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网上流传一张落款为“绥化市教育局”的通报。通报称,4月11日,绥化市一学校的高一学生,因其家长从外地返绥未按要求向学校报备,对该生作出开除学籍的处理决定。通报在网上引起热议,绥化市市长表示,该事不属于教育局处置范围,该文件是“没有效力的”。对于该学生,不会采取开除处置,只会进行批评教育。绥化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随后发布通告称,责令学校整改、学生正常上课,撤销绥化市教育局通报,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如此一来,不仅以程序正义精神纠了错,还依法依纪问了责。这既是对当事学生负责,也是对社会公众负责。
家长返乡,学生未报备而正常上学,违反了学校防疫要求,确实应该批评教育。防疫是所有人的防疫,没有人可以突破规则成为“例外”。根据当地教育局通报,由于该学生父亲是密接,从而导致该生全班、8位任课教师及共同居住人需要隔离观察,对正常教学、生活、防控秩序造成了一定影响。对此,学校及时做出反应也是正常,但因此开除学生,实属矫枉过正,是对权力的滥用。
人们可以洞察和体味校方在知悉真相后的惊愕、忧虑情绪,却不能接受校方反应过度,任性而为,亦不能接受教育部门不加科学研判、把关,糊里糊涂发出通报认可校方做法。
一方面,作出开除学生的决定,堪称苛责,对解决问题也无济于事。审视事件全貌,“密接风波”首要责任还是在学生家长身上。虽然学校有权针对学生情况进行处理,但也应该一码归一码,“罚当其责”,岂可不分青红皂白,超限度、“降维打击”学生,造成“连坐”之社会观感?开除学生,是学生难以承受之“重”,这么做有没有考虑到一名学生的承受能力?惩罚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最终目的。事情已经发生,按规定、按程序妥善处置,将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才是要务,稍有差错就挥舞大棒,既“超纲”,也无意义。
另一方面,此举与学校教育初衷背道而驰。教育重在塑造学生心灵,动辄“开除”与立德树人的目标不合,展现的是一种粗暴的教育手段。况且,开除之后,该学生的上学问题如何解决?难道就此提前推向社会吗?高一学生还是个孩子,若因此事“不光彩”地离开校园,不仅前途未卜,甚至走向歧途。这不是其该承受的后果,也不是学校该做的事。
确实,在防疫方面,出于对师生生命健康的考虑,学校要严格把关,但也要讲究方法手段,不能简单粗暴搞“一刀切”。“一刀切”看似雷厉风行、法不容情,实则头脑发热、过犹不及。此种过度防控只会制造乱象、扰乱视听,最终结果也将适得其反。
对疫情防控问责的“苛责”“超纲”,此风实不可长。绥化通过特别机制,对错误做法加以干预、制止,维护了学生正当权益,值得肯定,但我们更希望此类闹剧再也不要出现,让行政资源不在无意义的事情上浪费。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