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技术人员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纳底沟泥石流上部泥位安装监测预警设备,该设备可通过记录水位(泥位)和大地振动(地声)实现泥石流预报预警功能。(资料图片)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6月14日5时许,重庆市石柱县普降大雨,大歇镇流水村村民周文发出门疏通自家屋后沟渠发现,屋后斜坡有变形迹象,结合此前在群测群防员地质灾害培训时学到的知识,初步判断发生滑塌的可能性较大,随即开始疏散周边群众8户17人,同时将情况上报村委会。6时许,该斜坡出现大面积滑坡,造成下方19间房屋损毁,因人员提前撤离,未造成人员伤亡。
当前,我国正由南向北进入主汛期。自然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近期多次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称,全国多地可能因局地强降水引发地质灾害,请各地注意做好实时监测、防汛预警和转移避险等防范工作。及时发出的预警信息在防灾减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何应对复杂的汛期和严峻的地质灾害形势,在灾害来临前拉响警报并有效防范?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及专家。
汛期来临各方严阵以待
“防汛进入关键时期,各方必须紧绷防汛这根弦,筑牢防汛‘安全堤’。”水利部副部长叶建春说,针对近期南方地区的暴雨洪水,水利部先后启动水旱灾害防御Ⅳ级、Ⅲ级应急响应,派出6个工作组分赴广西、广东、江西、浙江、湖南等地指导防御工作,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强化水工程防洪抗旱调度、强化抗洪抢险技术支撑。
根据汛情预测和防汛现状,超标洪水、水库安全和山洪灾害被视为今年汛期重点防御的三大风险点。超过江河湖库设防标准的洪水危害性大,属于重大风险,必须有序防范,容不得半点闪失;大大小小的水库安全度汛同样不容马虎,尤其是那些存在不同程度病险隐患的小水库;山洪灾害点多面广、突发性强,防御难度大,是汛期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灾种。
水利部要求大江大河、重要支流水利单位及县级以上有防洪任务的城市编制防御超标准洪水预案,6月30日前完成。同时,今年计划暗访至少6500座小型水库和1000座大中型水库,及时发现问题、整改问题,保障度汛安全。目前,水利系统正对2076个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县的1万余名相关人员进行线上培训。同时,水利部门还指导基层政府修订预案并开展演练,提升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能力。
此时,灾害预警显得格外重要。
记者查阅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发布的202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发现,根据防治方案,新装备和新技术将得到更多应用。今年以来,湖南省级部门装备了包括移动通信保障车、三维激光扫描仪、无线视频传输系统、卫星地面站和移动视频单兵等各类设备553件套,市州、县市区防灾机构装备各类设备1641件套。该省还计划用3至4年时间,运用遥感技术开展1∶1万地质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价。湖南省自然资源厅总规划师申志军说,通过更高精度的调查评价,基本可以查明地质灾害孕灾条件和基本特征,建立省、市、县三级地质灾害风险管控体系。
我国今年汛期降水呈现“南北多、中间少”的空间分布,涝重于旱。预计今年6月至8月,甘肃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常年平均值偏多两至三成,甘肃境内黄河流域和河西内陆河流域可能有较重汛情。旱地防汛已成新特点。
目前,甘肃省正在积极安排水旱灾害防御,水旱灾害监测预警工作正在进行中。3月以来,甘肃水利部门对水库、重要河流重点河段防洪情况等进行了排查,已整改各类风险隐患395处。279项去年水毁工程已修复246项,剩余项目的修复将在今年主汛期前完成。
地质灾害预警助力防灾减灾
“5月下旬,云南西北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遭遇连续强降雨引发数起地质灾害,当地紧急转移安置2771人,避免了人员伤亡。6月4日凌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九华乡成功避让1起滑坡灾害,提前转移群众107人。6月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成功避让4起地质灾害,共提前撤离群众863人。6月11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成功避让1起泥石流灾害,转移群众129人,避免可能伤亡60人。1至5月份,全国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56起,2576人及时撤离危险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7亿元。”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副主任刘传正告诉记者。
为应对可能来临的地质灾害,我国已多次组织技术力量开展地质灾害风险排查、搬迁避让。各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提前启动,对重点地区发布了多次橙色预警或黄色预警,并把预警信息通过网络、手机报、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传递给社会公众。结合群测群防、专业监测等手段,及时转移受威胁群众,成功避让了多起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地形地貌、岩土成分结构、地下水活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是可以捕捉的。“因此,我们尽力去捕捉前兆,尽可能监测预警即将发生的地质灾害。”刘传正说。
我国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初步建立了地质灾害调查识别、监测预警、治理避让、应急处置、科技支撑和综合管理工作体系,取得了显著的防灾减灾成效。我国因地质灾害造成的年平均遇难人数总体上显著下降。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的建立,在减少人员伤亡和成功预报地质灾害方面成效尤其显著。2006年至2010年,全国成功预报地质灾害617起,及时撤离人员37842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4.14亿元。2011年至2015年,全国成功预报地质灾害1228起,及时撤离人员63238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1.5亿元。2016年至2019年,全国成功预报地质灾害3136起,及时撤离人员111863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37.5亿元。
我国高度重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始终致力于建立科学高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目前,我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主要分为区域监测预警和点位监测预警。其中,区域监测预警包括基于气象因素(目前主要是强降雨)的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空天遥感早期识别,点位监测预警包括专业仪器监测预警和群测群防。
基于气象因素的地质灾害风险预警已经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并给具体滑坡泥石流点位的专业仪器监测、群测群防和应急防范提供指引。
2003年4月7日,原国土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签订了《国土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关于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协议》。
2003年6月1日,中央电视台首次正式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此后,每年汛期(5至9月)由原国土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共同开展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工作,并以两部门联合发文的形式,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县(市、区)推进此项工作。该项工作运行18年来,全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32个市(地、州、盟)、1679个县(市、区)建立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体系。
针对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我国自然资源系统累计建设包括多种监测设备的滑坡、崩塌、泥石流专业监测点6000余处。这些专业监测点为提高我国地质灾害科学认识水平,有效服务当地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避险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日益完善
1999年,全国地质灾害普查开始,2003年开始全国性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目前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科学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我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起步较晚但进展很快,科研能力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防灾服务应用能力与减灾成效已取得显著进展。从政府官员到基层群众,从科技界到企业界,在中国广大的地域全面持续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这是世界罕见的。
世界范围内,较早开展降雨引发地质灾害预警研究的是日本、美国等,但防灾减灾服务主要局限于比较狭小的、局部的地域。
1974年,日本学者研究了大量滑坡、泥石流发生的累计过程降雨量和小时降雨强度,并开始研发应用滑坡、泥石流预警系统。初始时,以小规模地区的泥石流预报系统为主,通过上游泥石流形成区降雨资料的统计分析,确定临界雨量值和临界雨量报警线,可以实时采集数据、进行演算和比较判别,自动发出报警信号。
1985年,美国在旧金山湾地区正式建立了滑坡泥石流实时预警系统,研究了降雨与滑坡发生的经验和分析关系式,根据实时雨量监测数据发布滑坡易发区图。滑坡泥石流灾害预警通过当地电台、电视台以及气象特别预报的方式进行。
“由于中国地域广大、地质环境复杂、农村社区分散,我国在地质灾害的数学物理模型建立方面尚不够精细,软件研发和监测技术的首创性、精准性等方面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刘传正表示。但同时,我国的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在防灾减灾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可替代并优势明显。该体系由村(组)、乡(镇)和县(市、区)等三级监测预警机构组成,各负其责,责任到人,为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增强公众防灾意识和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国有30多万名群测群防员,初步实现了已知地质灾害点的全覆盖。重点地区建立了主汛期科技人员驻守指导工作制度。绝大多数地质灾害前兆是群测群防员首先发现并实现成功避险的。
2018年底,自然资源部组织召开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科技创新研讨会,提出要冲破制约专业监测预警发展的瓶颈,提升点位监测预警科技含量,有益弥补群测群防体系不足,研发一批“运行可靠、功能简约、精度适当、经济适用、性价比高”的普适型监测预警设备。
根据自然资源部要求,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牵头,联合19家相关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组建技术攻关团队。经过一年多努力,研发了滑坡仪系列普适型设备,可以监测裂缝、位移、倾角、振动加速度、雨量和土壤含水率等6种指标测项,这些设备集成度高、功能优化。同时,编制完成《地质灾害专群结合监测预警技术指南》《地质灾害监测数据通讯技术要求》,规范了监测数据传输通讯协议,统一了数据格式和传输方式,开发了地质灾害智能监测预警平台。
2019年,自然资源部组织有关单位在全国建立了29处试点,边试用边研发边改善。2020年,自然资源部在本级预算中安排了1800万元,在湖北、云南、陕西再建立130处试点,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中又安排了2000处试点建设任务,并由地方组织实施。同时,中国地质调查局也在部分地质调查项目中安排了33处试点建设任务,目前已完成监测方案审查及仪器现场布设工作。
在群众中培育防灾文化是减灾重要途径
6月13日,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针对贵州省遵义市、黔东南、黔南等地严重洪涝灾害,紧急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重灾区,实地查看灾情,指导协助地方做好受灾群众生活救助等救灾工作。
除政府层面有组织的防灾减灾行动外,每一个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公民有意识培育风险文化,包括畏惧文化、预防文化、防灾文化、应急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高于物理设防或物理实体防灾减灾的重要内容。
现实中,由于无意识,缺乏知识或者虽然掌握知识但不会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对变化着的现象视若无睹,对突发情况缺乏警醒,针对具体场景不会自然产生应激反应,自发调动知识灵活应用,这类基于知识意识的防灾减灾因应能力缺乏,导致灾难多次发生。
培育防灾减灾文化是可以救人,也是可以自救的。防灾减灾文化包括思想、意识、知识、认识、方法和习俗等方面。防灾减灾文化缺失是灾难放大的重要因素,强调防灾减灾文化培育与宣导是公众社会能否反思自己,不断推进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
在城乡社区防灾文化建设中,要强调“六个自我”,即自我识别、自我监测、自我预报、自我防范、自我应急和自我救治,突出强调实现防灾减灾的实时性,避免贻误减灾时机,努力把灾害损失和人员伤亡降到最低限度。
人员伤亡常常集中出现在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多、外来务工人员多和游览观光人员多的区域,或对地质灾害预警信息不响应不撤离、撤离不及时和未解除预警或应急响应情况下私自返回危险区的人群中。社区(村)防灾文化建设则体现在列出风险清单和建立社区(村)灾害风险管理机制方面。
安全减灾,事关人命。“未雨绸缪,防灾之道。到目前为止,我国防汛工作还处于前期阶段,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气象、水文等部门和各责任方,要一如既往地当好‘风雨守望人’,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加强预测预报预警,加紧汛情研判,落实各项防汛措施,确保每个风险点位安全度汛,确保今年汛期安全度过。”水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原标题 :观察丨汛期地质灾害多发如何应对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