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中年迈的老爷爷。视频截图
“狭小的厨房,叔伯婶子忙碌的身影……” 想到这些,你是否会想起儿时的老家?
为留住记忆中的童年和年味儿,重庆大学学生孙秋回到老家——重庆市垫江县包家镇雨山村,历时两年拍摄乡村春节纪录片《年》,用舌尖尝年味儿,在团聚中品乡情。
历时两年拍摄老家,只为给爷爷留下纪念
在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戏剧与文学专业读大三的孙秋,从2017年春节开始计划拍摄这部纪录片,“当时爷爷已经85岁了,身体不太好生着重病,我们心里都隐约有预感,这可能是陪爷爷过的最后一个年。我很难过,但是无能为力,只能用这种方式留下对爷爷的纪念。”孙秋红着眼圈说,于是2017年的春节她开始拍摄。
镜头中年迈的老爷爷披着厚厚的外套,佝偻着背,盼望娃儿们回来。
纪录片中,二层小院的一切老旧却整洁,那是爷爷奶奶因为儿孙归家特意整理的。
2017年的春节孙秋一家几十人齐聚一堂,年过八旬的爷爷奶奶穿着红色衣袍在镜头前留下最完整的全家福。
“当时我堂姐马上就要去意大利读书了,她也知道这可能是陪爷爷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她说:‘不舍得,但是不得不离开。’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哭了。”孙秋说到这里的时候再次哽咽起来。
过年后不久,爷爷安详地离开人世。
但是,因为内存条的故障,孙秋在2017年春节拍摄的视频大部分都丢失了,没能制作出完整的纪录片,这让她很懊悔,于是在2018年春节,孙秋再次回到老家雨山村继续拍摄。
△七八个叔伯婶子挤在小小的厨房,精心制作除夕夜的团年饭。视频截图
舌尖上的年味儿 是90后的乡村回忆
捣蒜头,切生姜,锅碗瓢盆丁丁当当地相互碰撞,火锅底料在沸腾的油锅中翻炒,香味迅速散满整个厨房,七八个叔伯婶子挤在小小的厨房,精心制作除夕夜的团年饭。
纪录片中厨房占据了极大的比重,也是孙秋想表达的年味儿主要体现。
当问到为什么选择用厨房来体现年味儿时,孙秋笑着说:“我认为年的味道主要体现为舌尖的味道,因为只有过年的时候一大家子才能一起做饭、吃饭。”
纪录片中,火锅出炉后,调皮的弟弟抱着空碗欢呼“好香,好香”,一大家人围在木桌前,有那么一瞬间的沉默,孙秋知道大家想的是什么,去年春节,空出的主位上坐着的是爷爷。
饭后,大家惬意地坐在院子里聊天,一大家人占满了整个坝子。孩子们争着抢糖果,大人们围在一起摆龙门阵,耳边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隔壁张伯一家也刚刚吃完团年饭,隔着篱笆,孙秋的叔叔对他吆喝一声“新年快乐!”对方也兴奋地回一嗓子“新年快乐”。
一年未见,这一嗓子“吼”出了邻里乡亲之间的熟稔和和谐,纪录片也在这部分结束。
“刚开始拍摄时,家里的亲人还会羞于面对镜头。但当我把自己的想法给他们说明,大家都渐渐接受,还会主动为我展现厨艺。”孙秋介绍。
△丰盛的团年饭。视频截图
雨山村的老人多长寿 记录乡村生活是她初衷
和重庆的很多地区一样,雨山村的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老人和小孩留在家中。但是因为雨山村民风淳朴,邻里和谐,孩子也很孝顺父母,雨山村的空巢老人生活也过得也有滋有味。
“老人们平常一起下下象棋,串串门,也并不那么孤单。”孙秋说。孙秋奶奶今年89岁高龄,明年春节即将过90大寿,说到奶奶,孙秋又是一脸温柔和依赖。
正是雨山村淳朴的民风,和谐的环境,让雨山村的村民能够安居乐业,老人们也能安享晚年。“我拍摄这条纪录片,也真正是为了记录下这样的美好乡村图景,以后给我的孩子们看。”
未来,孙秋计划拍摄更多体现“乡村”“年味儿”的纪录片,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发挥“90后”大学生的创意,为记录下乡村美好图景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上游新闻记者 杨辛玥 通讯员 吴小玉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