将直接导致自我控制失败;而凭借自控力完成高难度任务,无异于对人的极大消耗。最近,23个实验室的研究结果推翻了资源枯竭模型。与此同时,该模型的生理意义也受到了批评者的合理怀疑。

一项研究以“当进行自控任务时,大脑是否会消耗额外的葡萄糖?”为主题,发现相较于休息状态,大脑在勤奋工作、努力实现自我控制时,更难获取相当于单个能量等价物的Tic-Tac。正如Julia Belluz所解释的,人类大部分热量消耗都用于保持我们的心脏、大脑和其他器官的运行工作。

有趣的提问是,你觉得做一道数学题或看电视时,这两种情况下大脑能量消耗是否有差别?一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肥胖研究员凯文·霍尔通过研究和反馈,对此给出了否定答案。总而言之,人们对于大脑和身体如何使用能量有一种错误直觉。看起来自我消耗并不是我们追寻的答案。

假设2:动力耗尽

在资源枯竭模型(汽油耗尽)无法成立的前提下,心理学家提出了另一假设:动机。这一点很好理解,人们出于内在驱动力,做喜欢的事情——听音乐、刷微博和看小说时感到放松愉悦,而对于一项客观上不得不完成的任务,缺乏动力,专注于结果并最终失去兴趣。后者伴随着紧张情绪,会导致身体疲惫。

8月,英国研究者对十二小时轮班工作的护士进行实时调查,发表了关于动力模型的新证据。最关键的结果显示:人们所做的体力劳动量与疲劳感之间没有相关性,发起这项研究的阿伯丁大学心理学家德里克约翰斯顿说,“体力劳动让部分人感到疲惫,让部分人充满活力。”该研究还发现,人们主观上如何看待工作要求,同样与疲劳程度无关。

那些拥有强大自控制力的人,通常很少感到疲惫,也更容易获得回报。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动力和疲惫的微弱相关性,正是因为这种自控感受,促进了工作动力,注入到工作之中。

几年前,卡尔顿大心理学家Marina Milyavskaya的研究进一步印证了动力模型的存在。他对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159名大学生做试验,在为期一周的观察中,记下参与者正在受到的诱惑、欲望和自我控制(努力),以及是否觉得筋疲力尽。

让人感到惊讶的是,人们经不住诱惑,会自我产生“假象疲惫”的感觉。研究并未直接表明疲惫和自我控制(努力)的相关性——努力的人比不努力的人更累吗?不一定。但是诱惑多少会直接影响到动力,以常见的一事为例,“当我们正在用电脑工作时,如果恰好打开了浏览器,就很难控制自己不去看看微博、听听音乐或者逛逛淘宝了。”成为首要问题的诱惑,使人沉沦,继而失去继续工作下去的动力。

随后,一项研究提出了提高动力的方法:给精力耗尽的人们金钱奖励,就可以让他们完成任务。身体耐力研究中也发现了类似的事情:人们很容易被推到超出已知的物理极限范围外。“作为一个有机体,我们需要达到多个目标才能生存”,Inzlicht解释道。

人们终其一生专注于寻找食物、寻找伴侣、睡觉或追求生活中的激情,所有这些事情的完成才让我们成为健康、繁荣的物种。在我们这个时代,正是多个目标互相竞争,我们为了存活需要一种机制来发出信号:嘿,停下手上的事情,去做其他(你不是很愿意)做的事情。这种生存机制很可能会带来疲劳。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举报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