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43.3%和46.6%;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分别不低于70%和80%;高发地区重点癌种早诊率达到55%及以上并持续提高;基本实现癌症高危人群定期参加防癌体检。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疾控处处长胡宇峰
胡宇峰表示,通过持续改善环境建设,开展全健康知识普及,加强癌症早诊早治宣传教育,提高癌症救治水平,重庆市民癌症早死率由2020年的6.55%下降至2021年的5.97%,提前实现了2025年的目标。
资源融合,构建三级癌症防治网络
病因预防、早诊早治及临床治疗是癌症防控的三级体系,对于护航百姓健康、实现“健康中国”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持续提高癌症的防治能力,重庆在全市成立了40个区县级肿瘤防治办公室,依托“一网一链”区域肿瘤防治体系深入推进医联体建设,涵盖10家分院、23家肿瘤规范化诊疗基地、15家托管医院、59个医疗协作单位、20个紧密型肿瘤专科联盟,搭建远程医疗平台,开展定期对口帮扶。
同时,出台《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清单》,将肿瘤登记与随访、健康处方和健康教育纳入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开展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履职评价,有效推进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融合发展。
此外,由市政府与国家卫生健康委签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共建协议》,明确支持以“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为主体建设癌症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承担区域内癌症疑难危重症诊断治疗、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癌症防治和科普宣传工作,有效发挥“医、教、研、管、防”等方面辐射和带动作用,提升全市癌症防治整体水平。
癌症防治,重庆“早早”在行动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通过早期发现可以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不难发现,癌症防治,“防”患未然,越早越好。据胡宇峰介绍,围绕“早”的防治理念,重庆市今年来做了多方面的工作和努力。
▲发布《重庆市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指南(2021版)》
打造权威科普平台,开展全民健康促进。2021年共开展科普直播及学术保障200余场,网络访问量达1937万人次。发布《重庆市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指南(2021版)》,持续“胖熊讲科普”微信栏目。建立专业化的科普宣传专家团队,编写全国首套成体系的《肿瘤防治科普丛书》,发行11.7万册。充分利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开展系列科普宣传活动,有效提升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
实施早诊早治推广,强化筛查长效机制。实现农村适龄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两癌”筛查区县覆盖率100%;2021年在全国率先开展针对肺癌、乳腺癌等九大常见癌症的危险因素调查和高危人群评估。通过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有效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延长患者生存和减轻癌症负担。
实施癌症信息化建设,打造癌症防控平台。积极构建重庆市癌症防控平台,建立以医院为基础的肿瘤登记系统、癌症筛查系统、全民癌症风险自助评估系统,提高肿瘤科学预防、早期筛查和诊疗服务能力。
实施科研攻关,加强相关学科建设。建设市级科技创新平台,积极争取国家科研立项,组织重点项目研发,争取经费支持。
狠抓体系建设,扩大科普宣传
癌症防治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更离不开老百姓的主动意识。每个人都应该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正确认识癌症、积极防控癌症,树立癌症三级预防理念,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主动参加防癌健康体检,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癌症早诊率和生存率,切实遏制癌症危害,提升身体健康水平。
“接下来,将狠抓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全市癌症防治体系;完善医防协同机制,以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清单和履职评价为抓手,建立公立医院癌症防治履职情况与等级医院评审、医院总体绩效以及市级财政补偿比例挂钩的制度;依托市级公共卫生重点专科(学科)建设,打造一批癌症防治专科群,切实提升癌症防治能力。”胡宇峰说。
▲广泛开展科普宣传
另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扩大健康科普,以“健康中国重庆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健全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建设完善健康科普微信号、视频号等载体,扩大科普平台宣传力和影响力;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癌症防治主题健康知识讲座、专家义诊、科普宣传、各类卫生健康志愿服务等,提高宣传效果,增强群众癌症防治意识和健康素养水平。(文/李灵;图/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