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警惕】
5岁男孩被电影院座椅“吞下” 露出个脑袋动弹不得
江淮晨报微信公号消息,周末休息,很多家长都会选择带孩子去电影院看电影。但要提醒大家的是,电影院里的翻转座椅会“吃人”。
近日,安徽肥东一5岁小男孩看电影时,被电影院座椅“吞下”,孩子的脑袋和双手被卡住,胸口被挤压在狭窄的座位缝隙里,场面十分吓人。
孩子被牢牢卡死在座椅里面(警方供图)
惊慌:电影院翻转座椅卡住男童
被卡男童大约5岁。事发当晚,男童在母亲的带领下,前往肥东县人民路一家电影院观影。电影正在放映时,男童突然发出了一阵惨叫声。借助微弱的光线,男童母亲发现,男童被卡在座椅上了。
影院工作人员也赶了过来,大家想了各种办法,但是都无济于事。民警接到报警后,赶到现场救援。
据参与救援的民警毕阳回忆,卡住男童的系可翻转座椅,已经被卡了10分钟左右。走近一看,孩子被夹在收起的坐垫和靠背中间,双手扒着竖起来的坐垫,只露出个脑袋,整个胸口被挤压在狭窄的缝隙里。
被卡的孩子因为恐惧,不停地哭闹挣扎,然而越挣扎卡得越紧,其家人在一旁手足无措,场面一度异常紧张。
救援:座椅被拆除后男童才获救
民警观察了座椅的结构后发现,不能徒手贸然施救。“往上拽,从下面拉都不行,还有可能造成二次伤害。”毕阳说。
肥东消防也很快赶到现场,决定采取最稳妥的方案展开救援。“我们一边哄孩子,让他不要哭,一边稳定家长的情绪。”消防官兵将“肇事”座椅拆除,被卡男童最终获救。
由于救援及时,获救后的男童经检查并无大碍。
孩子是怎么被卡住的?
据新城派出所民警初步调查,在观影时,男童跑出了母亲的视线范围,在爬上座椅上后,由于翻转座椅受力不均,男童身体后靠时,便坠入了坐垫和椅背的空隙中,随后,男童的双腿再往前一伸,便整个人坐到了地上,呈“L”形被卡在了座椅中。
这样的案例,不止一个
去年暑假,苏州一5岁女孩看电影时,不慎被座椅“吞”下,仅露出脑袋和双手,胸口被挤压在狭窄的缝隙里,一度呼吸不畅。
根据影院规定,儿童进入电影院,是不收取费用的,但影院也不会给单独的座位。肥东警方提醒,孩童活泼乱动身型小,如果带孩子进入电影院看电影,应该由家长抱着观影。
注意!注意!注意!
电影院的座椅可上下旋转,若盘着双腿坐着,前后受力不均,极易翻转。
小孩子活泼爱动,家长们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意识!
【最暖心】
老人快餐店内乞讨,店员将其请出店后送上一份快餐
楚天都市报消息,9月7日晚,一名老人晚上到武汉火车站的肯德基店里乞讨,因店面里不准乞讨,店员见状后将其请出店外。然而让其他觉得感动的是,这名店员随后买了快餐,送到店外,给乞讨老人吃。这一幕被网友拍下。
昨晚7时45分许,网友“欧欧201011”发微博说,9月7日,一个流浪汉先进到肯德基里向顾客乞讨,然后店员把他请了出来,跟着流浪汉到附近的凳子上,他还在想,流浪汉都已经出去了,为什么他还要追出。
之后店员返回到肯德基里,过了一会儿,他看到店员打了两份饭和一杯可乐,直奔流浪汉坐的地方,并且告诉流浪汉吃完东西要把垃圾装在袋子里,扔进垃圾箱里。
网友拍摄的图片显示,流浪汉是一位老人,须发皆白,打着赤膊,坐在店外的长凳上。一名身穿淡绿色短袖衬衣的男青年拿着一些吃的送给老人。
“我就在不远处一直注视着这一幕,突然间打心里有了特别多的温暖和对这个城市美好的期待,感动感恩。”网友“欧欧201011”表示。
9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武汉火车站,网友所说的这家店位于武汉站一楼西出口旁。
店方工作人员看过照片表示,网友所说的店员正是该店副经理朱博文。如果店内有人乞讨,店员怕乞讨人员打扰其他顾客,所以都会将乞讨人员请到店外。当时,朱经理将老人请到店外后,是自己掏了腰包给老人买了吃的。
【煲鸡汤】
屏蔽父母,但别屏蔽交流
人民网微信公号消息,近日一项调查显示,近60%的“95后”选择在社交网络上屏蔽父母,这么高的比例并不让人意外。
几乎每个人都有如下经历:深夜发个状态,第二天一早接到爸妈要求早睡的电话;在朋友圈感慨一下人生,很快爸妈就会追问是不是工作或感情出了问题;转发一篇观点新颖的文章,不久爸妈就会赶来批评三观不正……再不然,就是被爸妈转发的各种人生哲理、职场金律、健康秘诀刷屏。在此情况下,年轻人无论是想图个清静,还是不想让父母担心,屏蔽都成为理所当然的选择。
代际之间的差异就像一道天然沟壑,有时绕过去要比直接跨过去容易得多,也和谐得多。拉开一点距离、保留一些空间,与父母的摩擦反而少了,关系也比以前更好。
在许多人看来,屏蔽父母不仅不是不孝顺,反而是一种更巧妙更圆通的相处方式。
实际上,何止是代际之间的沟通,生活在社交网络时代的我们,不都在用“屏蔽”等技术手段重新定义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吗?比如很多人把社交媒体里的朋友分组:家人、密友、普通朋友、同事等等。
出去玩的照片要发在密友圈,工作信息则分享在同事圈,符合爸妈胃口的文章要发在家人圈……“屏蔽”让我们更好地塑造自己的“社交形象”。
再往深层次看,“屏蔽”可能还不只是指尖的一个动作,它意味着我们在社交媒体时代,可以利用技术手段重新界定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并有效控制信息的流入和流出。
换句话讲,“屏蔽”为我们提供了主动塑造人际关系、精确管理信息的可能。一些个性化智能新闻客户端,与其说是利用大数据量身定制新闻,不如说是用技术屏蔽了我们不喜欢的内容和话题。
所谓精确读取信息的时代,其实也就是精确屏蔽信息的时代,而“屏蔽”所呈现出的封闭化、私人化特征,可能正成为这个时代最鲜明的印记。
互联网诞生之初,人们曾预言:空前开放的时代到来了。然而几十年过去,从BBS、博客,到SNS、微博,再到微信,我们看到一个大趋势,就是网络社交平台反而越来越封闭化、私人化,我们最终还是回到自己的小圈子,甚至在圈子里也以屏蔽的方式“划清了各种界限”。
必须承认,“屏蔽”在个人层面,确实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过载的问题,也带来个性化、定制化的福利。但在整个社会层面,却进一步限缩了公共空间的范围,也带来拒绝沟通、抵制共识的风险。
想想看,无论是跟父母的沟通交流,还是广场舞与篮球场之争、高速拦车救狗引发的争议,如果一言不合就“屏蔽”,可能无益于解决问题。相反,只有构建更加理性的公共空间,加强对话与商讨,才能达成更广泛的共识。
因此,当我们享受屏蔽技术带来的便利,也必须注意到“屏蔽”可能为这个时代带来的问题。这正是:屏蔽你屏蔽他,打通壁垒才能找到大家。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