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漂工人正在江面上忙碌
“我从小生活在长江边,对这一江水有依恋,见不得江面上有垃圾。”今(29)日,上游新闻记者跟随由中央宣传部组织开展的“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长江万州段,恰逢正午时,重庆万州区环境卫生管理处的清漂工人刘波已在清漂船上工作了4、5个钟头。重庆的烈日持续灼烧,甲板上的气温常常达到60℃以上。而这些,是长江边清漂工人的日常,他们大多从小生长在江边,或是“子承父业”从事清漂工作,大家称他们“漂二代”。在机械化作业的帮助下,刘波和他的队友们一天能清漂的垃圾最多达150吨。
全自动机械化清漂船成“主力军”
“2003年万州开始清漂作业,之前多用人工,加上网兜、吊装车等辅助,增加效率。”重庆市万州区环卫处副主任陈渝告诉上游新闻记者,“万州区上接忠县,下接云阳,区域内的长江干流长达80.3公里,有25条支流。库区江面的大量漂浮物包括树枝残叶、建筑废料、农业垃圾、塑料泡沫等等,成吨的漂浮物顺水而下,若不及时清理,不但会引发污染还将严重影响船舶的安全通行。”
据陈渝介绍,从2014年起万州开始使用全自动机械化清漂船,大大降低了人工打捞的成本和劳动强度,极大提高了清漂作业效率。目前万州区共有17艘船只用于清漂作业,包括4艘全自动机械化清漂船和部分半机械化清漂船、人工打捞船,一年可清理水域及消落带垃圾和漂浮物近3万吨。
由于目前正值长江汛期,受上游洪水影响,万州江面的漂浮物增多。上游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青蓝色的履带式机械化专业清漂船通过履带滚动循环作业进行清漂,如同在江面上“扫地”。垃圾一旦被“扫”进履带内,便会顺着履带滚动到船舱的垃圾堆放区,非常方便快捷。据介绍,它们配有自动清漂网兜、机械履带以及液压驱动的高性能发动机,具有清漂船动力强、清理范围广等优势,已逐步成为长江主航道上的“清漂主力军”。
△履带式机械化专业清漂船
一小时清漂40吨,效率提升超十倍
“机械化清漂船一小时能清理40吨垃圾漂浮物,是人工打捞量的10余倍。以前纯人工打捞时一条船需要十人,现在这样的机械清漂船加上驾驶员只需三人就足够了。”陈渝介绍,长江万州段的清漂垃圾最多时可达150吨,其中有90%的垃圾都由4艘履带式机械化专业清漂船作业完成。
“随着科技的进步,让清漂作业愈发高效!”陈渝提到,曾经该区有30至40艘人工打捞船,年打捞量是3万多吨。随着社会各界开始重视长江生态,居民环保意识增强,江面上的垃圾近年来有所下降。
据介绍,万州区重点常态清理包括长江干流武陵河、瀼渡河、新田河、沱口河、苎溪河、猫儿沱、大周溪等7个重点作业区域。在汛期及蓄水期,在长江干流采取组团分段拦截打捞,对片状垃圾漂浮物进行突击清理,峰值日清理垃圾约300吨。万州水域清漂年均出动清漂船只0.7万船次,作业人员1.8万人次,打捞转运清漂垃圾1.8万吨,年均清理消落区各类垃圾1.2万吨,接收、转运船舶废弃物2000余吨,
记者手记:
一江人守一江水,报道团为“美容师”点赞
大江奔流报道组在考察了解万州长江水域清漂工作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孙宇峰介绍,“今天万州长江流域的采访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劳动人民值得尊敬!之前通过网络影视作品等看到长江江面非常干净,来到这里才知道这份洁净原来是来之不易的,尤其是最近正值长江汛季,江面垃圾比较多,为了守住长江的一江碧水,清漂工人们顶着高温、辛苦付出的工作状态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的。"
"清漂工人刘波说到清漂工人社会地位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问题给我印象最深。"央视网记者何川告诉记者,有些工人称自己是"漂二代",但在他们看来他们不光是长江清洁工,更是长江美容师,看到经过他们精心打理的长江焕发出无限的活力和魅力后,深深的被他们的辛勤付出所感动。
"以前对长江清漂工作没有特别清楚的概念,今天看到后知道这是一项特别耗费人力的的工作。"针对漂队员数量和江面垃圾数量不匹配,中新社记者夏宾建议增加更多的全自动机械船舶作业,但也需要从源头控制,多项措施并举。同时,中国日报记者刘祥瑞也谈到:"听完环保处领导的介绍以及看到长江清漂队的清漂作业后,感觉还是很不错的。从今天来看,江面垃圾不是太多,说明清漂措施和效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现在随着城市的发展,自然条件的变化,长江清漂还是面临着很多的挑战,这就需要沿江省市采取联动机制,共同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每当看见江面上的漂浮物被打捞上船,江面变得干净,我们再累也值了。”今年29岁的刘波从事清漂工作5年,每天早上6点30分,他便和工友们开始出船清漂,常常要忙到晚上7点才收工。在他心里,一江碧水和两岸翠绿是清漂成果的最好诠释。
上游新闻记者 张皓 摄影 李斌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