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消息,今天(16日),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县中整体办学水平显著提升,市域内县中和城区普通高中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健全,统筹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推动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以上。
据了解,2020年,全国共有普通高中学校1.42万所,其中,县、县级市举办的普通高中7243所,占比51%,在校生1468.4万人,占比59%,县域普通高中规模超过全国普通高中学校总数一半,是县域基础教育的龙头,办好县中对巩固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带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服务国家乡村振兴和人才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一些地方县中发展还存在生源和教师流失、基础条件相对薄弱、教育质量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特别是适应高考综合改革实施选课走班,县中办学资源不足问题更加突出,迫切需要加大扶持力度。这份提升计划从深化招生管理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办学薄弱环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四项重点任务入手为县域中学“强筋壮骨”,一起来看一看。
坚决杜绝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
“县中提升计划”提出,着力构建规范有序和监督有力的招生机制,坚决杜绝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防止县中生源过度流失。主要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对加强招生管理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明确各级招生管理责任,提出各地要在落实县级招生管理责任的基础上,切实强化省级统筹责任和地市主体责任,严格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全面落实“公民同招”和属地招生政策;二是强化招生工作监管,要求各地全面建立地市级高中阶段学校统一招生录取网络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省级统一招生录取网络平台,切实加强招生计划和录取过程管理,加大对违规招生行为的查处力度;三是增加农村学生升学机会,提出“十四五”期间高校招生有关专项计划将继续对基础教育薄弱地区予以支持。
严禁抢挖县中人才 健全教师补充激励机制
面对近年来,一些县中优秀教师流失严重的突出问题,“县中提升计划”明确提出,严禁发达地区、城区学校到薄弱地区、县中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对未经组织人事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同意,恶意从县中学校抢挖人才的,停止学校各类评优评先资格。
据统计,目前,全国县中教师总体缺编7.7万人,共有3776所县中生师比超过国家标准。“县中提升计划”要求各地依照条件标准及时补充县中教师,优化教师配备,着力解决县中教师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缺员问题。教育行政部门不得挤占县中教职工编制或长期借用县中教师,严禁公办学校教师在民办学校任教,并于2022年秋季开学前完成整改。
此外,还将建立教师的补充激励机制,比如,实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适当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中高级教师岗位设置适当向县中倾斜,合理核定县中绩效工资总量,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向优秀人才倾斜。“县中提升计划”还提出加大县中校长和教师培训力度,教育部组织开展县中校长和教师骨干示范培训,省级组织县中校长和教师全员培训,不断提高校长办学治校能力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实施托管帮扶工程 支持薄弱县中
教育部将开展托管帮扶工程,通过多种形式的县中托管帮扶工作,努力使每个教育基础薄弱县都得到支持,加快整体提升县中办学水平。
1、教育部依托举办附属中学的部属高校,面向100个县托管100所县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按照对口支援关系,组织东部发达地区省份,面向西部10省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组团式对口帮扶。3、各省(区、市)要组织有条件的地方高校开展县中托管帮扶工作。4、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组织区域内优质普通高中与薄弱县中开展联合办学、对口支援,每所优质普通高中至少托管帮扶1所薄弱县中。
在托管帮扶过程中,教育部明确:要充分发挥托管高校要在县中校长选配、教师招聘、师资培训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应给予积极支持和相应保障;托管高校要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不得收取“品牌费”。
提高县中经费投入水平 “一校一案”制定标准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普通高中建设资金391亿元,各地也加大了经费投入,全国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4570所。然而,我国县中整体办学条件依然相对落后。2020年,全国有1121所县中校舍建筑面积不达标,校舍缺口达899万平方米;县中每百名学生拥有教学用计算机数量仅为市区的六成。
“县中提升计划”要求,国家继续实施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项目,重点支持改善县中基本办学条件,要求各省(区、市)指导市县“一校一案”制订本地县中标准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切实加大地方财政投入,确保如期完成县中标准化建设。原则上常住人口5万人以上或初中毕业生2000人以上的县,应建设1所普通高中。要实现县中网络连接全覆盖,完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保障体系,加快提升县中教育信息化水平,更好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目前,全国所有省份均建立了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制度,其中28个省份经费标准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每生每年1000元以上,但一些中西部贫困地区县中很难落实每生每年1000元以上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县中提升计划”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大普通高中教育投入力度,并向县中倾斜。各省(区、市)要科学核定普通高中办学成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时提高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水平,省、市两级要加大对欠发达县区经费投入,确保县中生均公用经费足额拨付到校。继续实施好国家助学金和免学杂费政策,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消除大班额 有效控制大规模学校
据统计, 2020年全国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为9.45%,比2017年下降了近21个百分点,但中西部地区大班额比例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地方还存在大规模学校问题,直接影响了教育质量,也不利于学校管理和学生身心健康。对此,“县中提升计划”进一步提出了工作目标和要求,一是加大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专项规划实施力度,全面消除56人及以上大班额,普通高中新入学年级班额不得超过55人;二是对现有的大规模学校,各地要结合实际制订规模压减实施方案,积极稳妥化解大规模学校,并随着办学规模调整,优化校舍资源配置和功能结构,有效改善教学条件和学习生活环境;严禁随意撤并县中,新建普通高中规模不得超过3000人,防止出现新的大规模学校。
原标题:县域高中规模超普高总数一半 这份提升计划事关1460多万县中学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