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消息,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9月27日,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定于北平,即日起改北平为北京。
当天晚上,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经电台播出,北京城鞭炮齐鸣,热烈庆贺。首都初诞,大国新生,最隆重的庆贺当然还是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
周恩来提笔写下:
“阅兵地点以天安门前为好”
早在1949年7月底,中共中央就确定,新中国成立之日要举行一个盛大的典礼。为此,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主任,彭真、聂荣臻、林伯渠、李维汉等人为副主任的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
筹委会成立后,很快拿出了典礼初步方案,方案内容主要有三项:一是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二是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式;三是举行人民群众游行活动。三项内容里,阅兵式怎样举行,尤其是在什么地方举行,成了最让筹委会费脑筋的问题。
8月15日,华北军区司令部拟定了两套阅兵方案,分别选了天安门广场和西苑机场作为阅兵地点。两套方案各有利弊:
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利用天安门城楼作为现成的阅兵台。此外,天安门地处市中心,领袖、军队、群众结合很好,场面雄壮热烈,庆祝意义及影响大;周围的道路四通八达,部队便于集中,阅兵后部队由东向西,继可向南向西迅速离开市区。
弊端也很明显,那时的长安街没有如今这么宽阔,不能按照正规阅兵进行分列式,只能横排通过步兵八路纵队,骑兵三路纵队和装甲部队两路纵队,而且,阅兵当天,附近的交通需要阻断4小时。
西苑机场恰恰相反,
距市区远,跑道宽敞,四周开阔,1949年3月毛泽东进驻北平后举行的第一次阅兵就在这里。有过一次阅兵经验,且受地形限制较小可进行正规检阅及分列式,这是得天独厚的优势。
不过,不影响市内交通,却增加了数十万群众从市区到典礼现场往返的难度,部队集中过来路程也远。除此之外,西苑机场还有个最大的缺陷——没有阅兵台。
据档案记载,10月1日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的人员共622人,如果在西苑机场临时搭建足以容纳600多人、且与天安门城楼同样气势恢弘的看台,显然时间来不及,花费也过大。
正因如此,经过反复研究、论证,8月17日,华北军区还是把两套方案同时送到了周恩来的办公室。17天后的9月2日深夜,反复权衡比较后的周恩来下定决心,提笔写下了这样的意见:阅兵地点以天安门前为好。
意见传到刘少奇手上,他在自己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圆圈。毛泽东和朱德没有在这份意见上画圈,他们听取了周恩来的口头介绍后,便一致同意了他的意见。
新中国第一根旗杆:
自来水管焊接成的
阅兵地点确定后,北平市政府动员全市人民的新一轮大清理工作开始了。其实,早在北平和平解放后,全市就展开了红红火火的全民大清扫运动,毕竟,刚从国民党手中接管过来的北平垃圾遍地,着实有损古都的形象,也不利于百姓的健康。
新一轮的大清理工作重心是天安门广场,具体工作由市建设局承担。市建设局接受任务后,确定了修整方案。
9月10日,全市多所大学、中学的共青团员、青年学生以及广场周围的干部群众等6000多人,用锄头、铁锹除草铲土,用双手搬开阻碍交通的石块,填平路面上的坑坑洼洼,天安门广场迅速变了模样。
紧接着,市建设局的500多名技术干部、工人,带着施工机械来到了广场。他们分头行动,加班加点推进每一项工作:清理城楼琉璃瓦上的蒿草和灰土,修补剥落的墙面和地面,整修破败的门窗和廊柱,修葺金水桥,对金水河进行清淤,再注入清水,种植花草树木……
1949年整修时的天安门广场
其中,建设局技术负责人林治远负责的国旗旗杆设计和安装,可谓是重点任务。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新中国第一面国旗的升起,更是不容半点疏忽。按照整体设计要求,位于天安门城楼与正阳门之间中轴线上的旗杆高度应与城楼同等高。
林治远经过实地测量,得出的数据为35米高。如果以今天中国的工业制造水平为基础,制作一根35米高的旗杆简直易如反掌,然而,当年的林治远面对的是一个刚刚解放、百废待兴的北平城,别说制造旗杆,就连找到合适的原材料都绝非易事。
林治远四处奔波打听,终于得知市自来水公司有一些水管可以代用。他立刻奔赴自来水公司,选用了4根直径不同的自来水管,按照粗细一节一节地套起来焊接。
没想到,焊完之后连同旗杆底座的总高度也只有22.5米,距离35米的高度还差不少。这可把林治远急坏了,原来,当年的北平工业技术有限,同样粗细的管子是无法焊接的,只能把不同直径的管子焊接在一起,偏偏自来水公司只有四种直径的水管,再多一根不同直径的都找不到了。
无奈,林治远只好把情况汇报给天安门国庆工程指挥部,指挥部听了汇报,当场研究,又征求了各方意见,才确定国旗旗杆按22.5米的高度设计。
就这样,4根无缝钢管套接后焊接而成的新中国第一根旗杆竖立在了天安门广场上,直到1991年,这根旗杆被总长32.6米的新旗杆替代。
布置天安门城楼:
8个大型红宫灯来自扎灯老艺人
几乎与北平市建设局接到整修天安门广场的任务同时,时任华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的张致祥担起了另一项重任——布置天安门城楼。
接到开国大典筹委会下达的“作战令”时,距离10月1日仅剩下20多天,张致祥立刻马不停蹄地奔向天安门城楼查看情形。尽管有心理准备,但天安门城楼的破败还是让他吃了一惊:墙皮翻卷,砖瓦剥蚀,墙头长着随风摇摆的野草,地上铺着厚厚的鸽粪“地毯”,几个又小又破的六角宫灯已经脏得看不出颜色……
张致祥找到了华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舞美队队长苏凡,也就是2009年著名导演叶大鹰执导的电影《天安门》中舞美队长田震英的原型。
临时观礼台
之后,舞美队迅速分头忙活了起来,绘制毛主席画像、书写巨型标语、制作红旗……其中最难的,要数8盏红色宫灯的制作。
舞美队长苏凡原打算购买灯笼,没想到跑遍了北平城,也没找到那么大的宫灯。距离开国大典的日子越来越近,苏凡着急得直上火,还是小野泽问了一句,北平城过去不经常制作宫灯吗?能不能找一个扎灯艺人来?
一句话提醒了苏凡,他急奔故宫,检索了清宫档案,终于在史料中发现了一位扎灯老艺人。按档案记载推算,此人应该七十出头。张致祥和苏凡果真找到了这位老艺人尹师傅。
尹师傅也是头一次见到如此大胆豪放的设计图,到天安门城楼上转了几圈,提出:“这么大的宫灯,我这辈子甭说做过,就见也没见过。让我做可以,得带上两个徒弟在城楼上做,否则做成了也抬不上去。”
就这样,老艺人和他的两个徒弟住在了天安门城楼上。9月30日,8盏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大红宫灯终于制作成功。每盏宫灯高2.23米,周长8.05米,直径2.25米,重达80公斤,十几名战士几经周折,才把宫灯安全悬挂在设计指定的位置上。
开国大典
10月1日下午3时整,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新中国成立大典开始。接着,毛泽东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这洪亮的宣告声久久回荡在天安门上空,礼炮齐鸣中,一个焕然一新、宏伟壮观的天安门城楼和广场,与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起,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华丽亮相。
原标题:周恩来:阅兵地点以天安门前为好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