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了不起!这群重庆人让内蒙古6000亩沙漠瓜果飘香
10-14 07:36:20 来源:重庆日报

9月10日,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空中俯瞰长满瓜果蔬菜、高粱、牧草的试验地犹如沙漠中的一片绿毯。记者万难摄

QQ截图20181014073527.jpg

重庆日报消息,乌兰布和,在蒙语里意为“红色公牛”。千百年来,乌兰布和沙漠的脾气如其名,顽固、暴烈、桀骜不驯。

然而,2016年起,一群重庆人来到内蒙古阿拉善盟阿左旗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凭借“沙变土”技术,让几千亩沙漠披上了绿装。

这群试图驯服“红色公牛”的重庆人,就是重庆交通大学易志坚科研团队。他们开展的项目,名为“沙漠土壤化”快速生态恢复项目。2017年,项目进入中试阶段,中试基地面积1.4万亩。

9月8日,走进项目中试基地,重庆日报记者看到,阳光下,一人多高的狼尾草、高粱、玉米等随风抖动着绿叶;西瓜、番茄、茄子、辣椒等瓜果蔬菜已经成熟,空气中弥漫着收获的香气。

据了解,2017年,团队在4000亩沙地上开展种植试验,效果良好。2018年4月起,试验种植的沙地再新增2000亩,总面积达6000亩。如今,这6000亩沙地已变为丰收的良田。

令人欣喜的还远不止这个项目本身。昔日人迹罕至的沙漠,如今不仅吸引了当地人回流就业,还迎来观光的游客。

科技的力量,让“红色公牛”展露出罕见的温柔。

沙漠变良田

西瓜、番茄味道好极了

“易老师他们改变了我的家乡,了不起!”

一提到易志坚,中试基地水电工、52岁的当地人张国民就会竖起大拇指。

这片沙漠,张国民从小看到大。2016年前,即使让他天马行空地去想象,也不会想到这片毫无生机的沙漠能变成瓜果飘香的良田。

然而,这个令人想不到的变化确确实实发生了——今年夏天,中试基地种植的40亩西瓜和25亩番茄等渐次成熟。饱满的果实煞是可爱,尝一口,那味道格外香甜。“比外面卖的好吃多了!”张国民坦言。

8月暑假期间,中试基地将1500公斤绿色无公害、无添加沙漠西瓜、沙漠番茄运回重庆交通大学,供教职工免费品尝,大获好评。

“西瓜清甜多汁,吃到接近瓜皮处都甜!”重庆交通大学的一名教师表示,沙漠西瓜味道好极了。番茄更是有口皆碑,大家都说那种久违的、甜中带酸的番茄味道唤起了童年的记忆。

团队工作人员分析,基地的瓜果之所以好吃,除了绿色无公害,可能与沙漠日照时间长、温差大等因素有关。

截至目前,基地西瓜亩产到达4000多公斤,番茄正在生长,产量统计尚在进行中。团队工作人员告诉重庆日报记者,明年果蔬的种植面积还将扩大,目前已有国内线上、线下多个平台希望销售基地的沙漠瓜果蔬菜。

除了番茄和西瓜,中试基地还种植了大葱、萝卜、茄子、辣椒、土豆等蔬菜,高粱、花生、黄豆、荞麦、枸杞等经济作物,以及狼尾草、苏丹草、苜蓿、沙打旺(又名麻豆秧)等优质牧草;此外还饲养了几十只绵羊和鸡、鹅等,规模化养殖场也正在建造中。

团队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已有多家畜牧企业和牧民提出收购牧草的意向。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验证‘沙漠土壤化’快速生态恢复项目的可行性,更是要让沙漠恢复生机、产生价值,要让沙退人进。”团队负责人、重庆交通大学教授易志坚如是说。

生态添活力

植物根系格外发达

沙退人进,植物是人类最可靠的同盟和屏障。

站在基地里,易志坚对植物分布如数家珍:中试基地共有近100种植物,分为10个区域,有荒漠草原区、生态农业示范区、多样性示范区、精细化试验区等。植物种类包括乔灌木、粮食作物、瓜果蔬菜、优质牧草等。

沙蒿、沙枣、沙打旺、向日葵、谷子、芨芨草、紫花苜蓿等植物摇曳着各自的叶子和花朵,在这里和睦共生,欣欣向荣。

在它们扎根于此之前,流动的沙子只需一阵风就能拍打得人睁不开眼。而现在,风带不走流沙,只能穿过一层层绿叶,留下悦耳的簌簌声。

更为可喜的是,科研团队专门留下的一块无灌溉试验地中,2017年8月栽种的沙蒿、沙打旺等,今年顺利发芽、存活、生长。这意味着,中试基地的生态已得到有效恢复,足以使荒漠草原在没有人工灌溉的条件下自然成活。

“植物的根系能够固沙、保水。易志坚教授团队的项目,解决了沙漠中种植植物成活率低的难题,为我们治沙提供了新的思路。”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田学文介绍,每年,乌兰布和沙漠有1亿立方米的沙子被大风刮进黄河。如果易志坚团队的研究成果能够得到推广,将对黄河周边生态恢复起到极大帮助。

重庆日报记者发现,中试基地的植物根系格外发达。例如,一株高1.8米左右的高粱,根系中最长的可达4米多,根系生物量是沙漠外地区农民种植高粱根系的5倍以上。

凭借发达的根系,植物向下吮吸着沙土中的养料,向上生发出茁壮的茎叶和果实,在沙漠中形成了一道道“铜墙铁壁”,为荒漠生态恢复打下了坚实基础。

团队成员、重庆交通大学副教授谷建义介绍,对于这一现象,他们已开展标本、数据采集等工作,将会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可以肯定的是,格外发达的植物根系,为沙漠生态增添了活力。现在,中试基地里出现了多种昆虫、鸟类,野兔、狐狸、青蛙等动物也经常来“光顾”。

环境展新颜

基地迎来观光客

逐渐恢复的荒漠生态吸引来了野生动物,更吸引来了游客。

9月9日一早,中试基地里来了100多名游客。他们自带大袋子,在番茄地和西瓜地里热热闹闹地采摘着果实。

采着采着,还有人跑到沙地上,以翠绿的高粱和鲜艳的格桑花为背景,拿出手机拍起了留影。

“我们这个采摘团队,大多数是来玩过的朋友和熟人介绍来的。”46岁的乌海市民闫香莲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她和朋友听说乌兰布和沙漠里多了一片瓜果地,都想来看“稀奇”。没想到,这里的瓜果味道这么好,风景也十分怡人。

听说这是重庆交通大学科研团队的项目,闫香莲格外惊喜。她说,自家孩子在重庆大学读书,一家人还在重庆置业。看来孩子的选择没错,“重庆人真是能干,乌海市的沙漠化治理如果也能引进这个项目就好了!”

游客为啥青睐采摘游?

中试基地工作人员李泉算了一笔账:采摘游的主力来自于邻近的乌海市,车程半小时左右,游客采摘瓜果每斤3元。他们到此既能游览沙漠良田,又能亲手采摘纯天然的瓜果,还能在沙漠中享用午餐。

李泉介绍,沙漠良田对当地人而言也是一种奇观。他们前来游览,既是怀着好奇,更是带着希望——希望沙漠能变为绿洲,希望沙退人进,水更清,天更蓝。

希望,正是易志坚科研团队在沙漠上播种的最宝贵的东西。

46岁的乌海人王继光就看中了这一点。2017年,他放弃了在外每月6000元的推土机驾驶员工作,到中试基地拿着4000多元的月薪,干活却特别有劲。

“能改变沙漠,美化家乡,少挣点钱也没啥。”王继光乐呵呵地说。

王继光的手机里还有许多中试基地的照片,是专门拍给家里人看的。他想告诉家人,沙漠里真的有良田,更有无限的希望。

重庆日报记者 申晓佳

原标题:一年来,重庆交通大学“沙漠土壤化”项目为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带来新惊喜——这群重庆人让6000亩沙漠瓜果飘香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