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正文
上游新闻直击全国美展首次来渝|5年前他触摸到人民英雄纪念碑那一刻,这件《为新中国雕塑》就萌芽了!
09-25 15:58:59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1.jpg

李震和他的作品《为新中国雕塑》

5年,是全国美术作品展的间隔周期;5年,也是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李震从校园走上讲台的一段人生关键进阶;5年,更是现在摆在我们面前这件雕塑《为新中国雕塑》的孕育期。“5年前,当我的手第一次触摸到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那一刻起,这件作品就在我心里萌芽了……”9月2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雕塑展开幕现场,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老师李震站在自己的作品前跟记者回忆起了自己作品诞生的点滴。

感慨、敬意,甚至自己谦虚的“心虚”等等都在李震的言语间缓缓淌出,“60多年前,他们为新中国‘雕塑’,如今我为他们‘雕塑’。”在李震看来,这种跨越时空的置换和致敬是自己最想表达的核心。这也让《为新中国雕塑》成为今年全国美展中拿到获奖提名的8个作品之一。

特殊任务播下灵感的种子

11.jpg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局部)

2014年,李震还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读研究生。作为优秀的学生代表,李震和部分同学接到了一项特别的任务:参与中央美术学院的复制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项目。“这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好处和最大的震撼是,一是见到非常多平常很难见到的有关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的资料,其次就是我们非常难得地亲手触摸到了碑身上的那些经典的浮雕,里面的每一个细节我们都用卡尺测量过。”

李震说,在此过程中,自己也了解到了非常多关于当年创作这些浮雕的雕塑大师们的故事。“当年参与设计的老前辈不少都是留法的留学生,他们在抗战时期就主动回到祖国的怀抱支持抗战,新中国成立后又主动投入到人民英雄纪念碑等一大批新中国建设项目的设计中。”李震表示,从那时起自己心里就有了以此创作一个雕塑作品的想法,“向先烈致敬,同时也是向这些我们雕塑界的老先生、老前辈致敬。”

更多工夫其实是在“雕塑”外

2.jpg

李震

如果要数说李震本次带来的《为新中国雕塑》这件作品,它大概有这些要素,200x115x120厘米是它的三围,树脂材质让它的重量控制在了135公斤(全国美展参展雕塑作品限重150公斤以内)。《为新中国雕塑》的制作前后耗费了两个多月时间。但李震说更多的工夫其实是在观众看不到的“雕塑”本身之外。

“其中资料搜集、准备就花了我一年多时间。”李震说,这其实也是自己开始动手之前万万没想到的。5年前那次中央美术学院复制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特别任务的确为他创作本次参展作品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资料,但“真的不够”。李震说,那些资料中大多是片段性的、讲述老先生们的故事之类的资料,雕塑创作所需的影像资料相当有限。

搜寻老照片,尤其是《为新中国雕塑》中所出现的张松鹤、萧传玖、王临乙、滑田友、刘开渠、王炳召、曾竹韶在1950年代的老照片成了李震准备工作中的重点。同时,他还专门走访了不少这些老先生当年的学生。

大家现在去本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雕塑展现场仔细观察《为新中国雕塑》可以发现,虽然因为风格原因,其中出现的几位雕塑家相貌并未呈现得非常仔细,但“大致要像他们当年的样子,这是必须的。”李震说,使得自己只有通过不断对比老照片来交叉印证。“比如有几位老先生都只找到了他们1980年代的照片,我就只有拿着它去和他们更早留学法国时的合影挨个对比,来还原出他们1950年代时的样子。”李震说,自己希望复刻的他们的身高、年纪,甚至可以从中看出大师们当年的性格。

还原场景当年就发生在天安门广场上

3.jpg

雕塑作品《为新中国雕塑》

整件《为新中国雕塑》可以看作两部分,离观众最近的就是张松鹤、萧传玖、王临乙、滑田友、刘开渠、王炳召、曾竹韶这七位雕塑大师或坐或站正在针对当年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设计热烈商议的场景,背景则是李震临摹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之一《八一南昌起义》。

大师聚首热烈讨论的场景就是60多年前真实发生的一幕,并且李震说当年这一幕就发生在现在的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旁边。“从史料看,当时天安门广场还没建好,为了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参与设计制作的中央美术学院就在旁边搭了一个工棚。我还原的这一幕就发生在工棚里。”

“中间拿着一叠纸的就是当时的设计组组长刘开渠,右边第一个是曾竹韶,以老先生名字命名的‘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作为国内首个面向全国雕塑专业设立的学术奖学金到现在都还在不断激励着后辈。”李震说,他们为新中国雕塑,“我为他们‘雕塑’,向他们致敬,也是向新中国致敬。”

椅子、梯凳也全都有原型追溯

局部.png

雕塑作品《为新中国雕塑》(局部)

细心的观众应该会留意到,在整件《为新中国雕塑》中除了人物和背景《八一南昌起义》临摹浮雕还有两件道具:一把梯凳和一把看似普通的小木椅。它们也在现实中都有原型。李震说,作品中这样形制的梯凳直到现在中央美术学院都还在使用。

故事更多的则是那把小木椅。“大家注意看它正面椅面下的那条小木格栅,它的位置是更靠近人坐的屁股平面的,下面空余出来的空间就方便让人放脚。这就是1950年代才有的设计。”李震说,之前自己只在照片中看到过它,做雕塑时非常想找一把实物来参考,但前后寻觅了好久都无果而终。“直到有一天,就在重庆,我去一个路边小卖部买水,放下包掏钱时突然发现老板坐的就是一把这个椅子。”李震赶紧和老板商量,交了点押金把他带回工作室作为参考。

此外,作品中像曾竹韶穿的皮凉鞋,也是老北京口中的“老三条”,口袋里插着钢笔等习惯都完美复刻至那个年代人们的日常习惯。

在不少雕塑作品都已经是彩色的当下,李震仍然让《为新中国雕塑》保持了本色。“其实上不上色我也纠结了很久。”李震解释,最终选择不着色更多是因为“1950年代黑白本色就是日常,再说作品本身的灰色我觉得也代表了历史,单纯、简单。”

具体到作品材质方面,李震坦言自己考虑过更厚重的铸铜,但“全国美展参展作品有限重,所以才改成了树脂。”

相关阅读 >

王比雕塑《好消息》关注重庆身边事,将角逐中国美术最高奖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裘晋奕 孔令强 摄影 高科

娱乐.jpg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