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带着银子穿越到哪个朝代才能花?
05-13 13:49:25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众号

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众号消息,现在的古装影视剧,无论背景是哪朝哪代,似乎都会有这样的情节:

某角色走进商店/娱乐场所/酒楼,掏出一大锭或几大锭银子,霸气地拍在桌上,放出豪言壮语:“把店里最好的酒菜拿出来!”之类。

商家看到银锭,瞬间两眼发直,赶快把银锭收下,殷勤异常地伺候。

截图自《陆小凤传奇之凤舞九天》

然而,在看着屏幕上白花花的银子大呼过瘾的同时,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场景在古代,可能根本无法出现呢?

实际上,中国人用白银作为货币的历史,并没有许多人想象中那样悠久;用白银付账,也并没有电视剧里那样方便。

01

虽然在考古发掘中出土的银币、银贝,有的时代早至春秋战国时期,可是目前发现的先秦银质货币数量很少,远远不能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货币上也没有流通使用或切割过的痕迹。因此,很多学者倾向于它们是专门制作的冥币。

春秋时期银质空首布,1974年扶沟县古城村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图自河南博物院官网)

迄今为止,在先秦文献资料中也没有发现直接以银进行支付、交易的记载。

所以,如果您带着一堆银子,想穿越回先秦买买买,这个愿望大概率是实现不了的。

不过也不用过于灰心丧气。先秦时期的银子虽然不能直接消费,但它仍然是贵金属,也是制造器物的珍贵材料。

战国错银蛇形铜承弓器

1972年洛阳西工区战国车马坑出土

图自洛阳博物馆编《河洛文明》

白银真正开始向货币的方向转变那么一丢丢,还要等到汉代。

谈论汉代的白银货币,不得不提到两个人:汉武帝和王莽。

这两个人生活的年代虽然差了一百多年,但有一个共同点:都进行过比较复杂的货币改革。

汉武帝在元狩四年(前119年)铸造并推行“白金三品”。据《史记·平准书》记载,白金三品是用银锡合金铸成的三种货币。

王莽在始建国二年实行宝货制,里面也包括了用白银制成的货币。

不过由于这两次货币改革都很短暂,所以两种白银货币的发行量、流通的范围大小,乃至它们究竟有没有真正在社会上流通,都还是有争论的话题。

从东汉开始,赏赐、储存白银的记载多了起来。白银逐渐成为贮藏手段。

汉安帝永初五年(111年),汉阳人杜琦起兵叛乱,朝廷闻讯,广撒通缉令:有能杀死杜琦的,赏金100斤+银200斤!

汉献帝初平三年,权臣董卓被吕布所杀。人们在董卓的别墅“郿坞”里发现了小金库,藏有八九万斤的银子。

02

西晋时期的银子,已经可以用来表示物价。

晋愍帝建兴二年,襄国(今河北邢台)一带闹饥荒,食品价格光速上涨,“谷二升值银一斤,肉一斤值银一两”。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的白银大多被做成银饼、银铤,也有做成银币的。北魏汝南王元悦喜欢玩的一个游戏,就是把许多铜钱、银币丢在地上,让自己的仆从、手下抢着去捡。

在一些对外交往比较频繁的地方,比如岭南一带,人们常用外国的金币、银币(罗马金币、萨珊银币等)进行交易。至今,中国仍有不少地方出土来自异域的金币银币,向我们诉说着当年对外贸易的繁荣。

萨珊波斯银币,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图自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唐代,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白银的货币地位也逐渐形成。这一时期的白银,可以用于军费、征税、进献皇帝等。

唐代杨国忠进奉银铤,河南博物院藏

(对就是你们熟悉的杨国忠,图自河南博物院官网)

皇帝赏赐臣下、达官显贵们互相送礼,也经常见到白银的身影。平时,把白银放在家里,不仅保值,而且可以炫富;万一手头紧了,赶紧拿一块银子兑换成钱来周转。

这种用银兑钱、再把钱花掉的风气,直到宋代仍然在日常商品交易中保留着。但总体而言,白银在宋代的用途是越来越广泛了。可以直接用于大额支付、国际贸易、税收,乃至战争赔款……

南宋银铤凝结块,南海一号出水

“ 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银采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辽主及萧太后闻之,意稍怠,但欲岁取金帛……许遗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议始定。”

 ——《续资治通鉴》卷二

03

到了明清时期,白银开始真正地在中国的货币舞台上大放异彩。

明英宗正统年间,皇帝同意了关于江南租税“折收金帛”的建议。此后,皇粮国税由征收粮食、布匹等实物改为征收白银。

明代金花银锭,上海博物馆藏。金花银本意指成色绝佳的白银,后来演变为对所有折粮银的总称,是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图自上海博物馆官网)

这就意味着,农民在收获粮食、织成布匹后,必须把粮、布卖掉,换取白银来缴纳赋税。

明英宗的决定影响到千家万户,大大推进了整个社会白银货币的计价和流通。至此,白银的货币地位得到法令的确认。

嘉靖至万历年间,政府又大力推行“一条鞭法”,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归拢到一块儿,统一征收白银,按亩折算缴纳。

明嘉靖十四年袁州府万载县五十两银锭(附铭文拓片),中国财税博物馆藏

此后,民间交易大量用银。政府收税、罚款,公务员、士兵等人发工资,都以银为主。市面上流通着大量的白银。

如此多的银子从哪里来?除了开采国内银矿以外,更重要的来源是对外贸易。

隆庆、万历年间,明朝政府实行了二百多年的“禁海令”终于解除。与此同时,世界的白银生产也出现了一个高峰。

04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殖民者带着从南美洲掠夺来的海量白银来到东方,购买产自中国的丝、茶、瓷器。

来自墨西哥、秘鲁等地的银元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被熔铸成银锭,供中国人使用。有学者统计,世界范围内的白银流入中国,从16世纪开始,一直到18世纪前期才逐渐停止,持续了280年之久。

江口沉银遗址出水的大量银锭

市场上流通的白银多了,一定会出现假冒伪劣问题。如何防止劣质银两扰乱市场秩序呢?人们想了许多办法:

第一,银锭上通常会标有铸造的时间、地点、重量及工匠姓名等,方便人们称重、追查银锭来源。

清咸丰七年江海关银锭,有“咸丰七年 江海关 扬同泰 匠唐立”的文字,上海博物馆藏

第二,仔细观察银锭上的纹理,掌握一些判断银锭成色的技巧。

成色优良的银子,在铸造过程中,银水凝固时会出现细密的纹路。明清人把优质白银称为“纹银”,就是这个原因。

假冒伪劣的银子上,虽然也有纹路,但并不是自然形成,而是熔铸的时候不断摇动而成,或者干脆用锥子画上去的。店铺老板在收银的时候,如果看到银子上的纹路不太自然,对银两的成色就要打个问号了。

第三,认准在当地信誉卓著的铺号发行的银锭。

当地优质铺号发行的银锭,一般具有统一且容易辨识的形态,和相对规范的成色、重量。

然而对本地银锭的信任,也会导致一个问题:不同地区、不同机构发行的银锭,有时候在外表上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在各地区内部流通的银锭,成色、形状、大小都各不相同,实际上形成了一种贸易壁垒。

“今民间所有,自各项纹银之外,如江南、浙江有元丝等银,湖广、江西有盐撒等银,山西有西槽及水丝等银,四川有土槽、柳槽及茴香等银,陕甘有元槽等银,广西有北流等银,云南、贵州有石槽及茶花等银,此外又有青丝、白丝、单倾、双倾、方槽、长槽等名色。”——《清朝文献通考》乾隆十年

05

所以说,即使在白银已经成为广泛流通货币的明清时期,人们对到手的银子也需要仔细检查、鉴定,不可能像古装剧里那样潇洒交易,咣当放下一锭大银,当场走人。

如果您拿着白银去家门口的饭馆大吃一顿,结账时正常的程序是:饭馆服务员先通过上面的铸造信息和银锭的纹路,判断银两的成色,然后称一下银锭的重量,根据成色和重量,综合判断这个银锭的实际价值。

如果用来结账的不是整锭银子,而是碎银,服务员还会让您在店中稍作休息,等他们去请有经验的老师傅,来鉴定这些零散银子的价值总和。

为了方便价值判断,清代官方将含银量935.374‰的白银规定为“纹银”。菜单上写的一顿宴席售价几两几分,都是按官方规定的纹银价值计算的。实际支付的银两数目,可能会因支付白银的成色不同而有所变化。

清寿星足纹银饼,上海博物馆藏(图自上海博物馆官网)

假设您吃掉了总价值相当于“一两纹银”的饭菜,结账时拿出的银两是含银量950‰的,成色比官方规定的标准纹银还要好,就可以适当少付一些;如果支付时用的是含银量920‰的银锭,成色一般,就要适当多付了。

如果某人携带白银跨省旅游,直接拿着江南通行的银锭去陕西玩耍。试图消费的时候,陕西老板可能根本不认江南银锭,需要走更为复杂的兑换流程。

为了减少麻烦,跨省出行的驴友或商务人士,往往是小额交易用铜钱,大额交易时直接拿庄票(由钱庄签发的、载有一定金额并由其负责兑现的票据)。

白银流通地域化的措施,虽然给旅行和跨区域贸易带来了不便,但在某一地区的货币流通量尚不大时,保证了区域内白银货币的流通使用。同时,对保护人们不受劣银、伪银的侵害,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原标题:带着银子穿越到哪个朝代才能花?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