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的汪德秀家阳台上,有两个大柜子,一个柜子里放着上百种中西药,治疗着她的各种身体上的病痛;一个柜子里堆满了五颜六色各种毛线,十几件最简单款式的毛线坎肩整齐摆成一摞,那是她的心药,“我老头一辈子只穿我打的线衣线裤,现在老头走了,就给我侄儿侄女些打。”
今年7月,天最热的时候,汪婆婆给她的六个“侄儿”亲自送去了六件毛衣。现在,穿毛衣的季节到了,“侄儿”也带着她送的毛衣来看她了。
突然的礼物 认识的呼吸科医生一人一件
10月16日上午10点,渝北区冉家坝华渝怡景苑的家中,汪德秀并未像日常那样出门散步,而是静静坐着,眼睛不时望向门外。随着一阵嘈杂,汪德秀站了起来,几个穿着军装的大高个陆续在门口出现,汪德秀一下子高兴起来,“哎呀,等了你们好久哦。”
走在最前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九五八医院(注:隶属陆军军医大学,2018年以原324医院为主组建,归西南医院领导管理)呼吸科主任李海东加快速度走进来搀住了汪婆婆,“听说你最近身体不好啊,我和几个同事过来看看。”
清净的家里突然热闹起来,汪德秀高兴得掩不住,拉着李海东不停说话。李海东从随身的包里拿出来一样东西,“你看,我把这个都带来了。”李海东手上,是一件黄色的毛线坎肩。“这不是你的,这是潘医生那件,你的小些。”汪婆婆摇摇头。李海东笑了,“你还记得说。”随后,他拿出了另外一件绿色坎肩,样式和前一件一样。汪婆婆看着新拿出的坎肩,立马让李海东当面试试,“上次你们忙,我放下衣服就走了,也不晓得合不合适。”
李海东把坎肩套在了军装外,看着刚好合适的大小,汪婆婆才满意地重新坐下来。“那会儿想着不知道哪天人就没得了,才着急忙慌给你们送来!”汪婆婆拉着李海东一起回忆着今年7月给医生们送毛衣的那个上午,李海东记得当时整个科室都惊讶了。
当时正在值班的医生潘峰在微信告诉同事们,汪婆婆冒着烈日送来了6件毛衣,“每一件型号都不一样,全是婆婆自己织的,”潘峰转发的照片里,六件毛衣整齐叠好,放满了一个办公桌。“也不知道合不合适,我也就是看着身形比的。”送来毛衣,汪婆婆细细叮嘱,六个认识医生,一人一件,“也是谢谢你们,在我老头最后的日子,能对他这么好。”
坐在病床上开始织 一天五钱打了两个多月
汪婆婆突如而来的礼物,呼吸科的医生们在惊讶之后却又恍然大悟,“当时还说太婆还专心也,哪个晓得是给我们打的。”
今年5月,汪婆婆因为支气管疾病住进了陆军军医大学958医院呼吸科,知道汪婆婆的老伴儿两年前过世了,老人心里一直不痛快,呼吸科的医护们总是格外注意这个老病人,哪个稍微空闲的时候,都来和她聊聊天。
医生们发现,大多数去看她的时候,婆婆的双手都没闲着,总是在不停地打毛线,看电视的时候也打,和人聊天的时候也打。除了日常检查和休息时,她很少停止。“得行哟,还看得清针脚!”潘峰还这样夸过她,她听到总是会放下毛线,很认真地回答,“我这是在锻炼脑子,免得自己想东想西。”潘峰也时常会提醒她注意中间休息,不要伤了眼睛。
半个月左右,汪婆婆出院了,她的毛线也一并带走,没人知道她织了什么,但她织毛衣的新爱好倒是留在了这些认识了十几年的医生们心里。7月,汪婆婆带着6件毛衣匆匆赶到医院,大家才知道,病床上织的毛线,全部都是为了他们几个医生,“我住院的时候织好了第一件,但是你们有6个人的嘛!”汪婆婆带着织好的一件回了家,同样款式用了两个多月又织出五件,才给他们送来。
潘峰问她,打这么多毛衣怎么能好好休息?汪婆婆连连摆手,“我个人晓得,我一天就打五钱毛线,不得多打。”
老伴去世思念成疾 打毛线成了心药
“你们不晓得,打毛线能让我日子好过些。”10月16日上午,拉着来看望自己的李海东,汪婆婆拉开了阳台衣柜的门。她从衣柜里将自己打好的毛衣一件件拿出来,“这是给侄子的,这是给幺侄媳妇的。”她抬起来,眼睛已经通红,“原来是给老头打,老头已经不在了。”她把毛衣又一件件叠好收回柜子里,走到客厅沙发旁,“看,这是我们钻石婚的时候。”
照片中,汪婆婆依偎在陈爷爷身旁,两人都满脸笑意。电视机两侧,老伴儿八十大寿、九十大寿的全家福被放大数倍洗出,用木头相框立住,“家里都是他的影子,但人却没了。”
汪婆婆每天靠打毛衣打发时间的习惯,已经将近两年,开始于老伴儿陈爷爷去世后不久,“他走了,我一个人太孤单了。”孤独感和对老伴儿的思念,击垮了这个86岁的老人。她每天不停做梦,梦里都是老伴儿的影子,一空下来就会想起老伴儿去世前痛苦的样子。
怎么才能让自己不去想这些呢?汪婆婆想到了打毛衣,最普通的平针样式,不用记花色、针脚,却能让自己分散注意力。对于汪婆婆来说,毛衣似乎也有着更加不同的意义,20岁那年,汪婆婆嫁给老伴儿,一路走到她84岁,老伴儿去世。两个人一起经过各种磨难,生下三个孩子。说起老头,汪婆婆没有好词儿,“什么事儿都不管,什么都不得行。”但两人很少争吵,“他吵不起来,他不得跟你吵架。”即使“陈老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但汪婆婆离不开,“他工资一发下来就给你,也不得过问你怎么管。”
汪婆婆的第一件毛衣,就是打给了年轻时候的陈老头,那会儿家里条件差,陈老头和孩子们几乎从不在外面买衣服,所有衣物都是汪婆婆一手包办。“毛衣毛裤,烂了就打新的。其他衣服就用缝纫机踩。”随着生活越来越好,孩子们长大了,很少再穿汪婆婆的爱心毛衣了,但陈爷爷的衣服却一直都是老伴儿在做,“他去世以前,很多衣服也都是我做的。”
“送给你们 因为你们为我老头尽了力”
2016年4月23日,陈爷爷因为肺部疾病再次住院后病危,在陆军军医大学958医院呼吸科,汪婆婆送了老伴儿最后一程。陈爷爷插满设备的身子在她脑海中来回浮现,他靠着氧气管努力呼吸的节奏都随时随地敲击的汪婆婆的心。
除了这些,还有站在老伴儿身边一个个的白大褂,“爷爷,醒醒!”“爷爷!”李海东的呼唤声在那一个半小时从未停止,潘医生、孟医生,呼吸科的医生们全都来了,他们轮番上去抢救,希望把陈爷爷拉回来。
汪婆婆就站在远处看着,她希望老伴儿可以被抢救回来,已经被汗水打湿白大褂的医生们一直没有放弃,有人给老伴儿打针,有人在给老伴儿做心脏按压,李海东仍旧在一声一声喊。一个半小时以后,陈爷爷确认离世,这一个半小时成了汪婆婆之后两年脑子里循环播放的电影,电影里除了老伴儿,就是一群忙碌的“白大褂”。
老伴儿去世了,回忆过往的时光,占据了汪婆婆的日常生活,她细细梳理,发现参与老伴儿抢救的医生们,已经占据了老两口这十几年人生的重要位置。“十多年前,324医院的急诊还是个棚子,你还不在呢。”汪婆婆指了指李海东,她记得那时和老伴儿住在洋河路,想着离家近,就时常到原解放军324医院去看病。因为陈爷爷有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老两口就成了呼吸科的常客。“他们一个科室都好,对老人特别客气。”
汪婆婆记得,因为老两口年纪大了,医生们每次看到,都会跑上来搀扶。一次,陈爷爷又发病了,医院床位紧张,住不进呼吸科。这事儿被潘峰知道了,专门赶到门诊给陈大爷看了病,第二天,呼吸科一有床位,就赶着把陈大爷收进了科室。“你说,我打那么多毛线,为什么就不能给你们打一件?”今年汪婆婆再次住院,重新见到了熟悉的医生,才想起来自己似乎还没给他们织过衣服。
她的状态 让他们担心
“你以后有事儿,要记得给我打电话啊。”坐在汪婆婆身旁,李海东催促着同事给她检查身体。他记得婆婆说过心脏不大好,也记得自己问过同事,婆婆的乳腺有个包块,“都看一看,有问题就回医院检查。”李海东和汪婆婆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7月汪婆婆去送毛衣,李海东出差不在医院,听同事说,因为陈爷爷的病,汪婆婆情绪很不好,“就很担心她。”
汪婆婆也时常回医院看病,但她从不去呼吸科找他们,“他们太忙了,舍不得浪费他们时间。”但呼吸科的小伙子们却常常能从同事那儿打听到汪婆婆的情况,“她去看神内了,说是失眠。”“她最近抑郁症严重了,又开始吃药了。”汪婆婆的情况并不好,这让小伙子们有些担心。
进入10月,重庆的天气渐渐冷了,汪婆婆打的毛衣似乎开始要派上用场。眼看要到重阳,李海东和同事们商量了,最终决定由他带着其他科室的医生去看看汪婆婆,“也把毛衣带上,她肯定会高兴的。”看见李海东,汪婆婆确实高兴了不少,她指了指柜子里满柜的药,“今天心里舒服好多,感觉今天的药都可以免了!”李海东也很高兴,但这高兴后头却是无尽的担忧,“我们走了呢?她仍然会觉得孤独,那时候,又怎么办呢?”
他想的问题,汪婆婆知道却不愿意多想,“我86了,孤身一人,还能怎么样呢?”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石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