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点击 > 正文
防范“逃废债”中介 金融机构该怎么办?
04-07 15:03:44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4月7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报道,面对“逃废债”中介恶意拖延、恶意投诉,伪造材料等恶劣行径,金融机构一直在努力应对。不过,因为这些“逃废债”中介不断突破底线、野蛮生长,隐蔽性和迷惑性又极强,所以金融机构往往会在一番你来我往的博弈之后,无奈地“败下阵来”。对金融机构来说,如何有效防范“逃废债”中介,成为一块难啃却又不得不啃的“硬骨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说,想要啃下“硬骨头”,首先应该提高对“逃废债”的辨别能力,核心是观察这些“借款人”是否有构成违法违规的“恶意”。

刘晓春说:“关键还是要看在所谓的‘逃废债’过程中具体行为的构成,如果存在违反事实,进行伪造、欺骗,或者可能反过来被债务人或委托的中介去威胁,这些不当的行为会构成恶意或违规的操作。同时也要看到,中介组织在推广、宣传的时候,是不是以这些行为特征作为噱头进行推荐。 ”

从“单兵作战”到“协同作战”

记者从多家金融机构了解到,目前大部分金融机构辨别恶意“逃废债”,主要还是以判断模式化的话术为主,比如,一般“逃废债”中介都有统一的话术和说辞,诉求基本一致,流程也高度相似,而且往往会很快就进到监管投诉环节。还有的金融机构会通过智能语音工具,来判断这些所谓的“借款人”是否属于同一个团伙。总的来说,目前金融机构还处于“单兵作战”阶段。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莫开伟指出,未来应该形成协同机制,建立反“逃废债”联盟。

莫开伟分析:“过去,他们就是利用了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相互之间不沟通、不协调的弱点,才能各个击破,跟机构进行对抗。金融机构只有相通,做到真正的团结一致、信息共享,建立反‘逃废债’联盟,将相关‘逃废债’人员信息纳入黑名单,建立黑名单共享机制,才能形成对抗‘逃废债’的有力屏障,让‘逃废债’中介无机可乘。”

坚决向恶意“逃废债”说“不”

面对恶意“逃废债”中介的投诉和威胁,除了提高对“逃废债”的辨别能力、建立反“逃废债”联盟,金融机构更需要敢于对恶意“逃废债”说“不”。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说:“金融机构对这些‘逃废债’中介的不合理要求,要坚持原则,坚决拒绝。遇到类似这样行为,要主动向金融管理部门报告,必要的时候向司法机关报告,请求协助。”

“前期防范”比“后期防范”更重要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则认为,金融机构的“前期防范”比“后期防范”更重要。也就是说,应该在贷款前就做到更精准的风险控制,在审批环节就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盘和林说:“我个人觉得金融机构避免‘逃废债’,不是说怎么样去应对这种‘逃废债’的中介,而应该在内部风险控制体系,或者在信贷审批的过程中就要严格,比如除了信用贷之外,很多银行还是离不开要求抵押物,对他的一些底层资产进行详细摸底。还有在审贷的过程中,要对借贷人的信用状况,尤其是历史的信用状况进行一些详细的摸底,掌握足够的信息。”

加强政策宣传和对“借款人”的普法教育

盘和林进一步提出,“逃废债”中介之所以能混迹于“金融江湖”,还因为借款人对“逃废债”缺乏清醒认识。金融机构应该加强对借款人的宣传和普法教育,提示他们防范诈骗和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引导他们树立正确、健康的金融消费理念。

盘和林说:“金融要加强政策宣传,让还款的确有困难的借款人通过正规渠道和银行协商,银行会根据现实情况酌情考虑减免息费或延期还款,但如果借款人通过‘逃废债’中介和银行协商,需要向‘逃废债’中介支付高额的协商费、咨询费,更有可能违法,反而会加重自身负担,让问题更复杂。”

原标题:防范“逃废债”中介 金融机构该怎么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精选
  • 重庆
  • 调查
  • 财富
  • 评论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