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母子同患糖尿病,为啥妈妈情况可控儿子出现并发症?
11-13 15:19:22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家庭与糖尿病”,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郑宏庭教授介绍,对于糖尿病的治疗,相对于医生为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调控而言,患者在家的自我管理更加重要。

母子同患糖尿病 却差异巨大

日前,新桥医院内分泌科先后接诊了一对同患糖尿病的母子,因为习惯不同,母子俩的病情差异巨大。

妈妈周阿姨67岁,10年前确诊为糖尿病,确诊后选择接受长效胰岛素晚上睡前注射+口服降糖药治疗。

周阿姨对自身的健康很重视,住院期间在医院举办的糖尿病患者教育中学习了“五驾马车”的综合干预理念,出院后与医护人员建立起良好的沟通联系渠道,在生活中遇到问题立即询问,不断总结经验。

尤其在营养治疗方面,坚持医院营养专家给予的饮食治疗方案,严格少量多餐,粗细搭配,少油少盐。还坚持食物多样化,做出不同的食物观察其血糖变化,做到既能享受美食又能平衡血糖。

与此同时,周阿姨还坚持每周运动3至5次、每次30至40分钟的有氧运动。

确诊10余年,她空腹血糖控制在6mmol/L(毫摩尔/升)左右,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9mmol/L左右,且无任何并发症。

更厉害的是,因为血糖控制良好,周阿姨在确诊糖尿病2年后,将胰岛素注射停掉,现只用口服降糖药治疗。

就在三年前,周阿姨36岁的儿子吴先生也确诊患上糖尿病,最初在医院住院治疗,经过医生5天药物调理,血糖水平达到正常水平。

但吴先生出院后经常在外应酬,且几乎不能按照营养专家医嘱控制饮食摄入,以至于发病3年来,空腹血糖在8mmol/L左右,餐后2小时血糖在11mmol/L左右,在最近的一次体检中,已发现有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并发症。

吴先生表示,他一方面因工作繁忙导致废寝忘食,以为通过服药就可以控制血糖而忽略了规律的饮食;另一方面生活作息也不规律,所以,这两年来他的血糖控制得相当不理想,经常高于17、18mmol/L,甚至自测最高达到过22mmol/L。

看到同为糖尿病患者的妈妈,吴先生表示出院后一定要严格遵照医嘱,向家人学习,更好地治疗糖尿病。

得了糖尿病别光盯着血糖

郑宏庭教授指出,高血糖为引起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但并非是引起并发症的唯一原因,控制好血脂、血压、体重同样重要。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目前提倡综合管理,即通常所说的“五驾马车”:糖尿病教育、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自血糖监测、药物治疗

郑教授指出,在日常生活中要清淡饮食,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少食肉类,多食蔬菜,补充膳食纤维,注意营养搭配。“糖友”应征求专业营养师意见,根据血糖水平制定个性化的膳食配方,严格控制热量摄入。

运动也是防治糖尿病的关键所在。以有氧运动为主,例如快步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跳广场舞等,铺以适度的肌肉运动和体能锻炼,效果最佳。运动要在饭后进行,以免造成低血糖。一般每天每次运动时间以30分钟为宜,每周应保持5次以上。

就血糖监测来说,不少糖尿病患者认为只要自己没有明显症状,就不需要监测血糖,可是等出现症状时,血糖值往往较高。因为糖尿病是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会造成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除了血糖监测外,血压、血脂、体重、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尿酮、尿微量蛋白的监测也很重要,根据这些医生能判断患者的治疗方案是否有效,血糖是否控制得好,是否出现并发症,是否需要给患者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还有的“糖友”血糖降至正常后擅自停药。郑宏庭教授提醒,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良好的血糖控制和维持需要长期坚持综合治疗。经治疗临床症状消失、血糖降至正常,但这不意味着糖尿病已痊愈,还应继续用药维持,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也绝不能放松,切忌擅自停药。否则引起高血糖的反复、病情的恶化,这时再恢复原来的剂量治疗,往往效果不满意。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石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