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消息,阳糯雪山下,蜂子岩在最后的冬日夕阳下闪着金光。
瓦岩乡桃园村,这是巴木玉布木最熟悉的家的地址,2月2日,正是距离撤乡并镇挂牌还有两天的时间,挂牌后就叫板桥镇了。
2010年春运,一张照片火遍了全国:南昌火车站,一位年轻母亲被超大的行囊压弯了身躯,她手里的双肩背包眼看拖地,但揽在右臂中的婴孩整洁而温暖。
时隔11年,这张照片的再次火遍网络,图中的主人翁叫巴木玉布木,今年32岁,是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瓦岩乡桃园村的一名彝族妇女。
目前,巴木玉布木在福建打工,帮别人养殖海参。
相隔千里的惊喜对话
巴木玉布木:借钱也要供娃娃读书
2月3日中午,川观新闻特派记者赶到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溪南镇,在台江码头工地宿舍找到了巴木玉布木。
此刻,巴木玉布木夫妻俩和工友们在吃午饭,她也正好在和家里人视频连线通话。令人欣喜的是,视频电话那头,巴木玉布木的家乡凉山州越西县瓦岩乡桃园村,川观新闻后方记者正好在她的家。
“春运母亲”和家人,记者和记者,展开了一场相隔千里的惊喜对话。
2月3日15时33分,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溪南镇台江码头,室外气温15℃。
巴木玉布木和丈夫巫其石且,穿着雨靴,戴着手套,将一个个蓝色塑料桶从水中提起,打开盖子,放入饲料,再关上盖子,放入水中。
温热的阳光,斜射在用竹竿、塑胶与木材纵横交错编织的渔排上,夫妻俩的脖子上,渗出层层汗水。
▲巫其石且和巫其作古是两兄妹,妹夫吉尔阿木也一起来到霞浦,每天工作完,4人都会在栈道上遛弯,毕竟在水面上生活会持续到今年四月。
比天气更热的,是关于他们的一条新闻。
2月2日,《新华每日电讯》刊发报道《11年前那位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找到了!》在全网刷屏。来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瓦岩乡桃园村的建卡户巴木玉布木,正是其中的主人公“春运母亲”。
新的春运大幕已经开启,巴木玉布木再次踏上了旅途,新的春运故事开始上演。记者赶赴福建,一路追寻。
▲巴木玉布木今天搬海参笼时把手给扭了,巫其作古用消炎凝胶为其消肿
前后追寻:昨天开始不断接到陌生人电话,不知道自己“感动了中国”
“你们是咋个找到我们的哟!”拍拍身上的泥土,巴木玉布木又露出既熟悉又灿烂的笑容。
当我们告诉她,“现在全中国都认识你这位春运母亲了”,她透露出复杂的眼神,惊讶、害羞又略带迷茫。
十几天前的一个中午,正在深圳一家电子厂上班的巴木玉布木,突然接到乡上干部打来的电话,“在哪里?外面来了两个人要找你,几号能回来?”当天晚上,女儿也在电话中问她何时归家。
“直到现在,我也不清楚发了什么事。”当时,电子厂的工资还没发,老板就从她的工资里扣了费用,工友帮她买了到西昌的机票。第二天,她就坐飞机回到了老家。
初见照片作者,巴木玉布木丝毫没有印象。当他们拿出这张背着行囊的照片后,她才依稀想起来。“已经记不清是哪一年拍的了,太久了。”
▲上午是巴木玉布木他们最忙的时候
大约2月2日中午开始,每隔两三分钟就有陌生电话给巴木玉布木夫妻俩打电话。“一听,都是采访我们的。还有很多人加我们微信,喊我们录视频,开抖音。我不知道什么是抖音。”巴木玉布木说。
“我那个包看着这么大,实际上很轻的,里面都是些衣服、被子、毛毯。”她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时,坐在屋里的丈夫却说了反话,“起码有五六十斤哟!那个时候你还年轻,感受不到这么累,现在再背这么多肯定都背不起了。”
“现在全国人民都叫你'春运母亲',你怎么看?”面对记者,她半带迷茫地眼神说:“不知道。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给我打电话。”
不过,在每一次接到陌生电话后,巴木玉布木都礼貌地接听并回答对方的提问,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由于对普通话还不完全熟悉,她有时候没听懂对方说什么,就把电话递给丈夫。巫其石且也同样礼貌地接听、回答。
轻重包袱:这些年,行囊中大件物品越来越少,但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
2月2日中午,川观新闻记者抵达凉山,希望找到巴木玉布木,结果扑了个空。
她早已踏上前往福建的新春运旅途。
几天前,巫其石且已经和越西县板桥乡瑶村村民吉尔阿木一起,结束江苏无锡的工作,辗转台江码头打工。“每天,我们把海带、泥巴、饲料搅拌好,第二天上午再把这些饲料喂给海参。”
▲巫其石且(左)和吉尔阿木是体力活的搭档,每天下午都要准备好第二天喂养海参的饲料
海浪翻滚,渔排浮动。如此带来的眩晕,巴木玉布木早已适应。累了,就到渔排旁的一座木制的蓝色小屋里休息会儿,喝口水。这个拥有一间餐(客)厅,4间卧室、一个厨房的小屋,就是他们的宿舍。
其中两间是巫其石且夫妻和吉尔阿木夫妻住,一间老板曾先生住,还有一间用来储物,堆放着用不完的被子、毛毯。
宿舍墙上,挂着4个透明塑料袋,里面装着巴木玉布木从老家带来的腊肉和干酸菜。和11年前那次春运的包袱相比,巴木玉布木这次的包袱轻了许多,只有几件衣服和一些生活用品。
“以前穷,东西少。出门回家都是大包小包,还提几个桶,里面装的都是土豆、苞谷,怕不够吃。一床被子用几年,到哪里都带上,直到烂到不能再烂了才扔掉。”巴木玉布木说。现在呢,不缺这些。全国各地奔走,换个地方打工,被子这些大件物品,要么就地卖了,要么送给工友。
有形的包袱轻了,无形的包袱或许在加重。巫其石且坦言,现在的生活压力更大了。
自从11年前归家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夫妻俩都长期在家照顾小孩,陆续种了22亩烤烟。
大约在4年前,眼看地里的大片烤烟即将收获,却未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冲毁掉了其中14亩。“一片叶子都没找到,土地变石头沟沟,我哭,老婆也哭。”
加上几个孩子陆续出生、长大,老人劳动力渐渐减弱,为了支撑这个家庭,近些年,夫妻俩又断断续续往外面跑,打零工。
多寡滋味:从水煮土豆到豆芽炒腊肉,穿上小白鞋她把头靠在丈夫肩上
12时许,忙完上午的工作后,坐在竹筏上清洗完水靴,吉尔阿木的妻子巫其作古,又仔细洗了双手,切了一大块腊肉,走进厨房,切菜、点火、热锅、烧油。巴木玉布木在一旁打下手。
半个多小时,一电饭煲香喷喷的米饭、两碗豆芽炒腊肉、一钵煮腊肉、一碗酸菜汤,端上餐桌。细细品尝,味道不输小饭馆。
在巴木玉布木印象中,过去在老家煮饭,基本是煮一锅水,然后几个土豆往里一放,加点盐就出锅,什么味道不是重点,重点是吃不吃得饱。
▲巫其石且说喂养海参的饲料主要是海带边角和滩涂上的淤泥,通过搅拌,就是上好的饲料
不断折返在大小城市之间,巴木玉布木的嘴变“刁”了,炒菜首先要追求口感。记者看到,厨房里,酱油、味精、醋等调料摆了大半个案板。
调剂生活的多彩滋味,还有小屋中最常见的东西——洗漱和化妆用品。
客厅一张靠墙的放桌上,摆放了4瓶洗发露和一瓶沐浴露。还搭了一个小小的梳妆台,台上挂着镜子,摆满外语标识的洁面乳、精华水、活力乳和香皂。
一说话,巴木玉布木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以前小时候我们是不刷牙的,到外头打工才开始刷的。”久而久之,打扮自己成了一种习惯。
巴木玉布木进屋关门,脱下沾满泥土的水靴、衣裤,换上一身淡紫色绒衣、长裤,穿上一双小白鞋,感觉年轻了好几岁。
“都是他给我买的。”说话间,她把头,温柔地靠在了丈夫的肩上。
新旧希望:出去打工是无奈也是最好的选择,借钱也要供娃娃读书
正吃饭时,巴木玉布木的电话响了。
“妈妈!”原来是大女儿巫其拉布木,打来了微信视频。
“吃饭没有?”巴木玉布木的嗓门儿明显提高了。
对于长年累月在外奔波,巴木玉布木的心头,总有一丝愧疚。“不出来打工,没钱供养小孩。出来打工,又没时间照顾他们、教育他们。”在她看来,出去打工是无奈也是最好的选择。
北京、上海、广东、深圳、天津、江苏、湖南、福建……这些年,夫妻俩把全中国跑了个一大半。钢筋工、水泥工、搬砖工……体力活儿也干了一大半。
如今,在台江码头养海参,除去生活费,夫妻俩每月能挣六七千元左右。“省吃俭用,我们还能多存点。”巴木玉布木说。
目前,由于巫其石且的父母年事已高、体弱多病,4个小孩现在都交给巴木玉布木的父亲照顾,其中3个在读书,最小的一个在家。
为了尽量多挣钱,他们尽可能少回家。去年,夫妻俩都只在6月外面没找到工作时候,以及11月过彝族年之前,回过老家。
“我们两个都不识字。”巫其石且说,即使他们在家的时间长一些,也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现在进了学校,一切就交给老师,我们相信老师!”
夫妻俩说,过去,他们的希望很简单,就是怎么多挣点钱,把肚子吃饱。如今,他们有了新希望,就是如何把几个孩子养大、养好,特别是支持他们多读书,“借钱也要供娃娃读书!”
不识字的夫妻俩,尝遍没文化的亏,干最累的活儿,拿最低的工资。
台江码头的老板郑先生,还告诉他们一个不太好的消息:养海参一般只在每年12月至次年4月。因为5月以后,海水水温逐渐升高,就不能再养了,活儿就干完了。
下一站到哪里去,目前夫妻俩心中都没个底。
“先不去想那些!”巫其石且安慰妻子,“我们打了这么多年工,有那么多朋友,到时候自然有工作。”
“嗯。”
越西县桃园村
感动中国“春运母亲”的家乡
越西地处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汉武帝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设置越嶲郡,至今有2000多年建制历史,为南方丝绸之路“零关古道”要塞,古称“越嶲”。
▲越西县瓦岩乡桃园村航拍 王云 摄
桃园村第一书记刘剑迎在村头,带着记者来到巴木玉布木的家。
这是一栋粉着白墙的砖房。冬日暖阳下,巴木玉布木13岁的大女儿巫其拉布木正带着弟弟妹妹在门前小院玩耍,欢乐的笑声极具感染力。
▲巴木玉布木的大女儿巫其拉布木带着弟弟妹妹正在玩耍。王云 摄
屋内的客厅宽敞明亮,三个卧室干净整洁,地面都贴了瓷砖。巫其拉布木说,妈妈昨天刚到了福建省,和爸爸一起在福建务工,养殖海产品。
“巴木玉布木家是2014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到去年,她们家实现农业收入7万元,务工收入3万元,年收入达到了10万元,已经于去年脱贫了。”刘剑说。
26岁的村民阿布五来家的房子距离巴木玉布木家仅仅20多米远,他说,2019年过完彝族年,曾和巴木玉布木一起去深圳的一家电子厂打工,当时包吃包住,每月3500-4000元收入。村里的伙伴们很多都是在农闲时出去务工,深圳、山东、河南、福建等地都有。在阿布五来眼里,巴木玉布木是个闲不住,很勤快的人。
巴木玉布木的大女儿巫其拉布木说,前些年,爸爸妈妈在家里种烤烟,后来,为了改善家里的经济条件,爸爸妈妈到深圳、福建等地打工,每年11月的彝族年才回家,春节期间是不回家。
▲巫其拉布木
▲巫其拉布木和妹妹王雪医
巫其拉布木和弟弟妹妹都在外公外婆所在的新民镇上学,巫其拉布木在新民中学读初一,妹妹王雪医在新民镇小学读一年级,弟弟巫其布吉在新培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最小的妹妹王雪琦也快上幼儿园了。
“我是我们班的班长,还是劳动委员哟。”见到记者采访,活泼的王雪医笑着说,她上学期的成绩不错,平均都是90分以上。
“爸爸妈妈在外打工期间,很少在我们面前说工作,我和弟弟妹妹平时住在外婆家。”巫其拉布木介绍,虽然平时爸爸妈妈很忙,但是经常和她们打电话或视频通话。
一直到前几天,小姨将报道妈妈的新闻发给巫其拉布木说,她才知道妈妈在网络上出名了。“看到照片后有点心酸,妈妈这么辛苦,我觉得更应该在家里照看好弟弟妹妹。”
曾经,巴木玉布木所在的桃园村,以种植玉米、荞麦和土豆为主。10余年前开始,村里开始推广发展烤烟种植,逐步成了全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目前,村里八成以上的土地都种上了烤烟,去年的产值达到了六七百万元,农户多则年收入十多万元,少则收入几万元,不少村民靠着烤烟种植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驻村第一书记刘剑介绍,巴木玉布木家2014年录入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被列为帮扶对象。在帮扶干部的帮助及她自身努力下,她家的土地全部发展成了烤烟,家中经济条件逐步改善。
刘剑介绍,近年来,在国家脱贫攻坚政策帮助下,桃园村村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全面改善,通村道路全部硬化,水、电全部达标,村民们勤劳肯干,日子越过越好了。
“叔叔,我带你去看我们的学校吧。”7岁的王雪医开心地换上红蓝相间的校服,还特意戴上口罩,说,“进学校必须要戴口罩的。”
距离桃园村7公里左右的新民镇是巴木玉布木的父亲家,父亲巴木阿比今年53岁,2016年修起了两层小洋楼,家里种植烤烟18亩。见到记者来,巴木阿比热情地把记者往家里让,“现在年纪大了,就在家里务农,带孙孙。”巴木阿比乐呵呵地说。
距离巴木阿比家20米就是新培幼儿园。小孙子巫其布吉在这里上幼儿园很方便。
王雪医就读的新民小学就在镇上,距离家步行不到10分钟。
宽敞的学校操场边矗立着四栋教学楼,“这就是我的学校。”王雪医自豪地说,“大人们都说我们的学校和姐姐读书的中学是我们这里修得最漂亮的建筑。”
繁忙的成昆线上,越西普雄火车站旅客熙来攘往,和巴木玉布木一样的越西彝族老乡外出务工大多是从这里出行踏上打工之路,又从这里返乡。
“截至2020年12月,全县累计转移输出农民工9.72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5272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12.725亿元。”越西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严内明是桃园村的包村领导,他介绍说。越西县于2020年脱贫摘帽,全县有各级各类义务教育学校92所。
连线“春运母亲”作者
“拍照片时,手里拿的是一个坏镜头”
2月3日,川观新闻记者独家采访了“春运母亲”照片作者,新华社记者周科。
▲1月21日,新华社记者周科(左)和巴木玉布木的合影。李思佳摄
拍这张照片时,周科手里拿的是一个经常脱焦的坏镜头
川观新闻记者:想请您详细谈谈,当时为何要拍这么一张照片?
周科:2010年春运,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第一年的时候我也拍过春运,但稿件的采用量不好,我就在想能否换一个角度,拍一些有特点的。于是我换下了标准镜头,换上长焦镜头,但那是一个坏镜头(笑)。
川观新闻记者:一个坏镜头?
周科:对,那个镜头时间很长了,老是脱焦,按不准,经常失灵。一脱焦,我就得把镜头卸下来,再重新拧上。好巧不巧,拍摄巴木玉布木时,这个坏镜头一下就对准了。
川观新闻记者:当时怎么发现巴木玉布木的?
周科:我当时往南昌火车站东广场走,正好她(巴木玉布木)往进站口走。车站人不多,她的包很大很显眼,距离我二三十米的时候,我蹲下来赶紧连按快门。后来其他记者也发现她了,围着她拍,她显着有点腼腆害羞。我上前问她是否需要帮助,她说不用,然后摇摇晃晃地进站了。
为找到“春运母亲”,周科每次到基层采访都要拿出照片给人看
川观新闻记者:为什么一定要找到这位“春运母亲”?
周科:当时她急着赶火车,我急着回去发稿,彼此没有进一步沟通。但拍摄她的那一刹那,我其实是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我高中时不爱学习,为了让我念书,母亲也是把书本、被子、水桶等捆成一大包,送我去上学。我从这位“春运母亲”的照片中,看到了我母亲的影子。
再一个是心存感激。照片刊发后,被数百家网站和报纸选用。2011年,这张照片还获得年度中国新闻摄影日常生活类金奖和第21届中国新闻奖。对于一个刚入职两三年的职场小白,这份沉甸甸的荣誉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所以我想找到她当面感谢,同时也想以哪种方式资助她怀里的孩子。
川观新闻记者:11年间,你都通过哪些渠道寻找这位母亲?
周科:这些年,我只要去到基层采访,都拿出手机给对方看照片。贵州、广西打工的人比较多嘛,也请新华社的同事帮忙打听。另外,就是在网上发布信息,媒体页面、寻人网站页面等,看网友能否提供有效信息。
这些年,一直有信息综合过来,有说“春运母亲”是浙江的,有说是安徽的,后来才锁定凉山州越西县。
川观新闻记者:又是怎么找到她家所在的瓦岩乡桃园村?
周科:我们确定越西县以后,就跟当地联系,但是不知道她是桃园村的,也是找扶贫干部一个个村打听,最终确定是这里。后来采访中我才知道,巴木玉布木的女儿和侄女早就给她看过这张图片了。
已经与“春运母亲”约好了,跟拍她一辈子
川观新闻记者:之前到过大凉山吗?
周科:2018年的时候来过,拍摄佛山和凉山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当时去了昭觉、越西等地。
川观新闻记者:这次再来,凉山脱贫攻坚成效哪些给您留下深刻印象?
周科:我印象中,2018年的时候,不少人还住在土坯房里。路也很不好走,有的路坑坑洼洼的,开车也是摇摇晃晃,有时候还要下来走路。
这次再来,每家每户通了路,而且修得很好。人的精神状态也不错,都住进了钢筋水泥的房子,再也不是土坯房,家家户户挂着腊肉香肠。
川观新闻记者:未来还有没有再来凉山的打算?
周科:以后肯定还会来的。我已经跟巴木玉布木约好了,要跟拍她一辈子。
原标题:再访凉山越西“春运母亲”:不知道自己感动了中国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