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消息,曾经的服装品牌巨头真维斯(JeansWest)澳大利亚公司面临破产。
1月15日,据《每日邮报》报道,真维斯澳大利亚公司宣布进入自愿托管程序,开始进入破产清算阶段。来自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KPMG)的彼得·戈特哈德(Peter Gothard)和詹姆斯·斯图尔特(James Stewart),被任命为真维斯澳大利亚公司的托管人。目前,真维斯在澳大利亚有146家门店,将近1000人的雇员都面临着失业的风险。
真维斯始创立于1972年,是创立于澳大利亚本土服装品牌之一,知名的产品包括牛仔系列和孕妇系列。上世纪90年代被杨钊、杨勋两兄弟收购,逐渐进入中国市场,并一度成为流行品牌。
数据显示,2016年,真维斯零售业务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市场收入下滑12.3%至9.551亿港元;澳、新两大市场合共运营224间门店,同比净减少4间。《每日邮报》指出,澳大利亚的零售业正面临着199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并进一步受到了亚马逊等国际电商平台的冲击。
接收真维斯的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KPMG)表示,真维斯将继续运作下去,会计师将对该企业经营状况进行紧急分析,并考虑所有可能选择,包括重组、出售或吸引投资。
担任托管人之一的斯图尔特说:“真维斯是澳大利亚标志性牛仔布品牌,在休闲装市场上非常有名。就像其它许多零售商一样,真维斯在当前艰难的市场条件下还面临着网购的竞争压力。托管服务将为真维斯提供一个重组的机会,以更好迎接澳大利亚零售市场上的挑战。”
《每日邮报》称,澳大利亚以外的真维斯业务不受本次托管的影响。
真维斯在中国市场打开知名度,要得益于杨钊、杨勋两兄弟。早年杨钊、杨勋两兄弟在香港开设了一家旭日制衣厂,从事贴牌加工生意。1990年,不满足于贴牌加工的两兄弟收购了真维斯,并很快将真维斯品牌在澳大利亚市场做大。1993年,杨钊和杨勋又把目光投向了极具潜力的中国内地市场,成立了真维斯国际公司(Jeanswest International Ltd),并开始了布局。同年,真维斯在上海开出了第一家门店,并很快受到了市场的青睐。一路高歌猛进的真维斯对国内市场充满信心,1995年还将总部迁至广东省惠州市,也是杨氏兄弟的祖籍所在地。
真维斯强劲的业绩也帮助母公司旭日集团于1996成功登陆香港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0393.HK)。据媒体报道,真维斯在发展巅峰时期,全国拥有2500余家门店,销售额接近50亿港元,曾是国内服装行业的领头羊。
不过,到了2012年,中国服装行业发生了库存危机,森马、美特斯邦威、真维斯、佐丹奴等一系列大众休闲品牌都陷入了“高库存”困境,关店潮上演。媒体曾报道,2013年美特斯邦威关闭门店200多家,森马在2012到2015年三年里关闭了943家门店。截至2014年年底,真维斯中国内地关闭了213家门店,佐丹奴关闭了190家。
同时期,国外快时尚品牌,例如Zara和H&M也相继进入中国市场,进一步抢夺国产服装品牌的市场。根据旭日集团2017年的数据,真维斯全国门店数量为1298家,较2016年下降了260家,而截至2018年6月,真维斯门店数量进一步下滑至1164家,较其巅峰时期缩水了一半。
2018年8月初,旭日集团发布公告,宣布以8亿港元出售真维斯中国业务,由大股东、创始人杨钊和杨勋兄弟收购。旭日集团称,由于市场竞争越趋激烈;电商崛起打击实体店业务;时至今日,单凭“物超所值”声誉,真维斯难以吸引客户。因此,管理层的一切努力,并未为真维斯内地业务带来实质性改善。
2019年,旭日集团又发布公告,宣布将Jeanswest International出售给杨钊和杨勋兄弟。旭日集团表示,集团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市场过去三年中有两年处于亏损状态,反映若要重拾昔日光辉,集团需要对产品设计、市场定位及电商平台做深层次改造及再投资,此举不但耗资不菲,且短期内难见立竿见影效果。因此,集团计划剥离该部分业务,并对集团未来数年盈利表现起到正面作用,而业务所售获得资金用于潜力更大市场投资。
这就意味着,旭日集团相继剥离了真维斯在中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业务。
原标题:真维斯澳大利亚公司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毕马威被任命为托管人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