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长三角进入“极高人类发展水平”,专家建议推进十二年免费教育
11-09 13:56:35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微信公众号

图片

图/图虫创意

中国新闻周刊微信公众号消息,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已经整体进入极高人类发展水平。

根据清华大学区域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近日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2020年中国人类发展指数(HDI)为0.781,总体处于高人类发展水平前列,而长三角地区的HDI则上升至0.814,整体进入极高人类发展水平。

这份名为《长三角地区人类发展进程报告(2010-2020年)》(以下简称《报告》)的研究,基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HDI工具,测算了2010-2020年间长三角地区各市的HDI指数。

据悉,HDI指数更强调人和人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经济增长,在理念上更加契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总体目标。

根据联合国《2020人类发展报告》,全球HDI指数最高的3个国家为挪威(0.957)、爱尔兰(0.955)和瑞士(0.955)。

已经整体进入到极高人类发展水平的长三角地区,还有什么短板?又该如何解决?

报告课题组组长,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杨永恒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表示,建议长三角地区“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有条件地区探索推进十二年免费教育”。

区域内差距显著缩小

根据测算,长三角区域内人类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2010年,仅有上海、苏州、无锡三市的HDI大于0.8,处于极高人类发展水平,覆盖人口约4000万。2020年,极高人类发展地区扩展到长三角的17市,覆盖人口约1.29亿,占长三角地区总人口的55%。

《报告》将长三角区域差距缩小的原因,归结于长三角中心区的快速发展及其产生的辐射带动效应,推动了周边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其中,皖北、皖西、皖南地区的城市进步最快,缩小了与发达城市之间的差距。

杨永恒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除了上海,江苏、浙江等核心区域的带动,安徽省会合肥及芜湖等城市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对周边地区也产生了较大的带动作用,对于推进长三角区域平衡发展产生了很大作用。

数据显示,安徽合肥的GDP,从2010年的2701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0045亿元。合肥在全国城市的GDP排名,也从第38名上升到第17名。近十年,在所有省会城市中,合肥排名上升速度最快。

杨永恒分析,由于地缘优势,安徽一直以来是江浙沪产业转移目的地之一,随着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承接江浙沪产业转移有加快的趋势,这也推动了江浙沪地区部分产业外溢到安徽。

“长三角区域间人类差距显著缩小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皖北、皖西、皖南地区曾经相对落后,能够更好地发挥后发优势,过去10年进步非常快。”杨永恒解释,但是像上海、苏州、无锡等本身处于较高水平的地区,虽然也在不断提升,但在较高水平上进一步提升的难度比以往要更大。

教育指数成突出短板

报告显示,2020年长三角地区的预期寿命指数和GNI(人均国民总收入)指数分别为0.935和0.812,教育指数则仅有0.712,比0.814的HDI值低约0.1,是影响地区人类发展的突出短板,也是未来进一步提升人类发展水平的着力点。

随着长三角地区整体进入极高人类发展水平并且区域间差距明显缩小,《报告》建议,长三角地区应实现公共教育体系“向前延伸”到学前教育,“向后延伸”到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以不断提升居民受教育程度。

杨永恒将此概括为建议在长三角地区“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有条件地区探索推进十二年免费教育”。

他说,教育是民生之首,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教育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提升区域内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一来可以满足区域内居民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教育的迫切需求,二来也为长三角地区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相适应的高素质人力资本。

从省级层面来看,上海的预期寿命指数、GNI指数和教育指数分别为0.980、0.886和0.792;江苏分别为0.899、0.840和0.719;浙江分别为0.910、0.820和0.707;安徽分别为0.885、0.750和0.671。

上述地区,教育指数均显著落后于预期寿命指数和GNI指数。沪苏浙三省市虽总体上处于极高人类发展水平,但教育指数均低于0.80,江苏和浙江的教育指数则略大于0.70;对于处于高人类发展水平的安徽省,教育指数还处于中等发展水平。

在杨永恒看来,教育表面看是为个人赋能,本质上是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长三角地区经济相对发达,有实力去支撑提供更高水平的教育,通过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居民人力资本积累,赋能区域长远发展。

“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探索推进‘十二年免费教育’,不仅涉及财力,更涉及政府决心。” 杨永恒表示,中国平均受教育年限与欧美发达国家相差约3-4年,甚至还低于部分经济发展水平不如中国的国家。从全国层面来讲,可能还不具备全面实行十二年免费教育的条件,但对于长三角发达地区,应该有能力也有条件探索推进。”

目前,国内已有城市提出“十二年免费教育”,并写进政府公告。

2021年4月,深圳市对外公开表示,将探索实施免费教育在当前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向两头延伸,力争到2025年逐步推进十二年免费教育。

十二年免费教育与九年义务教育有什么差异和关联?探索推进十二年免费教育应该注意什么方面?

对于这点,业内专家表示,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普及、免费、均衡和强制的特点。国家对义务教育负有保障责任,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按比例分担,其中中央财政拿大头。

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探索推进十二年免费教育”则不同,其中超出九年义务教育这一国家基本标准之外的部分,是由地方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和本地区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而提供的公共教育服务,应该由地方财政来支撑。

因此,杨永恒认为,长三角地区各地各级政府,要根据自身实际逐步推进,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能够脱离经济发展基础。

除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报告还建议长三角地区建立全生命周期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教育体系“向前延伸”到学前教育。

他说,“我国学前教育仍面临着若干挑战,公益普惠式幼儿园供给不足,难以满足日益旺盛、更加多元化的学前教育需求。完善长三角地区公共教育体系,另一个重点就是向前延伸到学前教育,扩大公办幼儿园供给,鼓励引导规范社会力量办园,不断提升公益性普惠式幼儿园的规模和质量,切实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力争在全国率先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更高阶”公共政策试验区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但相比其他地区,也将提前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比如老龄化挑战。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上海的65岁及以上人口为404.9万人,占16.3%,比2010年提高6.2个百分点。

根据《报告》,2018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0岁,但人均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8.7岁,中间相差8.3岁。中间差距的8.3岁,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低质量”生存年限,包括长期卧床、病痛等不健康状态。

杨永恒说,建立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也是长三角地区下一步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事实上,HDI指数更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人自身能力的提升,所以对一个地区公共服务体系也更加关注。

杨永恒认为,一些落后地区由于自身条件限制,无法承载现有人口的全面发展,因此要促进人口更加自由的流动,从低人类发展地区向高人类发展地区的流动,让他们在相对更发达的地区享受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此外,促进人口向发达地区的集聚,也有利于对冲发达地区正在逐渐消失的人口红利,创造新的人口红利。”他补充道。

《报告》也特别指出,要重点缩小经济集中度与人口集中度的差距,尤其是要促进人口自由流动,推动人口向城镇集聚、从低人类发展地区向高人类发展地区流动,让人口与经济更均衡地分布于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更好的城市化地区。

但是,作为相对发达地区,未来也需要承担更全面的责任。

“年轻的劳动力为发达地区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和财政收入,却难以享受到与当地人大体相当的公共服务。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在流入地交社保,退休以后或者干不动了就回老家,到头来的养老责任还是落在了中西部地区的流出地上,这显是不合适的。”杨永恒说。

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不论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探索推进十二年免费教育”,还是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长三角都是一个非常好的试验区,能够为其他地方发展提供示范,形成经验向全国推广。

原标题:长三角进入“极高人类发展水平”,专家建议推进十二年免费教育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