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母怀军。
14.5公里,这样一段距离,意味着什么呢?5分钟高铁?一刻钟车程?还是一盏茶功夫?在广袤的中国农村大地上,在过去很长的岁月里,这样一段距离,可能就足以让人视若畏途。
如今,随着“四好农村路”在全国范围的推进,不少“畏途”已变“通途”,并在优化村镇布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便捷村民安全出行等方面,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作为这一变化的见证者,51岁的母怀军可谓感触颇深。
母怀军是绵阳市盐亭县柏梓镇麟亭村村民,平日赖以生存的,除了和妻子袁春容一起在家务农,还有一辆持证的8座农村客运面包车,在逢上赶场的日子里,载着村民到柏梓镇上赶集。
“我们村到镇上有14.5公里左右,现在只需要半个小时就可以开拢。”母怀军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自己经营这条从村里通往镇上的定线客运,已有近10年时间,10年之间,他对村里公路的变化,有着切身感受。
据他回忆称,过去,村里通往镇上的路,说是路,其实就是碎石铺就的泥巴路,勉强能够供一辆车通行。但也是“晴则尘土飞扬 雨则泥泞不堪”,坑坑洼洼,颠簸起伏,路况相当糟糕。14.5公里的路程,硬是要颠簸1个多小时才能赶到市集。
修好的公路。
“现在路修好了,是一条宽近5米的水泥路,半个小时就可以到镇上。”母怀军告诉上游新闻记者,柏梓镇间天就要赶场,在赶场天,他每天早上8点把车准时停在村口定点处,待赶场贩售或者采买农副生活用品的村民坐满一车后,一溜烟功夫就到了镇上。中午12点,他再载着赶完场的村民回到麟亭村,下午再出一趟车,到傍晚5点左右回家。每天能载几十名村民,跑车收入接近200元。
跑车到底挣不挣钱?母怀军坦承,除了略有结余,更多的还是为了方便村民出行。据了解,麟亭村户籍人口在1800人左右,但近年来有超过2/3的青壮年,都远赴浙江、江苏、广东等地打工,村内常住人口不足600人,且均以留守老人和儿童居多。
“老人和小孩要去镇上,除了坐我这个车,要么走路,要么就搭摩托。”母怀军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走路,就算走得快的,要赶到柏梓镇,也需要3个多小时左右,这对想趁着赶场天贩售粮食、鸡蛋、小菜等农产品的村民而言,显然就会错过,且肩挑背磨数十斤货物,也不太现实。而搭乘摩托,则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尽管不算挣钱,母怀军这趟乡村客运,一跑就差不多10年。
近些年来,路修好了,除了母怀军跑客运更便捷。另一些变化也正显现——他告诉上游新闻记者,村里80%的村民都翻修了新房。那些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们,也在有超过2/3的群体,选择开车回家过年。“就在春节期间,如何停车倒成了我们这里的一大难题。”母怀军乐呵呵的告诉上游新闻记者。
上游新闻记者 刘翰书 实习生 邓清浩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