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消息,如今,垃圾分类是新时尚,新热潮。7月1日,上海的垃圾分类新政已经启程,其他省份也将陆续进入“强制时代”。上海阿姨能够做到“拎得清”,我能做到“分得清”吗?这将成为每一位市民的灵魂拷问。每天站在垃圾箱旁边的志愿者都在坚守一个原则:垃圾分类要严格,你若分清我便休。被垃圾分类“逼疯”,继上海之后将成为许多地方市民的常态。
万事开头难,标准需统一。上海市最严垃圾分类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而新出台的北京市垃圾分类则分为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及可回收物。
由此可见,不同省市垃圾分类标准并不完全一致。不同标准的垃圾分类给本来就是“零基础”的市民增加学习成本,并且易在执行过程中造成混乱。何况现在是高度流动的时代,人们辗转各地,面对不同的垃圾分类标准难免犯迷糊。垃圾分类既是举国行为,便当统一标准,从而利于全面推进。
统一标准还有利于长期坚持。垃圾分类应进入学校教育内容,从小抓起,从简单学起,逐步提高全社会垃圾处理的能力。为便于学习,应制定一套统一标准、接受度高、可操作性强的垃圾分类标准,不仅能够促使国民愿意去学习,有能力去学习,同时也有利于垃圾分类的长期实施。
“容易分”是“分得清”的前提,也是“坚持分”的动力。为此,制定一套统一的标准势在必行。
原标题:垃圾分类“一地一标准”,谁能“拎得清”?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