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曾经“隐形28年”,今日八宝山千人送别!挽联再次如瀑...
01-22 13:52:07 来源:​中国青年报微信公众号

中国青年报微信公众号消息,1月22日上午10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改革先锋奖章获得者、“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举行。1月16日,于老在京去世,享年93岁。

1月22日上午10时,于敏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中国青年网记者张瑞玲 摄

今天,小青和您一起,送于老最后一程

来到八宝山送别于老的有他生前的同事、好友及自发前来的学生和各界民众。除了仪式现场排起的长龙,更有数十万网友守着网络直播寄托哀思。

告别现场挽联如瀑

于家为国铸重器 宁静致远宏谋动天地

敏思笃行创伟业 科学求实精神炳千秋

01

隐姓埋名

28年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氢弹技术是各个核大国的最高机密,没有参考借鉴,中国的氢弹研究是彻底白手起家。带头突破氢弹原理的,正是于敏,这个中国自主培养的“国产土专家一号”。因于敏的工作内容较为特殊,在28年时间里,他的名字曾是绝密,直到1988年解密。连妻子孙玉芹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02

“百日会战”:

跪在地上做研究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中国用了2年零8个月,速度世界第一。

“中国闪电般的进步,神话般不可思议。”西方科学家评论。

巨大的成功背后,是难以想象的艰辛——全国仅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95%的时间算原子弹,5%留给氢弹设计。

1965年9至11月,上海。39岁的于敏带领科研团队来到上海华东计算所,对加强型原子弹进行优化设计。这一百多个日日夜夜,于敏经常半跪在地上分析堆积如山的计算纸带,终于实现了氢弹原理突破,形成了一套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基本完整的物理方案——这就是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

20世纪60年代初参加氢弹原理研究时的于敏

03

氢弹成功爆炸

他回去就睡了

1967年6月17日,我国成功地空投爆炸了第一颗氢弹,爆炸威力同于敏计算的结果完全一致。试验成功的这一刻,于敏并没有在现场,而是在北京守候在电话旁,他早已成竹在胸。

“我这个人不大流泪,也没有彻夜不眠,回去就睡觉了,睡得很踏实。”

04

婉拒“氢弹之父”称谓

于敏生于一个天津小职员家庭,从小读书爱问为什么。对新知,探究其所以然。进入北大理学院后,他的成绩名列榜首。导师张宗遂说: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

清晰的概念、严密的逻辑、透过现象抓本质的功底、善抓“牛鼻子”的见解,深入浅出的表达……于敏的学术报告很“火”,头一天就有人占座位。

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说这是集体的功劳。

他婉拒“氢弹之父”的称谓。他说,核武器事业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兄弟单位大力协同完成的大事业。

于敏与夫人孙玉芹的结婚照

05

至简至朴

像于敏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会住在什么样的地方?

这个至简至朴的房间就是于敏生前居住的地方,一张床、一张书桌、一台老旧的电视。他在这里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3年时光。

在他的书柜里,有几本他为学生亲手整理的手稿,每一页上,一笔一划,工工整整。

于敏为学生整理的手稿

在最上面的一本里夹着这样一张字条,“春蚕蜡炬,睹物回首,感概系之。” 

于敏亲笔写给学生的字条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于老写下的自己,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在牵挂着工作。 

网友:致敬!先生走好!

于老,一路走好

原标题:曾经“隐形28年”,今日八宝山千人送别!挽联再次如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