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区在有文字记录的古代历史中一直属于巴县(巴县古称江州、垫江)的一部分。在战国时期巴国控制江州以前,据《重庆通史》分析,包括沙坪坝在内的重庆西部地区仍属新石器文化时代。在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国之前,现重庆主城地区的居民多属巴人、濮人等西南少数民族,沙坪坝区情形也不例外。汉代江州是巴郡治所,人口有十几万人。区域内20世纪发现、发掘汉墓达百余座。其中松林坡汉墓、九石岗崖墓等墓葬的形制和出土器物被史学家断定为汉代巴蜀地区文化的代表性遗物。沙坪坝区域内出土的汉墓具有浓郁的汉文化气息,此时的巴渝文化已是一种地域文化。唐代,沙坪坝区域的文字记载和文物遗存稀少,从仅有的文献看,当时沙坪坝区域内已开始兴建佛寺,是为佛教文化发展的标志和宋代沙坪坝区域内佛教文化繁荣的开端。
宋代,沙坪坝区域内的文字记载和文化遗存已明显增多,磁器口宝轮寺(宋称白崖寺)、青木关温泉寺、梁滩坝海会寺均兴建于宋代,展现了宋代沙坪坝区佛教文化的繁荣和千年文化的传承。北宋时期在现磁器口一带已出现乡场和固定店铺,在巴渝地区重要集市的名单中也有白崖市;南宋时期沙坪坝区域内出现了“太平有象,民物熙然”的繁荣景象。商业的繁荣带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巴县人冯时行于北宋时状元及第,曾与沙坪坝区域一带友人以文会友,畅游飞雪岩,并作游记刊刻岩壁之上。后南宋乡宦文人何东叔等又留题于岩上,明巡按詹朝用、大学士王应熊来此瞻仰古迹,清进士李为栋于岩旁书院授教并作《飞雪岩赋》刊刻于岩壁,抗战时期郭沫若、田汉等来此访古并作文留恋,千年文脉传承不断,又是一例。
明清时期,巴渝地区佛寺道观不断新修,乾隆《巴县志》称“巴无里不山,无山不寺,自城逮乡,禅林道院几不胜书”,仅磁器口一带便有九宫十八庙之称。与磁器口一带寺观兴旺相对应的是磁器口瓷器生产和转口贸易的兴盛,至乾隆年间,以磁器口一带为中心的龙隐镇已名列川东四大名镇之一,龙隐镇也更名磁器镇。
晚清、民国时期,沙坪坝、磁器口一带兴办缫丝工厂、庆磁航运股份有限公司,建龙山小学(始建于1907年)、四川乡村建设学院、重庆大学,在川东地区领近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先河。至抗战爆发前,沙坪坝、磁器口一带已是巴渝工商文化重镇。
第一节 古镇文化
民国《巴县志》载,由歌乐山东衍为龙隐山,建宝轮寺。又东为石壁山,一名金壁,石壁崇峻,横斜江边。龙隐、石壁二山之间为龙隐镇,水陆交会、极便舟车,为城西重镇,陶器甲全县,故里人呼曰瓷器口。从本地发掘的墓葬可知,远在两汉时期,此地时人活动频繁,农业手工业已相当发达,该镇得以形成和发展的渡口码头、集市贸易两大支点业已形成,原始的街道大体集中在河滩码头附近的金蓉正街,其后的马鞍山坡地则大体为森林和农地。
从2000年出土的清乾隆年间石碑碑文记载可以看出,其建镇始于宋真宗咸平年间(998—1003),因古刹宝轮寺所处马鞍山顶矗立巨大青白岩石,取名白岩(崖)镇,宝轮寺原名亦为白崖寺。相传明代建文帝朱允炆曾隐修于宝轮寺,故白崖镇又名龙隐镇。地名大变,大龙山、大龙坎、小龙坎、龙隐路等以龙命名比比皆是。两宋时期,巴渝地区共有188处市镇,其中就包括了白崖市。可见,当时这一带已相当繁荣。
宝轮寺历代皆有增修,尤其是在明代,随着古镇的兴盛,宝轮寺香火渐旺。古镇的人口和街房也随之增多,但这并不改变古镇规模狭长、前临江后靠山的基本格局。明代前七子之一的王廷相到此有《发白崖》一律,描写当时的景象说:“霜青沙寒欺我衣,蛮方岁暮还思归。苍山冥冥落日尽,古渡渺渺行人稀。”到清代乾隆盛世,王尔鉴知巴县,有《重宿白崖宝轮寺》一诗,描写更细致:“龙隐之山高以矗,云树为衣石为骨。一峰峭削凿江波,两腋潆洄带溪谷。石磴蜿蜒穿竹林,悬崖断壁开天竺。息我形劳一再至,披云每假僧房宿。崖端天籁吟松风,夜半江声走帷幄。”这写出了马鞍山、白崖绝壁,两侧的清水溪和金碧溪,以及前面的嘉陵江,在当时的景观和诗人的感受,寺前的码头集镇尚远不足以影响山林寺庙的幽深和宁静。
明末清初的战火烧毁了宝轮寺大部分建筑,唯正殿幸免于难。康熙年间,战乱平息,经济逐渐恢复,破败的宝轮寺又得到修缮,新的殿宇建立起来了。鼎盛时,马鞍山上殿宇层层,直抵童家桥,常住僧人三百余人,为川东一座大的十方丛林。在整个磁器口地区,宗教场所众多,以宝轮寺为主,号称九宫十八庙。以宝轮寺佛教庙会为首,各宫、寺的庙会节庆繁多,善男信女香客游客,出宫入庙,不仅使庙宫兴盛,也繁荣了龙隐镇的经济。庙会、舞龙(俗称耍龙灯)、龙舟竞赛是古镇磁器口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俗活动。每年春节后,文昌宫、宝轮寺、五灵观、复圆寺四大庙都要各献一龙闹元宵。每年端午,磁器口嘉陵江两岸人山人海,江面上群舟竟发,场面热闹非凡。
清乾隆年间,龙隐镇以瓷器生产和转口贸易而繁盛,名列川东四大名镇。因“瓷”与“磁”相通,得名磁器镇。乡民呼之为“磁器口”。据民国《巴县志》记载:“土瓷以龙隐乡为著,瓷器口碗厂坡并以此得名。其质视江西瓷为粗,近亦略施红、蓝彩釉,尤为乡民乐用,远道来此贩鬻者,往往不绝也”。
晚清至民国初年,磁器口兴办缫丝工厂,成为重庆新兴工业区。1907年,巴县县立高等小学——龙山小学,成为废除科举制后,方圆百里唯一一所完小。1925年镇上乡绅发起成立“庆磁航运股份有限公司”,赓即又集资修通了成渝公路巴县段龙隐支路。1933年,四川省拨巨款,在地藏寺原址建立了四川乡村建设学院、四川中心农事试验场,并划龙隐镇为教育、社会实验乡,龙隐镇由此成为巴渝工商文化重镇。龙隐镇码头亦非常繁盛,有“白日千人拱手,入夜万盏明灯”的美誉。1941年,龙隐镇由四川巴县划归重庆市,定名为重庆市第十四区。抗战时期,磁器口金蓉正街、金沙街、金碧街三大街成为驻陪都同盟国人士、各界名流、迁渝高校师生参观游历所在,中国磁器口享誉海内外。
今九宫十八庙,宝轮寺于2000年保护性修复和重建,宝善宫于2010年修复,凤凰寺重建,帝祖宫原址保存,文昌宫遗址、基石、寨门尚存,其余宫庙皆不存。
第二节 巴渝十二景——歌乐灵音
歌乐山在嘉陵江以北,地处华蓥山——中梁山中部。古为原始森林,山间洞穴和山麓西侧有古兽如剑齿象和猛犸骨骼化石发现。1951年史前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裴文中,曾到歌乐山黑天池原始洞穴进行考察。而歌乐山闻于史,最早莫过于“大禹治水,会诸侯于涂山,宴宾客于歌乐山”的传说。确定有文字记载的史事,并可按迹寻踪者,不出宋明之间,相传为纪念李冰之子二郎佐父导水,人们在歌乐山主峰修二郎庙,明弘治年间(1488—1505)、嘉靖年间(1522—1566)两次重修此庙更名为云顶寺。民国《巴县志》云:“旧传李冰次子二郎佐父导水,驻节山上,异乐忽作,如闻钧天之音,故名歌乐其说荒渺。或曰其上松杉翳日,清风倏来,则万籁齐鸣,胜于鼓吹。是为近之。” 沿用了清乾隆《巴县志》考据,认为歌乐山名由来于天籁之声。
云顶寺为重檐歇山式,前后共三重:第一重中间为川主殿,供治水的二郎神,殿左右为钟鼓楼;第二重为大雄宝殿,殿中供释迦牟尼像,两侧有十八罗汉;第三重为藏经楼和禅房。寺庙为层峦叠嶂的九堡十垭环绕,寺内钟声闻于数十里外。寺周遍地松柏,名胜古迹甚多。云顶寺历来是重庆西郊游览胜地。据记载,每逢重阳佳节,城里游人携酒食上云顶寺登高瞰景。清乾隆年间重庆名人周开丰诗云:“青松手植变龙文,把酒相看日又曛。树影兴余侵枕边,石榴红重堕阶闻。琴临秋水弹明月,客至孤峰扫白云。何用别寻方外去,山中地主是矛君。”1958年云顶寺因年久失修拆除,寺内大钟做炼钢铁用。
歌乐山上有马蹄井、龙泉井、聪明泉、巴文化雕塑长廊等众多融入神话传说充满灵气的巴渝人文景点;有“歌乐灵音”“云顶烟云”“狮峰幽岩”等几十处秀美清幽的自然景观,歌乐山镇东麓,现仍保留有明清以来沟通成渝两地之间的一条古驿道。该道为清代官道,下歌乐山穿梁滩坝出青木关进入璧山县境内上成都。歌乐山历来为巴渝游览胜地,历代文人骚客、达官名士都爱到此探幽览胜。
抗战时期,郭沫若、冰心、老舍、臧克家等曾在山上留下众多名文佳句;蒋介石、林森、冯玉祥等也在山上设有官邸,并留下题刻。傅抱石居住歌乐山金刚坡绘画写作,其“金刚坡下”系列画作享誉海内外。歌乐山因此具备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歌乐山镇(街)编选有《歌乐山诗文辑》存世。
宿歌乐山白海楼
(明)刘道开
山应参躔秀,江回巴字流。
楼高临白海,客到是清秋。
萧管终疑幻,蓝舆但可游。
松风来枕畔,一夜响飕飕。
第三节 鱼米之乡梁滩坝
一、青木关温泉寺
梁滩坝地处缙云、中梁两山之间,属巴县西里富庶之地,方圆两百平方千米,虎溪河、梁滩河流淌灌溉,农耕稻作发达,是古代巴县鱼米之乡。因其地势平坦田园风光秀美,为历代文人踏青游览名胜之处。青木关温泉泉眼四布,古代为重庆府北温泉(北碚)、南温泉(南岸)、东温泉(江北统景)、西温泉(璧山县)四大温泉之间,因森林密布,虎豹出没,且青木关为历代兵家驻地,未施利用。青木关温泉寺位于青木关宝峰山上,初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北宋宣和五年(1123)温泉寺大钟铸成始告建成。明清两代均有修葺、增补,迄于抗战时期成为国民政府教育部的驻地,由重庆名刹一跃而为中国教育文化中心,也成为近现代中国文化史的一部分。
温泉寺的始建有一个传说,“世传在昔有蟒为妖,扰害民物,时大茆真人经其地,以术驱之,而后人获安堵以居。害既平,立寺于山之麓,因地有温泉,遂以名”。古代名寺创建多有神怪传说,温泉寺因除蛇而兴,也属于这类传说。有史可考的温泉寺始建者是一名叫志公的高僧,北宋元丰年间,他在宝峰山上修建了温泉寺。南宋绍熙年间(1190—1194),海会寺(位于沙坪坝区凤凰镇)的新建展现了梁滩坝在两宋时期经济持续发展的状况。
宋末元初,以及元末明初的战争给巴蜀地区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宋末至明初时期,温泉寺也曾经因为战争而遭破坏,自志公建寺而后,温泉寺再次有明文描述已是明宣德七年(1432)。这一年,一个名叫真金的僧人修复了“倾圮几废”的温泉寺,并“塑如来、罗汉诸像,金饰辉煌,照人目睫”。真金之后,缙云山崇教寺(缙云寺)禅宗僧人永刚、祥海师徒,先后掌温泉寺,在附近居民的支持下,“复建天王殿,说法、香积二堂,前后丹墀、东西两廊以及山门、桥道,凡所阙略,悉皆增置,备极完美”。从宣德七年始,经历三代主持增修,温泉寺规模已相当宏大。温泉寺的修复和完善,同时也展现了明代青木关一带经济恢复发展的历史历程。
明代温泉寺已不是单一的佛教文化的传播地,同时也是文教场所。明代巴县名士江朝宗于明正统十二年至景泰元年(1447—1450)曾在温泉寺读书,并于景泰二年中进士,官至翰林侍读学士,弘治十年(1497)告老还乡后,常往温泉寺游历,并应温泉寺主持祥海之邀作《重修宝峰山温泉寺记》,叙述温泉寺的创建、传承历史。
至于抗战时期,1939年重庆“五三”、“五四”大轰炸后,梁滩坝被划入“国民政府中央机关迁建区”,国民政府教育部由重庆市内迁移至青木关温泉寺中办公。温泉寺由此成为抗战时期大后方教育的核心所在。由于教育部的迁入,温泉寺也留下了众多教育文化名人的足迹。
二、飞雪岩
飞雪岩位于梁滩坝土主镇,自南宋时期起便是巴渝地区一大自然、人文名景,南宋状元、巴县人冯时行,明代名臣、巴县人詹朝用、王应熊,清代翰林、巴县人李为栋,近代文化名人郭沫若、田汉、朱偰等都曾留迹于此。
梁滩河行到此处,河床突然斩切地断折,上下层河床相差十余米,河水坠落,形成瀑布。瀑布下有一座深潭,右岩石壁有石刻及造像。左壁下有一天然岩洞,高约10米,宽约20米,古称“栖真洞”。上层河床有一石坑,古称“九曲池”,又称流杯池,岸边曾建有九层阁楼。
(一)飞雪岩题刻、诗赋
清代李为栋所作《飞雪岩赋》称“相传太白、东坡皆题诗岩间”,但至今未见其他文字和实物证据,李白、苏东坡题词岩间事可当传说。关于飞雪岩的确切记载出现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十年至二十七年(1140—1157)间,冯时行因不附秦桧和议被罢官归乡。一日,与本地友人李沂、毛安节等游历至此处,“见其形势凛然,故更其名飞雪岩”,飞雪岩因此得名,原名为何已不可考。南宋淳熙八年(1181),李沂将冯时行游历飞雪岩所作游记刊刻于飞雪岩右岩石壁上,飞雪岩成为一处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景观。南宋淳祐十一年(1251),何东叔、季和、侯彦正等乡宦游历飞雪岩,又作游记刊于岩壁之上。何东叔游记中有“岁淳祐辛亥,太平有象,民物熙然”等句,呈现了当时巴县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明代,巴县名士巡按詹朝用、大学士王应熊也曾于飞雪岩游览,传言他们又写有游记,刊于石壁,但石壁上未见其题识,传言真伪已难于考证。至于清代,乾隆元年进士、巴县人李为栋曾于岩边书院掌教,对飞雪崖极为心醉,作《飞雪岩赋》以颂飞雪岩壮美的景色,称其“一泓鼎沸,泉涓涓而下流,珠颗颗而上激,气拂欎以萧疏,雾迷离而嘘嶖”。乾隆五年(1741),李为栋的学生们将《飞雪岩赋》刊刻于飞雪岩崖壁之上,增添了飞雪岩的人文气息。
抗战时期,居住赖家桥的郭沫若曾多次邀约陪都文化名人游览飞雪岩,并著有《飞雪岩》一文,对飞雪岩历史进行考证,对岩壁所刊的两篇南宋题刻作了点校,并认为“两则南宋题壁,颇可宝贵”,对飞雪岩的自然之美,郭沫若感叹到“飞沫四溅,惊雷远震”。著名经济学家、史学家、游记作家朱偰,抗战时期游览飞雪岩以后,著《梁滩河大瀑布纪游》一篇,称“石涧断截,河水陡泻数十丈,望若飞雪”,对飞雪岩的雄状姿态也是赞叹不已。抗战时期,田汉受友人之邀游览飞雪岩,一见到瀑布便高歌欢笑,兴致勃勃地脱去鞋袜,下水游玩。游览结束后,田汉余兴未消,写作对联一副“云雪可以濯我足,松竹争来贡其姿”,送予友人。
淳熙八年正月二十七日题刻
里中民毛安节,李沂,冉星□,□舒史,丁东耶,同游者何肃,异其形势凛然,故更其名飞雪岩,□□□□而不可得。岩涵数百尺,飞溅□□,□识岁月,可谓阙无。因是沂□欲□□□滩之曲水流觞,前人之好事者□□□游之,后人不忘再世之旧,相□□□高宿石英,市乡之俊彦,皆先□交云。后人林相钱送于栖真洞,回州,以西南夷侵边故也。冯缙碎父自霜台移节西□。
淳熙八年正月二十七日录
李沂欲相大书□□□而沂深刻之,亦可谓好事也。
淳祐十一年题刻
飞雪岩自二冯后未有名胜之游。蜀难以来,罕修禊事之典。大帅余公镇蜀之九年,岁淳祐辛亥,太平有象,民物熙然。灯前三日,何东叔、季和、侯彦正,会亲朋,集少长两游其下,酒酣笔纵,磨岩大书,以识岁月,时何明甫、原履、君惠、老□正□杰,侯安道,征官鱼梁刘智叔,酒官古汾河君玉,同游。何祥麟时老,侯坤文侍行。
(二)九曲池、九层阁楼
九曲池,又名流杯池,位于飞雪岩上层河床,其形状近似于“亚”字,又更复杂些,现为拦河堰的积水所淹没。九曲池旁曾建有九层阁楼,抗战时期郭沫若游历飞雪岩时阁楼已损毁,但发现础穴残存于岸边。关于九曲池的开凿和修建年代,历史文献所载不一。李为栋《飞雪岩赋》称“明巡按詹朝用,王公飞熊,里中人也。凿九曲池,修九层阁,极一时之盛”。依此说,则九曲池、九层阁则建于明代,由詹朝用和王应熊修建。但王尔鉴《巴县志》中《流杯池》一条记载“飞雪岩上溪中有平石丈余,宋淳熙间状元冯时行修层阁于岩畔,复于溪石上凿九曲池,引水流觞,以次胜览。明大学士王应熊、巡按詹朝用等重游于此,复继流风,今阁圯池犹存”。根据这则记载,九曲池、九层阁楼则是南宋时期冯时行等人修建。《飞雪岩赋》所作年代早于王尔鉴《巴县志》,所说似较可靠,但据郭沫若考证,飞雪岩《淳熙八年正月二十七日题刻》残文中有“曲水流觞”等句,“则上层河床的亚字形九曲池,是不是明人所凿,便成问题了”。显然,王尔鉴《巴县志》认为九曲池、九层阁为冯时行等人所作,更为可靠。而九层阁,为冯时行等始建,而王应熊、詹朝用等复建、扩建也未可知。到王尔鉴等乾隆二十五年(1761)完成《巴县志》前,九层楼阁已经损毁。
原标题:宋代,磁器口已是“太平有象,民物熙然”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