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消息,近日,苏州市吴江区公安局侦破一起13年前的命案积案。随着该案犯罪嫌疑人董某的落网,吴江“2007.8. 3”故意杀人案成功告破。
△新闻发布会现场
离奇命案,美发店老板娘死在店内
2007年8月3日上午,吴江区公安局横扇派出所接到报警,报警人称无法联系上老乡陈某,其经营的美发店一直关着门,怀疑出事。民警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打开店门,随即一股血腥味迎面扑来,店主陈某则倒在血泊中已死亡多时。
经过现场勘察与周边走访,警方初步判断,作案的应为一名体格强壮的成年男子,与受害人并不熟识,案发时间为8月2日夜晚。
吴江公安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深度研判现场证据,详细排摸相关人员。侦查员发现,陈某的美发店地处横扇大桥路附近的城乡结合部,四周交通便利,来往人员众多。陈某的社会关系单一,孤身一人从浙江来到吴江做美发店生意,除了店里的顾客,她没有和更多的人有过深入接触。由于当年侦查手段和工作条件有限,虽然排查了大量线索、走访了若干人员,但案件侦查依然没有头绪。
△2007年8月苏州市公安局发布的此案悬赏公告
在之后的十多年里,专案组成员换了一拨又一拨,但对案件的侦破力度始终没有改变,历任侦查员持续搜集案件线索、梳理物证材料、定期分析案情。在办理其他案件时,吴江警方只要发现有相关线索,也都会拿出来分析比对,希望能找到破案突破口。
锲而不舍,警方六天排查三百余人
2020年,吴江公安抽调精干警力对命案积案进行“回头看”,运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对“2007.8.3”故意杀人案以往线索进行集中梳理和重新分析,并由经验丰富的吴江区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白巴达尔胡专门负责此案的攻坚。
“这起案件没有侦破,是我们的一块心病,我们多次邀请刑侦专家和历任专案组老同志会诊该案。”白巴达尔胡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专案组成员重新阅查相关案卷50余本,复查各类检材120余份,确保不漏过任何一个细节。与此同时,警务网格、综治网格“双网融合”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也为案件侦破提供了便利,一些新的线索被挖掘出来。
在网格走访中,社区民警了解到一个重要信息,某群众反映,几年前,他遇到一个叫“董某成”的工友,大家都觉得他有些怪。通过警务大数据分析,证实盐城射阳籍男子“董某成”有重大作案嫌疑。对此,侦查员进行调查,然而却发现“董某成”似乎查无此人。
是群众记错了?还是“董某成”变更了身份?为了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侦查员立即前往射阳开展工作,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侦查员发现,董姓为当地的一个大姓,“董某成”中“某”字,是董姓家族中的一个“辈分”。而有些当地人私下用带辈分的名字,在户籍登记中使用其他名字。
会不会“董某成”也是这种情况?侦查员经过连续6天的排查,对300余名适龄董姓男子进行了走访,但均未发现嫌疑人员,侦查工作再次陷入僵局。
峰回路转,一本族谱意外牵出真凶
正当侦查员准备回程另寻突破口时,一本破旧的族谱让案件峰回路转。
△吴江警方最终从这张族谱中将嫌疑人揪出
在当地警方的帮助下,侦查员翻看到董姓家族的族谱,上溯到第九代,在清朝乾隆年间,出现了一个董姓分支,后来迁徙到与射阳相邻的盐城阜宁。
案件侦破似乎有了转机,侦查员立即转战阜宁。由于董姓家族庞大,很多人员在外地工作、生活,分散在山东、上海以及省内的泰州、苏州等地。侦查员充分发挥吴江公安“铁脚板”的优良传统,一方面克服当地农村生活不便、交通不畅等困难,穿梭在田间地头,走访符合条件的人员;另一方面,通过区域警务合作,一一排除疑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侦查员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发现了嫌疑人的行踪,今年51岁的董某,曾用名为“董某成”,结合相关证据,他正是“2007.8. 3”故意杀人案的重大嫌疑人。
也许冥冥中自有天意,正当侦查员准备实施抓捕时,发现董某已于前一天离开老家阜宁,前往吴江务工。得知这一情况后,前方侦查员立即向专案组汇报。经过24小时伏击守候,在松陵某建筑工地,吴江警方果断出击,成功将隐藏了13年的董某抓获。
△嫌疑人指认现场
也许是预料到自己会有伏法的这一天,13年来,董某竟一直研究法律。在到案后,他还心存侥幸,面对民警的审讯,不时讲出几句专业的法律术语,企图为自己开脱,但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他不得不如实交代自己的罪行。经查,2007年8月2日晚,38岁的董某喝了些酒,因消费纠纷与陈某发生争执,一时冲动,用刀将陈某捅死,然后逃离现场。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董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已被吴江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文中涉案人物均为化名)
原标题:美发店老板娘被杀,13年后从一本族谱上溯9代查到凶手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