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这个意大利人,一家四代都与中国结缘
12-23 06:58:56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downLoad-20181223065927_副本.jpg

意大利人韦大力。 上游新闻 记者 邹飞 摄

韦大力非常满意自己的中文名字,虽然他既不算太高也不是特别强壮,但正好和他的家族姓氏Vitali(维塔丽)谐音,而且朗朗上口,过耳不忘。

韦大力来自意大利一个人口不到3000人的古老小镇蒙特鲁比亚诺,现定居在有3000多万人的山城重庆。虽然两个地方差异很大,但他像爱自己的家乡一样爱着重庆。而且他一家四代都与中国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缘。

downLoad-20181223070054_副本.png

韦大力的家族橄榄油企业。

爷爷创办的维塔丽油坊远近闻名

用韦大力自己的话说,他来自一个“小地方”。家乡还不到3000人,只有1个杂货店、1个水果铺,1个面包房,1个书报亭。

小归小,这个叫蒙特鲁比亚诺的小镇并非无名之辈。它属于马尔凯大区,是意大利的“橙色旗”小镇。大力说,这种旗子只颁发给那些古老且风景秀丽、热情好客的小镇。小镇一边是亚得里亚海岸,另一边是亚平宁山脉,没有红绿灯和汽车尾气,拥有千年古迹和延续至今的农耕生活,美丽而宁静,这里还是马尔凯大区橄榄油生产重镇,有三家橄榄油油坊。

在这三家油坊中,由大力的爷爷打理的维塔丽油坊远近闻名。维塔丽是意大利一个古老的家族,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1200年。爷爷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创办了家族的橄榄油事业,由于亲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他经常告诫孩子们,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亲情。

作为橄榄油世家的第二代传人,韦大力的爸爸费德里克本可以安安稳稳在家乡继承橄榄油产业,但他却有更高远的理想。

对生长在此的小镇,费德里克有一个情结。由于家乡小,没有太多企业,满足不了年轻人工作和发展的机会,很多人上大学以后就去了米兰、罗马等大城市。

“如果人都走光了怎么办。”费德里克心想,防止人才流失、家乡衰败的最好办法就是开办企业,把年轻人留住。”通过打拼,他真的于1974年创办了一家工业电池公司,总部就设在蒙特鲁比亚诺。费德里克也渐渐成为意大利有影响力的企业家,还担任过马尔凯大区工业联合会主席。

父亲改革开放后便来华考察

“老力”,是韦大力对父亲的昵称。上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老力第一次跟着意大利考察团来到中国。

老力见识到一个朝气蓬勃又热情友好的中国,被深深震撼。回到意大利后,激动地不断跟家人说,“你们想象不到,中国太棒了!我相信它未来一定会成为世界强国!”此后,他多次前来考察和交流。

每次从中国回来,父亲总要给大力带纪念品,有时候是精美的中国结,有时候是中国的茶叶,还有大熊猫玩偶。大力也发现,家里来的中国朋友越来越多,妈妈总是做一大桌好菜热情款待。他十多岁就学会了用中文说“干杯”,然后开心地和大人们一起举起酒杯。

被中国的发展前景吸引,费德里克决定,将第五个工厂落户于中国。他在江苏宜兴投资设厂,同时也让江苏省和马尔凯地区建立了牢固的合作关系。因为他的突出贡献,2012年,费德里克获得了意大利总统颁发的“骑士勋章”,每年意大利只有25人获得这个荣誉。

downLoad-20181223065941_副本.jpg

韦大力一家现定居重庆。

他对重庆情有独钟

父亲的公司越做越大。2006年,他对儿子说,“你去中国吧。”

大力终于来到了小时候听爸爸提到过无数次的中国。一下飞机,他就有种熟悉,似曾来过的感觉。“这里跟想象中完全一样,好像是回家了。”韦大力回忆说。

他在父亲的公司担任负责人,2012年还获得了意大利中国商会颁发的“杰出青年企业家”称号。作为一名“企二代”,原本可以在老爸的公司舒舒服服地待着,韦大力却和父亲一样不太“安分”,打理好了自家公司,他萌发了去中国其他地方看看的想法。

这几年间,他到过中国很多城市,对重庆情有独钟。特别喜欢吃辣的韦大力在这里如鱼得水,爱上了火锅和豌杂面。虽然重庆比自己老家繁华多了,但同为山地地形,时常要上山下坡,让他产生了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而且重庆人性格豪爽、直率、重情义,他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

四年前,大力暂时放下经营了8年的家族产业,来到重庆一家公司任职。公司专门为轻轨6号线做电牵引系统,他解释说,电牵引系统相当于轻轨的“心脏”。轻轨对重庆来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每天满足成千上万人的需要,这份工作让他感到非常自豪。

downLoad-20181223065934_副本.png

韦大力幸福的一家。

手机自动拨号成就的姻缘

韦大力的妻子陈妍曾经是《经济观察报》媒体人。2007年的一天,她在上学打过工的酒店看望老朋友时,遇到大力和他的一帮朋友。两人相识,互留了电话,但第一面并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此后一段时间也没有再联系。

四五个月之后的某一天,陈妍的手机扔在包里,当时手机没有自动锁屏,在她不知道的情况下,莫名其妙拨出了很多个电话,其中就包括韦大力。大力接到陈妍的电话,却听不到对方说话,于是再打回来问是怎么回事,就这样两人又联系上了。

一来二去,他们发现彼此兴趣爱好很相似,慢慢地从朋友变成了恋人,两年之后结婚。他们在中国和意大利分别举办了一次婚礼,婚后相继生下了三个千金。

女儿教他说中文绕口令

现在韦大力的家在渝北区的一个小区,巧的是,小区名字里就含有意大利的一个地名。他家里挂着中国字画,也放上了圣诞树。

三个女儿分别叫小丽、小乐和菲菲。两个在中国出生,一个在意大利出生。对她们来说,有两个家乡,一个在中国,一个在意大利。8岁、7岁、5岁,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我的意大利家乡在蒙特鲁比亚诺,那里就像一个乡村,只有2900人,跟重庆的一个学校差不多大……”女儿在作文里这样写道。她们的中文比老爸好多了,韦大力时常还要向女儿们请教如何发音。她们也非常乐意担任爸爸的中文老师。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女儿认真地教爸爸说绕口令,韦大力也认真地一个字一个字地发音。

小姑娘们有时也会抱怨,“中国的作业比在意大利的多!哎呀,爸爸你帮我做下作业嘛!”

95岁的奶奶还想再来中国

现在大力一家每年回意大利两次,有两个节日是最盛大的,圣诞节和春节,分别是他们与意大利的家人、中国的家人团聚的日子。

大力的爷爷2014年去世,奶奶今年95岁了,还住在老家小镇上。她和家里其他成员一样,也非常喜欢中国,老人来过中国两次,上一次来是在2008年,去宜兴看工厂,也去看了孙媳妇儿。

韦大力说,在奶奶的印象里,中国人民特别热情,对老人非常尊重,不管是去餐馆吃饭还是去景点游览,一看到老人,就会特别照顾。奶奶对中国一直念念不忘,只要他一回意大利,奶奶就会念叨着,“我什么时候能再去中国一趟啊。”

现在韦大力已经俨然是一个重庆人了。周末会穿上球衣,带着家人去奥体看重庆力帆队的比赛,或是去北碚泡温泉,去金佛山看雪。

纵深

打算把家乡的橄榄油带到重庆

明年就四十岁的韦大力有一个心愿,希望把家乡的橄榄油带到重庆,通过努力,改变大家对橄榄油的态度和观念。

他说,不少中国朋友觉得橄榄油就是用来凉拌的,实际上,作为地中海饮食的核心,它可以有很多种用途,是每个意大利家庭的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材,可以浇在刚出炉的面包上,或是与各种鱼类、肉类、蔬菜类一起烹饪,还可以加入意大利面。

韦大力很认真地说,油温超过它的烟点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花生油、大豆油的烟点相对比较低,而橄榄油的烟点在180—210度,所以更健康。

韦大力很喜欢重庆的食物,但他在思索,要是在重庆菜里加入橄榄油元素,吃起来会更健康。比如吃火锅时,就可以考虑用橄榄油蘸料。

在他家,一个月能用5升以上的橄榄油。三个女儿从小就习惯吃橄榄油,她们连吃米饭都要拌橄榄油。

辛辣微苦的橄榄油

品质反而好

韦大力透露,制作橄榄油的最佳时间并不长,一年也就两个月左右。每年9月到10月,是韦大力的家乡橄榄丰收的季节,到处都挂满了青紫色的果子。

橄榄果的采摘有讲究。不少大公司用机器将橄榄果打下来,或者是等果子熟透自己掉在地上,这样虽然效率高,但要么会损伤到橄榄果,要么就不新鲜了。在大力家都是人工采摘,或是从邻村收购新鲜橄榄果。

果子离开树之后,必须在一天之内从农民手上运到加工厂,要是耽误了,也会影响橄榄油的品质。在工厂里,有形似磨盘的机器把果子压碎,如同压榨果汁一般。放置一段时间后让油、水分离。沉在下面的就是初榨橄榄油,没有任何化学成分,营养不会受到破坏。

如何辨别橄榄油的好坏?作为具有资质的意大利专业橄榄油品油师,韦大力支招说,特级初榨橄榄油打开之后,可以闻到清新的青草果味芳香,油体浓稠,呈现金黄透绿的颜色。

橄榄油入口后,如果有点辛辣,有点苦,说明品质好,代表橄榄果较新鲜。相反,如果是口感太甜,则说明橄榄油不太好。在储存时,要避开寒冷、高温和阳光暴晒。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纪文伶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