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每天背10多斤图纸研究 他从一名农民工成长为国家级技能大师
01-02 07:57:23 来源:上游新闻

att_1418090_副本.jpg

技能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支撑。重庆经过8年建设,累计培养高技能人才10万余名。近日,记者走进荣获国家级工作室称号的任相福冷作工技能大师工作室,30年前,他还是个一窍不通的职高生,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努力,他已从一名农民工成长为一名国家级技能大师,他和团队完成了重庆国际马戏城、重庆轨道3号线牛角沱车站等一系列重大工程。

每天背10多斤图纸研究

日前,记者在巴南区中冶建工结构公司见到了任相福,他是该公司任相福冷作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负责人,该工作室在2015年获得国家级工作室称号。说起自己和冷作工的渊源,53岁的任相福打开了话匣子。“当年我才22岁,职高毕业后成了四处找工作的农民工,有一次’十八冶’(中冶建工前身)去大足招工,我就去应聘,进厂后从事冷作工,当时师父带了我半年左右,就把矿槽安装工作交给了我。”任相福回忆说,那时候他每天背着10多斤的图纸,只要有闲暇时间就去研究,一干就是一个通宵,最后顺利完工。但他丝毫没有懈怠,开始自学计算机绘图理论和软件,学习钻研国内外钢结构施工先进技术,希望利用计算机快而精准的绘图优势,解决构件在实际制作中放样难、装配精度低等问题。

付出和收获总是成正比的,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刻骨钻研,他成为了一个计算机绘图高手,成了一位专家型技术人才。2013年11月,公司以他命名成立了任相福冷作工技能大师工作室。

att_1418088_副本.jpg

20多年攻克一系列重大工程

就在2018年11月15日,由中冶建工钢构公司承建的重庆交通大学双福校区西科所组团项目首榀90米跨管桁架顺利完成吊装,这离不开任相福和他团队的努力,因为这是钢构公司自主制作、安装的截面最大、跨度最大的管桁架。

这不是任相福攻克的第一个难关。过去20多年里,他和团队完成了很多项目,如天津天钢东移、重庆国际马戏城、重庆际华目的地5#体育中心、重钢2500立方米高炉上料主皮带通廊、重庆轨道3号线牛角沱车站等一系列重大工程,攻克了各种技术难题。

“就拿重庆国际马戏城来说,当时这个外形酷似一枚卧着的“鸡蛋”,被称为难度最大、最为复杂的’异形建筑’。”任相福说,所谓“异形”,就是说没有一根龙骨是横平竖直的,需要根据建筑的构造,进行“双向扭曲”,也就是通常说的旋转型,这样的扭曲,全部是异形,没有统一的标准。为了加工这样的骨架,任相福带领团队利用两台千吨级的液压顶,量身设计了两台顶弯装置和整体空间拼装胎架。同时,该两项装置的设计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重庆累计培养高技能人才10万余名

钢构公司党委副书记李莹珠表示,目前公司除了任相福冷作工技能大师工作室外,还有荣获市级工作室称号的吴钢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工技能专家工作室和金额杜天均焊工首席技能专家工作室。

“工匠精神已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正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企业效益。”李莹珠说, 公司充分发挥大师工作室这一平台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集聚、辐射、引领和带头作用,发挥加强技术研修、技术攻关和技能创新,三家工作室以自己独有的技术优势,集合大批技术能手,开展技术攻关工作。2017年,中冶建工三家工作室共完成技术课题13项。

据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介绍,目前重庆共有实际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7家、技工教育实训基地87家、技能大师工作室170家。经过8年的建设,依托各高技能人才项目,全面提升了办学实力和水平,累计培养高技能人才10万余名。

上游新闻记者 黎静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