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这一刻好端端的,没准下一秒就猝死。”那些心脏骤停的年轻人的生活习惯,你也有吗?
09-25 09:21:37 来源:都市快报微信公号

都市快报微信公号消息,古墩路上开车时突然猝死的网约车司机赖师傅,在好心路人的帮助和绿城医院护士的及时抢救下,昏迷三天四夜后终于醒来,昨天他从ICU转到了普通病房。赖师傅醒后第一句话“我的车在哪里,是不是丢了?”让人唏嘘不已。

37岁的赖师傅,不抽烟不喝酒,身材不胖,还偏瘦,生活也很规律,晚上10点上床睡觉,早上7点起床上班,不熬夜,家人说他从来没有心脏病史,为什么会突然发病,心跳骤停?

前几天在绿城医院采访时,这个问题始终在我脑子里盘旋。昨天终于找了个机会向沈法荣院长专门请教——他是著名心血管内科专家,中华名医百强榜上医生,临床35年来,不知见过多少心血管病例。

沈院长平静谦和,看着我的眼睛,听我问完问题,微笑着点点头,示意明白了我的疑惑,然后又遗憾地摇了摇头。

 “很多人的心脏骤停,并没什么先兆,这一刻好端端的,没准下一秒就猝死。”

我很诧异,“像我这样,也有可能突然下一秒出现意外?”

沈院长点点头说,是。记者、律师、IT从业者、医护人员、警察等等,都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作息紊乱,这些都是诱因。

我说不出话来,只觉得生命无常。

沈院长说他一个朋友,也是心血管内科专家,也是突发心脏疾病。“按道理作为医生,应该比较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了吧,可有时这种了解会耽误事。这么说吧,像我们自己,有点头疼脑热,别人提醒,都说没事,小问题,自己的状况自己了解,能搞定,可心内科的疾病表面看不出,问题一旦来了,就像洪水,拦也拦不住。

“虽然说发病没什么征兆,但是也能从他们的生活习惯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的关联。沈院长说,“每个病人到医院就诊,我们是连他们家祖孙三代都要问到的,毕竟是关乎生死,只有找到病症所在,才好对症下药。病因可能是遗传,可能和以往的基础疾病、用药有关,当然更和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相关……”

绿城医院所在的城西,有高校,有互联网公司,年轻的IT从业者众多,沈院长说,这些因为心脏骤停送到医院抢救的年轻人,真是不少,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男孩小A,21岁,附近一所大学在校学生,来自浙江台州。一天上午,正在上体育课,小A和很多同学一起跑步,突然倒在地上,呼吸心脏骤停。

“好在学校距离我们医院近,又幸亏学校有AED除颤仪,是我们医院提供给学校的,抢救及时,送到医院也快,这个男孩子总算救回来了。

小A父母急匆匆从老家赶来杭州,他们哭着跟医生说,好好的孩子,年年体检,身体从来没有出现过问题,怎么会突然心脏病发作,还这么严重?从小到大,孩子身体素质一直不错,在营养方面肯定不能苦了孩子,他不仅学习成绩争气,生活也很规律,怎么会心脏出问题呢?

“后来,我们详细地问了他的同学,有同学说,他前天为了完成一项功课,熬夜了,整整一夜几乎没有合眼。上午就有体育课,我们分析,熬夜加上跑步,很可能是诱发他心脏骤停的原因。”

小B,20多岁,典型的IT男,“码农”。

一天,敲了一天的代码的小B,很晚才下班,和同事们商量去哪家餐馆吃个夜宵。突然,他就顺着桌子跌了下去,心跳呼吸骤停,事先没有一点儿征兆。同事马上拨打了120,在护士的指挥下做胸外按压进行心肺复苏。

120马上送到绿城医院,经过检查,排除了心梗、肺梗、主动脉夹层等急性病症。连夜赶来的孩子爸爸对医生说,儿子平时身体很好啊,加班肯定是有,但也没有传的那样厉害。孩子平时爱游泳、爬山、健身,身体一直很好,怎么就突然猝死?

后来孩子爸爸对医生说,孩子是我一个人一手拉扯大的,孩子妈妈走得早,也走得急,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孩子妈妈突然就发病死了。医生们认为,小B的猝死或许是因为自己并不清楚的家族遗传病史

沈院长说,“如果你爷爷奶奶有心脏方面疾病,甚至是因此猝死的话,那么你和你的家人就要关注心脏方面的问题了,可能会遗传,更应该定期体检,关注心脏健康。”

张先生,三十出头。今年2月的一个周末,张先生洗完澡穿衣服,突然胸口剧痛,眼前一阵阵发黑,全身狂冒冷汗。他这时候意识还清楚,用手撑住了洗手台,摸到手机打电话喊老婆回家,他后来说当时感觉很不妙,觉得自己要完了。

他老婆回忆说,回家进门的时候,他整个人瘫在地上了,大口呕吐,喘不上气,过去扶住他才发现,他刚换上的棉毛衫和珊瑚绒睡衣都湿透了。嘴里说着:“我怕是不行了,你自己要好好的……你把我手机拿来,我跟姐姐也告别一下。”

还好送医及时,尽管后来抢救过程中又出现5次心脏骤停,张先生还是救了回来。

张先生三十出头,肚子很大,还爱抽烟

医生说,他的大肚子跟他的冠心病脱不了干系,“有冠心病的人再加上抽烟喝酒、剧烈运动、情绪波动,很容易发病。

沈院长说,他曾询问过不少病人抽不抽烟,抽多少烟。

“有些病人,问他一天抽多少,他说小半包,你说肯定不止,他又说差不多一包,你说和朋友一起的时候呢,一来二去互相敬烟,他又笑着说,两三包也有。”

苏先生一个月前的晚上被朋友送到绿城医院,他是名律师,40岁,事业处于上升期,家庭责任扛在肩上,工作起来常常是“白加黑”,“5+2”,苦中作乐的他也有一个小小的爱好:喝酒

120将苏先生送到绿城医院时,情况相当危急。心电图提示存在心肌缺血,伴随着心室颤动和短暂的室性心动过速,只需4—6分钟患者神经系统就会因缺氧发生不可逆的损伤。参与抢救的心内科何浪主任说:“出现室速室颤时,心脏看似活蹦乱跳,实际上像是离开水的鱼,在做绝望的挣扎。”

沈院长介绍,像苏先生这种情况下,3分钟得到有效救治,生存率可达到70%,接下来延迟1分钟抢救,成功率下降10%,发病10分钟后开展抢救,成功率就几乎为0了。所以沈院长再次强调,全民心肺复苏培训非常重要和必要。(沈院长说,高质量的心肺复苏,以胸外按压为主,非专业人员可以单独胸外按压,简单一句话:两乳头连线中点,用力按,不要停。)

苏先生命大,因为送医及时,总算救回来了。

后来了解到,苏先生事发前,和一个朋友喝酒一直喝到凌晨1点……

“高职位、高压力、高薪水的‘三高’人群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中青年越来越多。”

沈院长说,中青年总觉得自己年富力强,即使有不适,也不会想到是心脏问题。忽视潜在的健康问题,加上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 一旦发生心梗,心肌缺血的程度可能更严重,猝死率更高。

“严重心律失常发生前常无预兆,药物也不能完全预防。”沈院长郑重地说,“不过也不用杞人忧天过于恐慌,健康饮食,正常作息,保持好心情,定期做体检……谁也没法完全保证不出事,但起码可以尽最大可能不出事。”

原标题:“这一刻好端端的,没准下一秒就猝死。”那些心脏骤停的年轻人的生活习惯,你也有吗?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